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海道测量技术体系框架下,对深远海海道测量的内涵进行分析,界定深、远海区域范围,并从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经济建设、国家海洋权益、全球海洋治理等多维度分析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深远海海道测量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能力建设思路,明确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为构建我国深远海海道测量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海道测量(Hydrographic Survey)是以测定与水体相关的数据为主要目的,获取水深、底质、助航物和碍航物等资料,对海洋(包括内陆水域)和海岸特征进行的测量。海道测量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岸线地形测量、水深测量、扫海测量、海洋底质探测、海洋水文观测、助航标志的测定以及海区资料的调查等。尽管国内关于海道测量与海洋测量的关系问题不尽相同,翟国君等[1]从历史发展、国内外认识等方面给出全面的介绍,但海道测量显然不等同于海洋测绘,其区别于海洋测绘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以保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远海测量功能的大型测量船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造。这将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测量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该船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深远海海域的海道测量、全球海上应急搜救与测量行动、国家重大海上维权行动、区域和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等,成为我国实施海道测量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4.
刘奡  宁宇 《中国海事》2020,(1):F0003-F0003
2019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具有深远海测量功能的大型测量船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造。这将是我国首艘具备深远海能力的专业海道测量船,测量能力达世界领先水平。该船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深远海海域的海道测量、全球海上应急搜救与测量行动、国家重大海上维权行动、区域和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等,成为我国实施海道测量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5.
《船舶》2020,(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为交通运输部东海保障中心建造的我国首艘深远海大型专业海道测量船签约开工。大型测量船是我国海事系统十三五规划新开发船型,是我国海事系统综合测量作业的旗舰。该船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我国管辖海域深远海海域海道测量任务,兼顾对深远海失事船舶、遇难沉船、失联飞行器等进行应急搜寻扫测任务,以及国际联合海洋测绘交流工作。对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满足海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洋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大数据量的现代测绘生产,非协同化的传统单机数据作业模式越来越有局限作用。面对当前海道测绘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其局限性已经严重制约了海道测绘技术体系由数字化向信息化转变,极大地制约了海道测绘生产的工作效能。此系统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海道测绘生产从采集、存贮、管理,到产品输出及服务整个流程作业方式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海道测绘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开始,世界航测界将迎来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伴随着现代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精确的海道测量技术对于保障航行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具有悠久的海道测量史。六百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中绘制的20幅《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航海图集,也是当时全球海道测量的巅峰之作。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海和海洋强国,是时代赋予海道测量的历史责任。2005年11月29日,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The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简称IHO)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相似文献   

8.
文中明确对海道测量现代化基本内涵、特征和发展目标的介绍,提出了海道测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指标选取和体系的构建,以及基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海道测量现代化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为国内海道测量发展提供战略引领,为航海保障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水位改正技术的研究,结合我单位现有的海洋水文信息数据,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水位改正系统,可为船舶航行、海洋工程、海道测量等行业公众用户实时提供水位改正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平  杨毅 《珠江水运》2011,(18):86-89
海洋空间基础设施(MSDI)是"数字海洋"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C-17》出版物,阐述了SDI和MSDI的概念,概括了MSDI的建设内容、建设步骤和要点,分析了由海洋测绘部门建设MSDI的优势,并指出了MSDI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图片     
《中国海事》2011,(3):77-78
英国海道测量局和俄罗斯船级社到中国海事局访问 2月15日,英国海道测量局副首席执行官Nick Lambert海军少将一行到中国海事局访问,陈爱平常务副局长介绍了中国海事局海道测量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协同发展,提高东亚区域海道测量的整体技术水平,2018年7月9日至13日,东亚海道测量委员会(EAHC)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组织开展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无验潮测量"技术培训。本次培训由印度尼西亚海军海道测量与海洋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文莱、菲律宾等10个EAHC成员国的18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3.
赵春城 《中国水运》2007,7(3):45-47
结合我国海道测量的具体工程,按照国际海道特等测量精度标准(S-44)要求对工程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施工,最后对该工程引用特等测量的精度标准进行了分析,为以后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已全面铺开,海道实景三维建设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作为新型海道基础测绘设施,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为海道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为海洋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信息安全以及数据安全问题。在分析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信息数据安全基础上,提出了内务版、政务版和公众版三种成果数据版本的分类以及安全数据体系建立,研究了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数据安全技术策略,以满足广大公众数据服务的应用需求,为今后海道地理信息实景三维数据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S-5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57作为IHO数字化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旨在规范各国海道测量部门用于传输的数字海道数据.从模型、数据结构、S-57文件(应用简档)、技术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S-57的精髓,为电子海图的生成、传输、交换以及ECDIS的应用提供标准化规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海道测量定位数据处理系统。最近通过海军装备部和有关专家的鉴定。这套系统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海洋测绘进入全部自动化时代。该系统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卫星全球定位和微机处理,具有显示计划测线和航迹,数据采集、筛选、记录、定时打印和标绘航迹图、绘制水深图等功能。主要性能和指标均已达到同类设备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成立于1970年,由海岸测量处、气象局、渔业局等机构合并组建而成。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之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07年。NOAA组织机构庞大,职责范围涉及气象服务、海洋管理与测绘、大地测量、渔业管理、卫星服务等多个领域。在美国,NOAA是权威官方海道  相似文献   

18.
韩伟 《中国水运》2007,7(7):19-20
2007年6月21日,全世界海道测量工作者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电子航海图——海上安全与高效率海上营运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7月,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海道测量标准工作组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提案,正式将《海道测量标准(S-44)》第6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文版纳入IHO官方出版物目录。据悉,《标准》于2020年9月正式发布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以下简称"海测中心")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了该标准的翻译工作。《标准》中文版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道测量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随着油田作业区域的不断开发,近岸浅水勘探已不能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作业点由近岸浅水区不断向深水区延伸,对作业平台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业难度不断加大,对相关作业方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完整的作业计划和精细的操作过程是整个作业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1 "南海八号"性能概况深水钻井作业平台"南海八号"是目前南海作业海区除"海洋石油981"外第二个深水作业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