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述 德尔福气动可变减振器(AAVD)是用于空气悬架系统的自调节装置,它是气动受控的柱式减振器。AAVD使用一个内阀门测量两个片状减振器阀流经柱式减振器活塞的减振器油的流量。通过滑阀控制减振器工作,减振器根据有效载荷联系改变阻尼力,使车辆能按照空载或满载的不同工况来进行相应调节来替代原来的取平均阻尼值的方法,从而  相似文献   

2.
四、减振器调节系统阀门 CDC双筒充气减振器可通过一个安装在减振器外部的电控阀门在较大的阻尼力范围内进行调节。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供电电流,可在几毫秒内通过CDC阀门调节油流量和阻尼力使之与当前所需相符。  相似文献   

3.
肖革文 《汽车电器》2007,(7):9-11,15
电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可以通过电信号快速、连续地调节,因此这种减振器及其变型结构可以应用在车辆以及其它多种机械装置中以实现振动控制。本文描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典型结构及其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悬架用于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和行驶性能。EMS(Electrorfically-madulated Suspension)——电子调节悬架和空气悬架都是通过电子控制减振器和空气弹簧的阻尼力来改善行驶舒适性和行驶性能,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由于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对减振器特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可调阻尼减振器一直是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文中基于当前车辆悬架用筒式减振器的两种阻尼力调节机理,讨论了节流口面积可调减振器与减振液粘度可调减振器的研究动态,指出了当前可调阻尼减振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减振器特性进行统计模拟研究来建立其关键工艺水平与减振器特性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了评价减振器关键工艺水平的新的有效指标,对指导减振器的设计与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是一类重要的电流变液体器件。它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控制电致阻尼力,达到调节复原和压缩阻尼力的目的。电流变减振器在解决空行程问题上,常采用"三筒结构"和"双筒充气式结构"。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阻尼力特性的分析,推导出其在压缩和复原行程中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并对两种结构的阻尼力特性和结构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奔驰600有人问我如今一辆豪华轿车的标准是什么,我可能要绞尽脑汁用两天的时间来列出一个清单;但如果将时间的刻度拨回50年前,那答案绝对清晰明了,并且只有一个座椅调节、中控门锁,甚至还包括减振器阻尼的调节。这样一来坐在车内的贵宾不用俯身弯背就可以优雅地调节车内各项功能,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也是它为什么要采用大排量发动机的原因之一:发动机1/5的功率需要用来向这套复杂的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9.
该仿真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创建各种汽车减振器的计算模型,进而仿真计算、优化减振器的阻尼和温度特性。本系统包含5个主要模块:采用SEGEL和LANG模型的各种主要减振器的阻尼计算仿真;不同结构的减振器之间的兼容组合;减振器的优化模块;涉及各减振器结构和性能参数、减振器三维图库以及试验数据的数据库;和CAD软件UNIGRAPHICS Ⅱ的接口部分。整个系统以计算流体力学、优化理论、传热学原理、机械设计和计算数学等知识为理论基础,并通过试验等手段来保证结果和实用性。使用该系统可以对减振器的阻尼精确仿真,实现减振器的快速无纸设计,达到减少设计开发费用缩短设计开发时间的目的。当然,本系统的模型对一些影响减振器性能的次要因素如工作缸内的真空现象、滞后行为等的忽略对仿真精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消除这些影响、提高仿真精度也是日后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对磁流变液减振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磁流变液减振器性能的结构参数。将磁流变液的非线性磁特性与非牛顿流体力学性能相结合,建立了以降低磁流变液减振器响应时间常数、增加其调节比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结果,研制了一种新型车用磁流变液减振器,并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减振器具有可调阻尼的必要性,提出了采用微机控制节流口以实现可调阻尼减振器的结构方案。据此研制出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其调节性能良好,阻尼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12.
当前汽车上普遍采用的被动悬架,因为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系数等参数固定,减振器的阻尼力不可调,其弹簧的刚度特性和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不能随着车辆运行工况的变化而进行调节,难以同时满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控制装置是 CDC系统的大脑,每25ms就要计算一次每个减振器所需的阻尼力并且迅速地传送到每个减振器主动和半主动阻尼调节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减振效果能随轴荷的变化而变化,也希望能随驾驶条件和公路路面起伏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通过阻尼特性的可调性来满足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动态平稳。各种可调阻尼减振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根据各种阻尼调节系统和悬架系统对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作用不同.ZF萨克斯公司开发出了用于轿车、货车和客车的电子阻尼调控系统和气控阻尼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14.
(5)电子悬挂控制:电子悬挂控制部件包括电子悬挂控制(ESC)模块、前/后位置传感器、前/后可调节减振器、集成在减振器内的减振器电气执行器。ESC根据车速、底盘倾斜、转向系统位置、车身到车轮的位移等输入,独立控制各减振器,提供一个更高的行驶和舒适水平。在减振器中充有MR油液,在减振器活塞中有电磁线圈,电气连接插头在推杆的端部,当电磁线圈通电时,活塞周围的磁场增强,MR油液变稠,刚度增加,减振器特性发生变化。MR油液的状态如图65所示。  相似文献   

15.
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提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其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日本悬架系统专家Kayaba为新款Citroen C6提供了油气减振器(hydropneumatic shock absorber), 该减振器不但可使用压缩空气,也可使用液压油, 以提供通常只有豪华车上才有的性能,如可调节  相似文献   

17.
3.ECU/ 执行器(如图13所示)(1)EMS/ 空气悬架ECUEMS/ 空气悬架ECU 的工作任务是处理来自各传感器和选择开关的信号,并转换输入信号用以驱动执行器和控制阀,如图14所示。(2)悬架控制执行器悬架控制执行器装在每个减振器/气动缸的上端,如图15所示。它通过输出轴转动减振器的旋转阀,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旋转阀(输出轴)的转动角度是由EMS/空气悬架ECU 的信号来控制的。 (3)带减振器的气动缸/ 减振器 气动缸由带可变阻尼力的减振器组成,减振器中充有 低压氮气,同时气动缸的空气在空气压缩时,有很大变化 的容积,以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和谐型电力机车一、二系悬挂装置装车的减振部件——油压减振器,以及减振器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现象。为了适应“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需要,需在机车大修时对减振器进行全面解体检修以恢复其良好功能状态。详细介绍了铁路机车进口油压减振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SACHS一系垂向油压减振器为例),并列举了几种型号油压减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概述了铁路机车进口减振器检修工艺流程和主要检修内容及范围;针对测试不合格的减振器,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发生部位,重新分解减振器并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减振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模式,通过试验获得了其速度特性和力学特性,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带磁流变减振器的二自由度车辆简化模型及其参数表;最后,基于双环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控制系统,其外环产生理想的结构阻尼力,内环调节电流驱动器的电流,以使磁流变减振器实时地产生控制阻尼力。仿真结果表明:以磁流变减振器为基础,通过半主动控制技术,悬架系统的振动动态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汽车减振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而减振器的装配质量对其性能的好坏起着决定作用。国外汽车减振器组装大多实现了自动化,而国内手工组装的汽车减振器由于没有自动装配机构和自动检测装置,装配精度难以保证。为了提高减振器的装配质量,自动装配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由于资金的限制,设计采用了半自动装配线,即生产线的部分关键设备采用全自动的(如自动供料设备、自动检测装置等),其余设备采用半自动的,这样既符合国情,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减振器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