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解决汽车工业节能和环保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成为汽车研究和发展的焦点。文章对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中基于规则的稳态能量管理策略、模糊优化控制策略、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和全局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和核心,当前的混合动力控制策略还不是很理想和成熟,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国岫  李秀杰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129-131,135
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控制逻辑是优化能量流动、提高动力总成协调程度的核心,是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优良的经济性与排放性能的保证。本文综合分析了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的几种典型控制策略,介绍了基本思想、实现方法以及各自特点,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混合动力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是简单可行的逻辑门控制策略,由于该控制策略主要依靠经验而无法保证整车性能最优,为此很多研究人员开展了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该文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参数优化及整车动力系统部件效率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汽车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某款混合动力汽车设计要求,计算各个部件参数,并在AMESim软件上搭建了整车模型;然后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中的电力辅助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力辅助控制策略,并在NEDC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最后集成Isight,采用NSGA-Ⅱ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优化后的整车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本文的控制策略设计与优化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与其结构、耦合方式、驱动系统参数匹配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模式和常用控制策略方式,通过对现在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同结构形式的汽车控制策略的分析,提出控制策略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和电动机工作状态切换过程中非线性动力耦合系统工作状态所具有的混沌特征,提出了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混合动力汽车状态切换协调控制策略。建立了协调控制总体模型构架,设计了混沌神经网络工作状态识别器,并通过试验对该识别器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协调控制系统整车控制模型,针对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整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与SOC平衡性,实现了对状态切换过程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7.
和传统汽车的仿真研究一样,建立正确的模型是混合动力汽车仿真研究的前提。和传统汽车相比,在控制上混合动力汽车多了更复杂的整车控制策略这一关键技术,因此所建立的模型更强调检验其在不同整车控制策略时的动态适应能力。基于先进实时系统分析工具PSAT,提出了一套混合动力汽车模型科学仿真研究过程。对某混合动力系统进行的仿真实践表明,所制定的方案科学合理,修正优化后的整车模型能准确贯彻执行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指令,为后面基于不同优化目标的详细整车控制策略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石油资源的逐渐匮乏,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混合动力汽车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源提供动力,具有纯电动汽车高效率低排放的优点,又能够显著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具有传统燃料车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的长处,又可获得传统车无法达到的优化控制目标。如何对多能量源与其他部件协调配合,进行优化组合,以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排放,是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重点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的三种分类方式,并对几种常见能量控制策略进行介绍和比较,得出这些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参数众多的状况,提出了一种对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和控制参数同时进行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新方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在ADVISOR平台上,以一辆使用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为例,分析并建立了以动力性能指标为约束的混合动力汽车参数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其目标函数包含最小油耗和最佳排放性能.针对遗传算法容易早熟等不足,采用带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的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技术相结合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运用锂电池、超级电容性能特点组成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优化调节过程,提出基于混合储能装置性能的能量协调、互补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系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串联、并联和混联3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不同结构特点,文章对3种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未来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能量控制策略不仅要实现整车最佳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要兼顾发动机排放、蓄电池寿命及驾驶性能等多方面要求,并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的特性和汽车的运行工况,使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实现最佳匹配,兼顾上述各方面要求的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应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付强 《时代汽车》2024,(5):94-97
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关注。能效优化和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汽车性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效优化和控制策略,以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及结构决定了整车的行驶性能。控制策略不仅仅要实现整车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不要兼顾发动机排放、蓄电池寿命、驾驶性能、各部件可靠性及整车成本等多方面要求。并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名部件的特性和汽车的运行式况,使发动机、电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实现最佳匹配,兼顾了上述各方面要求的优化控制策略是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CVT的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车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SUV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提出了一种采用CVT的四轮驱动复合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根据该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试验数据,对其运行模式与模式切换离合器控制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混合动力CVT的夹紧力与速比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整车燃油经济性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复合式混合动力车不同工况下的速比和夹紧力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传动系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混合动力汽车的参数优化对降低整车的油耗和减少排放有着重要作用。针对HEV的高度非线性系统,在Maltab和AVL Cruise软件平台下,建立整车仿真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优化算法NSGA-Ⅱ,对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参数和控制策略参数同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6.
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发展情况,结合科研实际,给出了一种新型并联式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这种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对发动机、电机进行优化控制,成功的降低了油耗和排放。最后给出了实际检验结果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充分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论述了其关键部件的选用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静液传动混合动力汽车目前需要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EQ6110HEV并联混合动力总成结构和采用的控制策略,提出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方法及过程,分析了电机峰值功率及基速点的选取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并将匹配方案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该匹配方法正确可行,可为动力总成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HEV制动意图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的工况数据建立辨识模型,实现了对制动意图的准确识别.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制动意图识别可有效地优化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改善混合动力汽车制动时的驾驶感觉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是当今国内外汽车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其中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文中结合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优化控制策略,并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