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区车道调整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快速路匝道合流区可以通过调整车道的方法改善通行能力,结合交通流理论相关成果,分别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2方面进行研究。以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分析车道宽度与车速、流量的关系,进而采用spss软件拟合数据获得外侧车道车头时距分布与临界车头时距,计算匝道汇入能力,建立匝道合流区车道调整模型,并通过上海市快速路实例对模型和方法进行检验,对模型的适应性和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磁悬浮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了磁悬浮系统在平衡点的数学模型,为自适应控制器选择了恰当的状态模型和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在硬件上用DSP实现了自适应控制,得出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对悬浮系统进行有效的大范围的稳定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用于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辨识。该方法将电机矢量控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相整合,异步电机作为参考模型,而全阶观测器为可调模型,利用两模型输出的误差构造了一个自适应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转速辨识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令人满意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受城市道路交叉口影响的问题,在分析交叉口多种交通方式混行的复杂性基础上,考虑有轨电车特性、道路环境以及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等因素,以减少有轨电车交叉口的停车延误为目标,构建有轨电车车速引导控制模型,并提出对应的实现方法。通过VISSIM及对COM口的二次开发,将提出的模型嵌入仿真系统,并对实际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减少有轨电车交叉口的停车比例和停车延误,对社会车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的非线性和参数的时变特征,将其描述为由线性自适应模型和非线性未建模动态补偿模型组成的集成模型。基于高速动车组的牵引特性曲线和线路实际运行数据,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自适应模型。针对系统未建模动态特性,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Adaptive-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建立未建模动态补偿模型。提出基于高速动车组集成模型的运行速度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对给定速度曲线的高精度跟踪控制,并基于CRH380A型动车组运行过程的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风力发电机厂兆瓦级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型式试验的需要,设计了基于能量互馈的试验系统。分析了互馈系统的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在1.65 MW半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工作可靠且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现代有轨电车在交叉口与社会车辆通行发生冲突,均衡现代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益,在非饱和交叉口中,针对现代有轨电车早到和晚点两种情况,构建了现代有轨电车优先控制策略的基本框架。以延长绿灯时间、缩短红灯时间、插入优先相位三种优先策略为基础,提出了现代有轨电车优先主导下的交叉口控制流程;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车速引导控制,提出了车速引导与交叉口信号组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电励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案。分别给出了基于电压和电流模型的磁链观测方法,利用基于电压和电流的气隙磁链观测结果之差作为误差,经过PI自适应率进行调节之后得到估计转速。对所研究的电励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辨识电机转速。  相似文献   

9.
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敬  刘可安 《铁道学报》2006,28(5):41-45
分析了速度传感器在机车运行中故障率较高从而导致牵引传动控制设备可靠性降低的现状,介绍了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应用于轨道牵引传动系统的优点。在异步电动机Γ型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构建Luenberger自适应状态观测器,得到状态偏差的方程。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速度自适应辨识算法。在TMS320C31和TMS320F240构成的双微机控制平台上,对提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算法进行了全数字化实现,利用大功率IGBT牵引逆变器和异步牵引电动机对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优异的性能。最后分析了影响转速辨识精度和实际应用的2个关键问题:逆变器死区效应及补偿方法;低速再生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出发,以电动机转速为可调参数,基于电动机电流模型建立参考模型与可调模型,通过对转速估计自适应律的数学推导,提出了新的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方法.并根据波波夫超稳定性定理证明了系统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无速度传感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无速度传感方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效果,可供无速度传感器情况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协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低碳环保、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绿色交通方式,兼有地铁、公交的诸多优点。现代有轨电车一般敷设在市政道路路中或路侧,由此会带来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横断面布设、平面线形协调、纵断面标高协调、路基路面过渡等诸多问题。基于此,以现代有轨电车敷设在沥青路面道路中央为例,对二者交通组织、平纵横协调、路基路面衔接过渡等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措施:通过对区域路网、路段及交叉口、沿线单位出入口、行人过街交通组织的优化,确保行车安全;在市政道路靠近有轨电车一侧设置30 cm宽平石,并预留0.5 m路缘带,有轨电车适当预留限界外空间,以确保二者限界不重叠;通过设置立缘石和平石,协调有轨电车专有路权段的超高和工后沉降差异问题;交叉口混行路段,通过轨道左线和右线与剩余部分交叉口分别形成路口进行竖向设计,以实现高程协调;同时设置过渡段,协调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混行段路基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高架桥交叉口合理桥跨孔径布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轨道交通高架桥交叉口孔径布置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城的规划用地性质、人口规模、增长特征、交通特点.结合轨道交通高架线建设对沿线常规交通的影响,通过对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的分析,得出大跨度轨道桥对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影响有限的结论,提出轨道交通高架桥在不同级别道路交叉口的合理布跨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最小发车间隔是确定现代有轨电车开行密度和运输能力的参数。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地面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小发车间隔的确定与地铁、BRT(快速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均有所差异。通过对道路交叉口、列车停站、列车折返及区间长度等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最小合理发车间隔,并对其运输能力与车辆配属进行了探讨,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有轨电车和储能式无轨电车都属于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以广州都会区规划的金融城线为例,对半专用路权下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的运营组织和运能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二者的路口通行能力和车站通行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半专用路权条件下,路口通行能力是系统运能的瓶颈;在提供同样运能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无轨电车所占用的路口通行相位时长比例低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在车站段占用的道路宽度大于有轨电车。二者各有优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与有独立运行空间的地铁不同,其线路常与道路交通交叉,通行需求经常发生冲突。通过建模计算,设定相应路口信号周期、绿信比及相位差,铺画特定的有轨电车运行图,使得有轨电车控制与道路交通控制相协同、适应。同时,结合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的信号及通信技术,实现道路交通车辆"绿波"并实现有轨电车"绿波",确保有轨电车旅行速度,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能,增加准点率和兑现率。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道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城市大容量的客运交通需求,我国大中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了轨道交通,与地面道路共同承担整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并影响着城市道路网合理密度的设置。从分析道路密度影响因素入手,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对道路密度的影响,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的城市分社区道路密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智能体的信号控制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遗传算法已被用来实现agent的自学习,论文将Q-学习应用在城市交通控制中,用来解决单路口信号控制agent的自学习问题,经过仿真试验,并与遗传算法的结果相对比,证明此方法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新型有轨电车系统多采用地面敷设,交叉口是设计的关键节点,需要各专业密切配合,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广州海珠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为例,从工程设计、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秩序管理和安全设施等方面提出目前交叉口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在工程设计方面,需考虑线路与道路、轨道等各专业的协调配合,实现工程的合理可行性;在交通工程设计方面,以尽量减少对既有交通的影响为原则,综合考虑路口渠化、交通控制、交通组织等方案,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在路口交通秩序管理和安全设施方面,应重点考虑人行过街设施、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等,保证交通的有序及安全。只有通过上述3个方面的系统化设计,才能实现交叉路口功能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国外城市交通微观模拟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交通微观模拟系统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道路交通流的模拟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以安全、快捷、经济的方法获得决策者所需要的数据图形结果,使城市交通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城市交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使未来的城市交通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逐步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分别对国外的几个城市交通微观模拟系统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