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人体含铁量很少,但其生理功用很重要。它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体系以及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份。它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和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这已为人们所熟知。所以血清中铁的测定,乃是临床血液系统疾病及某些疾病鉴别诊断的常用检验项目之一。如应用血清铁测定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有很高的准确性。但一般实验室多采用还原比色法,操作复杂,且易受多因素影响我们采用Olson介绍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西安地区126例健康成人血清铁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甲状腺肿瘤中,血型抗原H2和内皮素的免疫组化表达,探讨它们 在甲状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论提示ET在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1.本文对80例剑鞘气管进行X线、临床的初步研究。资料表明剑鞘气管好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男性。也可发生于30岁以下青年人,它与吸烟、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损害有密切的关系。剑鞘气管是诊断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损害如老慢支的一个X线征象。特别是当常规胸片表现阴性的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损害,如老慢支等提供了客观指征,增大了X线的诊断价值。同时指出,认识剑鞘气管有助于与其他气管疾病如气管癌、转移癌、纵膈肿瘤等鉴别。2.剑鞘气管的管壁增厚、僵硬、弯曲和环状软骨骨化同样是慢性阴塞性呼吸系统损害的重要X线征象。若剑鞘气管和气管壁的改变两种征象结合起来可能会提高X线诊断的正确率。3.本文通过10例气管镜对剑鞘气管的形状和动态观察。认为剑鞘气管形成的主要因素可能是软骨环前弓部较易于损伤或损伤较严重以及来自气管侧方压力增加,导致气管冠状径变窄、矢状径增宽。还讨论了剑鞘气管的诊断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剑鞘气管     
1.本文报告14例剑鞘气管。其主要表现为:胸内气管冠状径狭窄和矢状径增宽。在主动脉弓上一厘米平面进行测量,冠状径小于矢状径的另或以上者为剑鞘气管。本文指出,气管壁的异常改变处增厚、僵直、向前弓状弯曲和环状软骨骨化等,若与气管的剑鞘形状结合起来可能对慢性阻塞性肺损害的诊断具有更实际的临床价值。2.认识剑鞘气管可以作为X线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损害,尤其是对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客观条件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气管病变,尤其是正气管癌、气管转移癌和纵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胰腺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胰腺囊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检查17例,可以显示肿瘤大小、位置轮廓,可了解肿瘤囊壁厚度、回声及有无分隔情况;CT检查15例,增强后囊肿不强化,囊壁实性结节明显强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GI)13例,可见胃肠道受压移位;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3例,见胰管受压移位。结论超声和CT是诊断胰腺囊腺肿瘤的有效方法,二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率,GI和ERCP在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左房粘液瘤是一种心脏的原发性良性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国内外已报导的病例约有数百例,远非罕见病。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技术的进步,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丰富的鉴别诊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病的手术根治效果非常好,而且愈早愈好。本文根据部分日文资料,综述了本病以诊断和治疗为中心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 胃平滑肌肿瘤较少见,国内仅有个案报导,本病术前诊断主要依赖X线钡餐检查,一旦作出诊断,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即使是恶性平滑肌肉瘤,其恶性程度低,较少发生转移。我们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着重讨论其再分型及各型X线特征及鉴别诊断。一、资料分析: 1.资料来源:16例中包括陕西省医院2例,西安医学院二附院2例,一附院12。均经X线钡餐检查,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 CT扫描为脑转移瘤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分析3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和经病理的普通 X 线诊断,并报导两例误诊病案,共中一例误诊为腹后腔肿瘤,另一例曾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骨髓瘤等。52例全曾经诊断其他疾病而剖腹者1.6例,占32.5%。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诊断上可能走一段弯曲的道路,因此应该提高警惕、胸腹部普通 X 线检查,胃肠道餐检查,胆囊造影,肾盂造影,气腹等能给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证据。原发性肝癌在普通 X 线检查所呈现的征象如下:1、膈升高,局部凸起,动度减弱或消失,相邻肺通气不良,盘状肺不张,胸膜炎等等;2、肝肿大,肝脾同时肿大或小肝大脾;3、腹水或无腹水或肿块附近的脂防影如腹膜线,肾轮廓、腰肌影等保存者,4、食道静脉曲张,甚至胃底静脉曲张;5、胃向左向后向下移位,十二指肠向左移位,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向下移位;6、胆囊可以显影或不显影,胆囊显影者可除外由于阻塞性黄疸所引起的肝肿大;7”肾盂造影可以除外肾肿瘤,主要的儿童的 WLcm 氏瘤;3、肺或骨的转移。上述 X 线征象对原发性肝癌起着提示作用或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各种简单易行的 X 线检查,可以缩短确诊日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根据胸腹部普通透视,见到肝脏肿大且肺内有转移瘤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血清5′—ND比色测定法观察了163例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5′—N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此酶对肝癌的诊断,特别是对2—FP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肝癌与肝硬化,肝癌与急性黄疸肝炎等疾病的鉴别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血浆铜蓝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86例甲状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P表达,发现所有的滤泡性腺癌和95%的乳头状腺癌表现有CP的免疫阳性反应,而良性甲状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除1例嗜酸性细胞腺癌外,均未发现有CP的免疫染色。提示CP在甲状腺癌的生长、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成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对甲状腺癌的标志物,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逐渐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但肠道肿瘤的超声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我院1989年亚月~1996年6月行B超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肿瘤66例,以探讨B超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6例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3~86岁,平均55.4岁;病程7d~6年。41例有腹痛和(或)腹胀感,11例便血,36例腹部可们及包块,1例伴有黄疸.66例均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其中54例同时行X线检查。2仪器与方法日立EUB-40型、Aloka610、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日晚餐后禁食,急诊例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不同专业的外科领域。随着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迅猛上升,术后的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甲状腺手术的精细化程度和安全性。甲状腺围手术期采取的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有效处理措施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过程,ERAS理念的应用使部分甲状腺日间手术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嗜酸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涎腺肿瘤。该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由大的、圆形或多边形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淡染的、嗜伊红的颗粒;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块、小梁或腺管样结构。本文报告了2例发生在口腔内的涎腺嗜酸性腺瘤,并讨论了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我院18年来对86例外科性黄疸的误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黄疸伴有腹痛不仅见于胆石,同时也是壶腹周围癌的一个常见症状,左侧卧位触诊,可增加扪到胀大胆囊的机会,外科性黄疸的生化表现常是:肝功正常或轻度报害,黄疸指数多有波动,硷性磷酸酶增高,单项转氨酶增高,X线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波应用等,在减少误诊方面,强调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相当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占我院157例肾肿瘤的2.5%。术前正确诊断困难,常笼统诊断为肾肿瘤。本病系肾实质间叶组织肿瘤,因含较多脂肪组织,故X线平片肾肿块区有不规则斑片状密度减低透亮区。多发生于肾小管,肾盂及肾盏旁,生长缓慢,于肾盂造影时,可见压迫肾盂肾盏移位、分离、变形,无侵蚀破坏,肾盏数目不减少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腹痛、腰痛、腹块、血尿及胄肠道症状,约50%伴结节硬化症。本文就我院已经手术,病理证买的四例病人(不伴结节硬化症),对其临床、病理及X线特征加以讨论,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8年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64例,其中36例进行了近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胆石性胰腺炎之临床表现,除具有急性胰腺炎特点外,还具有胆石症和一过性肝损害。本文就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B型超声检查和肝功化验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应在胰腺炎症有效地控制后早期行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我院近10年来对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21例的处理,认为对胆囊切除术后早期(2周以内)黄疸,正确的判断、及时果断的处理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最为重要。而对手术后晚期出现的黄疸,全面的术前检查、明确梗阻的程度、部位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提高首次处治的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及hTER和hTERT在人体多种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器具制作组织芯片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ISH)检测 2 3 0例人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hTER和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组织芯片中组织样本的组织学结构完整 ,满足病理学实验要求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消耗的实验材料、试剂为普通方法的1 /2 3。②在人体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织中 ,hTER和hTERT的表达与肿瘤的性质明显相关 (P <0 .0 0 5 )。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组织学方法 ,可广泛应用于原位杂交实验 ,并有可能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 ,hTER和hTERT表达上调有可能作为人体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组织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 脑血管网状细胞瘤Hemangioretculoma亦称为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是一种良性血管性肿瘤,如能及时诊断並彻底切除肿瘤,则预后是良好的。这种肿瘤比较少见,国内报告尚不多。本文将1956年~1983年间住我院的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状细胞瘤,报告如下。且就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