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某国六商用燃气车型的气瓶压力传感器反馈电压跳变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并在实车上进行了验证。为后续车用传感器电路设计和传感器在整车电路接口的匹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在行驶过程中换挡或等待红绿信号灯时发动机怠速转速偏高。检查分析试车验证故障,属实。连接故障检测仪进行检测,无故障代码储存。读取数据流,发现发动机怠速转速为1100r/min,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的信号电压为0.95V,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的信号电压为0.43V。接着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同车型新车怠速时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分别为0.74V和0.37V。  相似文献   

3.
李勃  张曙  周林 《天津汽车》2011,(3):58-60
某车型在开发新的ABS控制模块时,因在设计初期对整车电气模块之间的匹配验证不充分,在批量装车后经动态路试检测,当点火开关置于ON挡时,仪表上发动机故障指示灯(EPC)常亮报警。文章主要是针对该故障现象,通过对整车的电气控制原理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从而得出该故障的具体产生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对改进方案进行效果验证分析,制定出最终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7款北京现代悦动electric纯电动车(车型简称HDc EV),整车型号为BH7000BEVBA,VIN码为LBEHDAWB9HZ******,行驶里程为12453km,搭载320V(SOC8%~98%时,电压为246.4~369.16V)锂离子动力电池和81.4kW驱动电机。行驶过程中,仪表台上的电动系统故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车内环境品质正向设计方法,即在车型研发初期,根据车型定位设定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性能指标,通过材料认可筛选出低VOC、低气味的材料牌号,再对认可后的材料进行零部件用材方案组合;针对用材组合方案,利用量产车型模具进行样件试制和工艺验证;最后利用整车VOC、气味模拟评价舱对整车内饰零部件的VOC和气味性能进行模拟验证,根据模拟验证结果确定整车内饰零部件最终用材及工艺方案。然后再通过过程管控对工装样件和工装样车进行实件、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某MPV车型的气动性能,基于风洞试验结合试验设计优化方法对其尾部的尾翼零件包括尾翼本体和侧面饰板进行多参数的优化。通过在风洞试验中的优化获得了该车型尾部的气动最优造型方案,相比原始造型方案,整车阻力降低约2.9%。之后对优化前后的造型方案进行了CFD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压力分布和流场的差异,分析了整车阻力降低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比整车各区和零件上的阻力变化进一步验证了阻力降低的原因,为MPV车型的尾部气动开发提供了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车型:奥迪A4L 2.0T车架号:LFV3A28K9C30748XX发动机:CDZ故障里程:15002 km故障分析近期,车主将车辆送修,并描述故障现象为车辆无法起动,而且遥控器失灵,故障频次很高。维修技师当场验证故障,发现车辆确实无法起动,遥控器失灵,驻车制动器无法打开,打开点火开关各系统,但无任何反应。于是,维修技师开始进行故障诊断分析。维修技师测量了蓄电池电压,电压为11.9 V。维修技师接着  相似文献   

8.
某车型在盐城试验场进行耐久试验时出现了驻车拉索固定支架断裂的质量问题,故障里程为1200 km,同时在高寒试验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故障,文章以该故障为基础,通过对驻车拉索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整车环境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经改进件的试制、装车和道路耐久路试等程序,验证改进方案可行,该故障得到了有效解决,未将该隐患输出到市场中,避免了市场车辆可能出现的抱怨,同时对类似故障模式的预防也有很好的设计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军用CA141型载货汽车大修后的整车故障数据,借助可靠性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车型的整车故障规律,得出了对应的可靠性相关函数,求取了有关整车可靠性评价指标,为提高该车型可靠性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车型整车道路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后减振器上支座失效问题,通过查看分析故障件的失效状态,结合应用Abaqus软件进行CAE仿真分析,确定了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整车运动过程中,上支座衬套的橡胶凸台的应力太大。对此提出了改进的设计方案,通过台架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后减振器上支座解决了耐久失效问题,同时经整车NVH和操稳性能评价后确认改进方案未对整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VIN:LSVNU2189E2××××××。车型:配备1.6LCSR发动机及手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800km。故障现象:充电指示灯开始阵发性报警。经我站二级网点维修未找到问题后开至我站,行驶200km左右未出现蓄电池亏电现象。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连接诊断仪VAS6150B读取了整车故障码,此时除系统09里报出"00447由于电压过高造成功能受限超出上限"故障码外(如图1所示),其余系统一切正常。数据流读取09(BCM-中央电器电子设备)蓄电池电压,电压值始终在14.2~14.6V之间,不会超过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基于某车型行李架固定方案提出了一种新型一体式嵌件螺母,设计其结构方案,在行李架功能、重量和经济性上与传统固定方案做详细对比,最终基于实际使用工况,在实车进行了反复拆装、气候模拟、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等试验验证,验证了本文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可降低整车成本,减少排放,且方案具有通用性,为后续车型行李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于48 V混合动力系统,当48 V电池出现严重故障时,低压蓄电池能量无法得到补充,导致车辆无法长距离行驶。阐述了48 V混合动力车辆的跛行回家模式电压控制方法,在48 V电池出现严重故障无法工作维持高压时,系统控制发动机响应驾驶请求的同时,带动电机维持高压系统的供电,并由DC/DC持续为整车12 V低压用电设备供电,能够长时间维持车辆行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车型出现的ECM失效故障,分析最可能的几种原因,并对每种原因分别进行测试,最终找到引起失效的要因。针对要因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整车静态和动态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为后期整车电气原理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车型高速路况出现制动抖动的现象,通过对故障车辆进行测试及对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确定了抖动的类型.结合台架试验及整车道路试验的对比验证,通过调整摩擦片的配方,可有效降低整车制动抖动.为后续类似问题解决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快速对标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策略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利用Vehicle SPY3以及电压采集工具来完成新能源整车控制策略的解析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测试,解析出了某款电动车的整车控制策略的关键控制逻辑,优化了现有车型的控制策略,节约了验证策略算法的时间,加快了项目开发进度。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某车型正面高速碰撞过程中燃油箱固定机构失效问题,应用SPH方法建立某车型燃油箱在64 km/h偏置碰撞工况中的仿真模型,再现油液对于油箱的冲击作用及燃油箱脱离过程。优化燃油箱安装固定机构方案,解决了油箱绑带的安装工艺难题。进行加速台车子系统试验验证,证明方案的可靠性。最后进行整车正面高速碰撞试验验证,解决了燃油箱在高速碰撞冲击下脱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某车型在整车安全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身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对加速度、速度曲线及车身关键件的变形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车身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正面碰撞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结合车型安全开发目标及车身结构的要求,对吸能盒、左纵梁内部结构件、副车架纵梁及蓄电池支架提出了优化方案。通过对所提方案进行模型仿真模拟分析,并用HyperGraph对其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优化后方案的优化结果,并确认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有效地缩短了整车安全性能的开发周期,节约了实车碰撞试验验证的开发成本,为项目后期实车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纯电动汽车开发了一款新型一体化两挡变速电驱动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效高功率密度双V型混合同步电机、两挡变速器、800V高压逆变器、齿轮箱控制器、驻车与换挡系统等。经台架测试验证,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0kW/kg,系统峰值效率达到93%,WLTP循环工况平均效率达到89%。针对某纯电动SUV车型,从整车性能和成本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原型车单级减速方案与两挡电驱动系统方案的优劣,验证了集成混和同步电机与两挡变速电驱动系统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车型:2015款朗行。行驶里程:211km。故障现象:该车左前门玻璃升降开关不能控制右后门玻璃升降,右后门可以单独控制。故障诊断:根据故障现象,这种情况下一般怀疑是左前门电机到右后门电机的LIN线出现问题。根据以往经验检查了右后门LIN线的电压为9.03V,感觉电压偏低,但是又去检查左后门LIN线电压发现电压也是9.03V,说明LIN线电压是正常的。难道是左前门控制右后门的开关信号没有给出?于是读取故障码以及数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