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车轻量化技术对于整个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满足国家法规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汽车轻量化技术涉及汽车材料技术、设计开发技术、工艺制造技术等多个学科,需要多产业的联合突破。文章研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论证新能源汽车开展轻量化的战略意义以及轻量化技术路线,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总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整车质量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操稳、制动等整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导致整车质量上升,使得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尤为迫切。结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级别车型的车身系统、底盘系统、三电系统等轻量化技术路径进行了探讨。从轻量化结构设计、轻质材料应用、先进成形工艺方面,论述了轻量化技术发展主要方向。提出了基于不同车型级别和定位,实施合适的轻量化策略,推动轻量化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化,我国越来越重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当前汽车结构轻量化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途径。将轻量化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设计,有助于降低车身的整备质量,提高汽车续航里程和动力利用效率,进而降低能源损耗,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基于此,从轻量化概念出发,分析新能源汽车整车结构轻量化的作用,重点探讨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GREET软件,深入剖析GREET2的计算原理,构建单位质量原生与再生材料能耗、排放差异模型。通过调整再生材料比例,发现随着再生材料比例的增加,能耗与排放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汽车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轻量化设计、新能源汽车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表明,轻量化汽车、新能源汽车固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排放,但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途径及其评价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必要性、实现途径、可替代材料进行分析,旨在重点阐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轻量化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从车身轻量化的角度说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此类专题研究可以启发新能源汽车的从业人员,在车身轻量化的基础上达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汽车的轻量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尼龙管由于质量轻、加工工艺简单,已逐渐成为冷却管路的主要使用材料,非常适合在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中应用。文章介绍了冷却水管的三种技术路线、三种材料使用对比以及采用胶管和尼龙管方案整车优缺点对比。示例通过对比一款新能源车橡胶水管和尼龙水管方案,说明了尼龙管方案批量采用的轻量化成果。最后探讨了尼龙管的设计注意事项,对同类车型设计与生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质量大、续航里程不足、稳定性和制动性差等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极其重要,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仍存在问题,无法进行推广。目前轻量化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车辆的差异性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使得该技术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发现,汽车在使用轻量化材料及进行结构优化后,整车质量显著减小,在满足了汽车性能要求的同时达到了轻量化目的。  相似文献   

8.
刘锋 《时代汽车》2021,(8):93-94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为了减少汽车的污染,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市场,而进一步的减排措施就是汽车轻量化目标的发展,但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也是需要重视的。根据相关的证明,利用汽车轻量化技术中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构造,不仅可以降低车辆的重量,而且也能提高整个汽车的质量,加上电池和性能的改造,这样一来就极大地提高汽车的整体稳定性和科技性能。本文从集成化超轻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的车身、集成纤维增强热塑性地板以及大型全塑车身模块化旋塑模具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双双提升,先进复合材料作为轻量化效果最明显和可靠性最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汽车用复合材料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和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汽车用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比例逐步提升,所以文章将结合车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情况,从整车开发和应用的角度探讨车用复合材料应用与开发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电池包壳体对电池包乃至整车起重要保护作用,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电池包壳体质量占整车的2%~6%,电池包壳体对汽车轻量化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全球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发展目标,从安全性、轻量化、可靠性3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开发的行业发展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轮毂电机因其具有传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针对轮毂电机簧下质量增加的难题,开展了对轮毂电机壳体轻量化设计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传统轮毂电机与转向节进行受力分析,以一种新的壳体集成方式去解决在有限的轮内空间内增加轮毂电机的尺寸,并在此基础上通过Hypermesh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了壳体的应力分布、消除了部分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整体质量减轻49.29%,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轻量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驾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制造中。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与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比传统金属更具有优势,开启了轻量化新时代。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特点,对电池包上盖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工艺优化、连接方式优化等技术手段完成了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量产方案。电池包样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电池包上盖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包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疲劳性,综合减重达50%以上。文章所述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方案也可为汽车其他零部件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在汽车的各种节能减排路径中,轻量化非常关键。对于传统内燃机车来说,通过材料、结构、工艺设计的创新来实现降重,有助于车辆降低油耗并减少排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乘用车的整车质量每减轻10%(约100~200 kg),可节油6%~8%,排放降低4%左右。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来说,轻量化也尤为重要,各种轻量化设计有助于延长车辆续驶里程。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汽车产业链上的各相关企业,包括整车生产商、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及制造装备供应商,正致力于轻量化研发,探寻技术突破点。为了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的轻量化不仅对汽车的节能和减排十分重要,而且对汽车的稳定性、噪声、加速、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尤其是在新能源路线不明晰的形势下,轻量化技术更是汽车制造商应对节能减排的重要策略之一。汽车轻量化技术包括汽车结构的合理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两大方面。其中材料加工技术的创新是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基于拓扑方法的某型新能源汽车减速器的优化设计。首先利用Pro-e进行减速器建模,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根据减速器受力情况确定其边界条件,然后以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拓扑优化设计算法进行计算,优化后减速器质量减小了15%,最后对优化设计进行静强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减速器模型满足材料强度要求,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轻量化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燃油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受到了国内外汽车产业各界的重视。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定于2018年8月29-31日在苏州举办"2018(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正轻量化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燃油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受到了国内外汽车产业各界的重视。为促进我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分享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定于2018年8月29-31日在苏州举办"2018(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如今成为全球最热话题,汽车产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降低汽车耗能,除了小排量、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措施之外,有效减轻车重,实施汽车轻量化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的轻量化,是指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在完成汽车轻量化设计和选用轻量化材料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环境污染及国内大中城市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的视角阐述了发展新能源微型汽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述可以利用新能源、车身轻量化、整车微型化技术来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外汽车铸件研发及应用情况,从铸造材料研发与替代、铸件结构轻量化设计、铸造工艺进步3个方面分析汽车铸件轻量化的技术路线。首先介绍了高性能铸造材料及轻质铸造合金在汽车零件轻量化上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应用成果;以实际零件为例,列举了铸件轻量化设计过程中常见的薄壁化、空心化、集成化3种结构优化方案及轻量化效果;针对轻量化铸件的生产问题,简述了熔模铸造和(真空)高压铸造成型工艺在汽车轻量化铸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