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 "虚拟眼":与行人交流眼神自动驾驶车辆将来上路后,能否识别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成为普遍担心的问题。捷豹路虎开展的研究表明,高达63%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会觉得路上有自动驾驶车辆不太安全。该公司未来移动出行部门研发的一项最新技术,名叫"虚拟眼",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产生眼神交流(图1),不久前刚刚在考文垂的一个模拟街区中进  相似文献   

2.
<正>自动驾驶车辆将来上路后,能否识别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成为普遍担心的问题。捷豹路虎研发的最新自动驾驶技术"虚拟眼"通过复制与汽车相关的人类行为和身体语言元素,有望提高公众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信任感。"虚拟眼":与行人交流眼神自动驾驶车辆将来上路后,能否识别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成为普遍担心的问题。捷豹路虎开展的研究表明,高达63%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会觉得路上有自动驾驶车辆不太安全。该公司未来移动出行部门研发的一项最新技术——"虚拟眼",可以让自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8,(9)
正机动车与行人抢行斑马线,让往来的彼此忐忑不安且酿成众多交通事故,并被诟病为驾驶及交通文明的陋习。2017年10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正式联合下达了《关于推进"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此专项行动使驾驶者们在斑马线前礼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2009,(11):127-127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VOLVO公司正在进行伪装S60的路试,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自动避让行人的新安全技术。这项技术的作用是,当车辆前方有行人而驾驶者没有采取避让措施时,系统会警示驾驶者,然后进行制动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Q:自动驾驶车辆真的能做到零事故吗?自动驾驶车辆是否会在未来替代传统汽车?A:您好,并不是所有的碰撞事故都由驾驶者引起的,有一部分的发生原因为其他道路使用者,比如醉酒人士闯入机动车道一虽然自动驾驶汽车一般而言反应比人类更迅速,也能帮助降低这类交通事故的伤亡,但是车辆依然无法  相似文献   

6.
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在部分开放道路进行测试,其与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混行道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技术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便行人快捷、高效地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确保混合交通场景通行安全并提高通行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交互的重要意义,并从行人检测与跟踪、行人意图识别及行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前期支撑技术研究概况,着眼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意图的表达,对交互需求和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及质量评估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车外人机交互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近两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在网上被炒得很是火热。作为对自动控制技术和汽车技术都非常感兴趣的我,虽然没有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但一直很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那么现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能真正上路行驶?人类探寻自动驾驶汽车的脚步一直没停止过1912年,凯迪拉克推出的自动启动系统似乎让人类迈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步。当时使用电动机来代替人力来启动汽车,标志着自动启动系统的问世,也意味着驾驶者不再使用手柄启动汽车。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9,(12)
<正>坐在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轿车里,就可以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在轻松的音乐声中,边喝咖啡边欣赏沿途的美景不再是奢望,甚至还可以将前排座椅旋转,和朋友家人共同享受轻松时光。自动驾驶在解放驾驶者的同时,也为不会开车的人带来更多可能。汽车制造和贸易商学会的最新研究显示,未来有60%的出行困难群众能享受到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出行便利。这类人群中,有一半人想借助自动驾驶汽车拓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到餐厅品尝各种美食。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一款即将量产的概念车,博泽展示了其在车门和座椅功能之间的智能互联。汽车识别驾驶者后,车门自动打开、前排座椅侧垫下沉,方便驾驶者进入车辆。这一系列舒适功能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博泽新开发的电动侧门驱动系统。驾驶者可通过智能手机或手势控制车门的开闭。如果乘客在下车时没有关好车门,车辆能在驶离前自行将车门关好。在无人驾驶或汽车共享时代,这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信号控制路段自动驾驶车辆和行人冲突判别建模,选择武汉市6处无信号控制路段作为调查地点,从而保证足够的车辆及行人数据量,采用视频采集技术获取交通流量以及行人与车辆的行为数据.利用决策树分析方法将决策分为两各层级,分别为行人过街决策和冲突判别,利用二元Logit模型建立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路段人车冲突判别模型,对行人和自动驾驶车辆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概率进行计算.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中的一部分,能够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具备人类驾驶员与行人间的通行权沟通能力,使自动驾驶汽车控制系统更加智能且接近人类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与手动变速器汽车相比,自动变速器汽车的驾驶操作变得非常简单,不仅大大降低了驾驶者的体力消耗,而且使驾车出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车主对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一些特殊使用方法掌握得不够全面,或者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还有一些人误认为汽车的档次越高,其驾驶操作越简单,只要控制好方向盘,会踩制动、会踩油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2.
张韵 《轿车情报》2011,(1):162-167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不再只是人类的代步工具,更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因此,斯巴鲁在致力于为驾驶者提供最大限度的驾驶乐趣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来确保包括驾驶者、乘客、行人等在内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政 《驾驶园》2007,(8):48-49
"驾姿",是指汽车驾驶者为了舒适地操纵汽车界面(包括方向盘,仪表板、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变速器等等)而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一种状态.驾驶坐姿决定了驾驶者的胸部离方向盘中心的距离、驾驶者的鼻子离方向盘的距离、驾驶者头部离前风档玻璃的距离等.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碰撞性交通事故,会改变驾驶者的驾驶坐姿从而引起驾驶者与车内各种物体发生"二次碰撞",导致汽车驾驶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研究驾驶坐姿,能够帮助汽车设计者改善汽车的界面设计,帮助汽车使用者调整驾驶坐姿,预防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德国莱茵TüV集团(简称"TüV莱茵")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TüV莱茵车辆联网和自动驾驶能力中心主管Rico Barth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分享了TüV莱茵在保障自动驾驶安全性方面的发展与经验。发展自动驾驶应先完善法律法规当下,汽车制造商都积极参与到自动驾驶L2或更高级别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推新中。驾驶者需要对行驶中车辆及行人的安全负责,但如果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究竟该由谁对驾驶过程和结果负责?从长远来看,首先必须搭建好法律框架,现在政府、机构及相关方都在积极制定框架和边界,全球领先的车企也参与讨论标准法规的制定,并不断向前推动,但目前尚未有定案。德国和欧洲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发展,其重心也是先推出针对无人驾驶的法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自动驾驶领域对行人保护的局限性,研究了人车混行路口行人的行走模式与人车之间的交互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力的自动驾驶汽车行人轨迹预测模型,对人车混行路口的行人行走轨迹进行预测。模型整合了判断行人面对来车行走或是停下的行人走、停决策与改进的社会力模型,并考虑了不同年龄、性别行人的个体差异性。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行人的个体特征与真实行走轨迹,用逻辑回归的方法,以真实行走轨迹训练行人走、停决策,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标定了改进的社会力模型中的系数。通过相同场景与初始条件下,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轨迹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行人走、停决策能够以总体90%的正确率判断行人面对来车行走与否,改进的社会力模型可以计算出行人在周围环境、其他行人和车辆影响下可能的行走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的平均位移误差AE15 cm,最终位移误差FE25 cm。轨迹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能够在人车混行路口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与路径规划提供依据,从而达到行人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汽车展销会上,自动档汽车的调查问卷被所有的女性填为首选,但自动档汽车并非你所想的那样自动。汽车改用自动变速器后,驾驶员的操作更加简便、驾驶更加平顺,因此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新型轿车尤其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不过,很多驾驶者初开自动档车时,由于对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不是很了解,行车时经常是一个D档走完全程,其间只会在停车时用N档和R、P档,至于其余的档位则形同虚设,这对汽车的动力性和安全性都是不利的。因此,在驾驶自动档汽车之前,若能了解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改善驾驶技术会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05,(4):52-52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同感,相当一部分驾驶员驾驶态度是恶劣的,支路并入主路不礼让、对着行人按喇叭、最不能忍受的是在斑马线上和行人争道!最近北京终于出台关于机动车于斑马线必须让行人优先通过的条例。  相似文献   

18.
Virtual Eye Pod     
正Q:请《汽车知识》的老师们给介绍一下捷豹的"Virtual Eye Pod"技术吧,这种技术会被量产吗?提问者:john A:您所说的"Virtual Eye Pod"是捷豹路虎集团(Jaguar Land Rover,JLR)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做的一项试验,其目标并不是对装备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本身提供辅助,而是用以研究在行人与自动驾驶车辆共处于一个交通氛围当中行人的反应。由于目前全球绝大多数汽车厂商都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进行相  相似文献   

19.
正设想一下,有一天你无需先到达机场再开始一段长途旅行,没有了繁琐的机场安检、动辄数小时的排队和候机,也不会再有拥挤而嘈杂的机舱。你需要的只是走到自己家门口,坐上已经自动驾驶来的"私人头等舱"汽车,就可以轻松舒服地直达目的地……这样愉悦的出行方式,你会选择吗?这就是沃尔沃汽车发布的360c自动驾驶概念车给我们描绘的人类未来出行愿景,这样的出行方式集自动驾驶、电动  相似文献   

20.
正行人过街所使用的"斑马线",是交通控制里一项非常特殊的措施,也代表着优先通行权。想要真正实现机动车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做到想让、能让和适宜让,提高让行的可行性,从交通工程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术条件呢?"斑马线"优先路权的地位应明确强调在新西兰,为了突出斑马线优先路权的地位,特意区分了"斑马线"与"灯控行人过街通道"的差异。例如,在有信号灯控制的地方,没有横向斑马线,只有两条纵向实线,用以标志行人过街通道的宽度,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