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第三阶段人民币业务的“好消息”终在上周台埃落定。国务院在上周通过,得到批准的内地金融机构可在本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具体细节在本港财金官员和中国人民银行於本周商讨後才会落实。  相似文献   

2.
扩大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意味着中国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并有助香港在长期内逐步发展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允许在内地有较多业务的香港企业或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助为此类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但在金融海啸下,人民币出现双向波动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有所减弱,将给发债主体带来一定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银香港总裁和广北表示:“合和公路基建发行的首只人民币公司债券.标志着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中银香港负责安排合和公路基建此次人民币债券发行。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4):1-1
上周二,内地第一保险股中国人寿在上交所上市,上周三公布境内机构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7.8,13年来首次贵过港币。中央在人民币渐进有序升值的同时,迂回地放行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使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获得突破性进展,大陆金融改革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相似文献   

5.
《汽车实用技术》2012,(8):64-64
(文章来源于搜狐汽车)8月1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向机构投资者发行18亿元两年期,年利率为4.5%的人民币企业债券,成为再次成功在港发行"点心债"的大型中资背景非金融企业之一。中国重汽董事局主席马纯济介绍,中国重汽这次发行债券集资所得将用作营运资金、一般公司用途以及偿还未偿还债务。与两年前首次发行27亿元债券时2.95%的年利率相比,此次债券利息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6.
谢国梁 《经济导报》2010,(20):14-17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有过三次较大突破,第一次是在2004年初,香港的认可金融机构可正式经营存款、汇款、兑换以及银行卡等个人业务,并成为内地官方指定的境外人民币清算与结算基地:第二次是在2007年7月内地金融机构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令有关业务扩展至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技术》2011,(12):26-26
11月10日,宗申动力发布的《2011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指出,公司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1]1681号文核准,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7.5亿元的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不超过750万张,发行价格为每张100元。本期公司债券为6年期固定利率债券,  相似文献   

8.
姚迁 《经济导报》2010,(26):42-42
最近,本港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透露,目前港府正同内地当局研究“小QFII”,向合格境外投资者提供额度,让在境外的人民币资金可以回流到内地投资,避免境外人民币产品吸引力大减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9.
郑民彬 《经济导报》2010,(35):19-20
过去半年,本港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自去年7月起,在内地部份城市试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後,今年6月内地人民币跨境贸易范围再次扩大,由上海及广东四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市及自治区,此外,修订後的《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正式签署.新协议容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设人民币账户,不同账户之间亦可进行各种用途的资金转拨。  相似文献   

10.
熊羽 《中国电动车》2006,(8):139-140
次级债券是近来新兴的债券品种。本文详细介绍了次级债券的定义、特点及意发行的意义,并从商业银行资本金构成、存款者挤提风险及国际趋势等方面来分析发行次级债券在现阶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晓梅 《经济导报》2010,(14):17-18
自从香港被中央定位为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各金融机构就开始大力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多家银行陆续推出离岸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贷款等服务。而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香港投资者对人民币保险“情有独锺”,因此香港有保险公司顺应市场要求,开始试水人民币保单。  相似文献   

12.
香港经济发展由工业贸易作起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起飞.然後随着内地经济对外开放.香港的工厂逐渐北移.时至今日,有言论指工厂愈来愈少.代表本港的工贸已死,但有数据证明并非如此。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工贸行业仍对本港经济举足轻重,贸易占本港GDP比重较金融为高,工贸在2004年占本港GDP25%,而金融及保险业只占13%。若要工贸继续在本港维持重要的经济支柱地位,可以有甚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路宽行 《经济导报》2007,(28):28-29
近年来,垃圾债因其为亮丽表现引起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垃圾债券,又称高收益债券,是指资信评级低于投资级(BBB级以下)或未被评级的公司债券。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可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行政长官曾荫权上京述职期间,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中央将进一步巩固本港作为国家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及基地。反映本港在会议展览业拥有优势,而中央也充分肯定本港在举办国际会议及展览的地位与能力。但是,在1月15日发表的《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行动纲领中,只详细列出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科技、空气质素等范畴的行动纲领,没有提及本港会议展览业如何与内地进一步融合,实在有所欠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5):46-46
港股自去年10月起走势明显转强,并经过一轮持续急升后,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已分别升抵20,000点及10000点水平,至于股市上升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多个利好的炒作因素,包括市场上有充裕的游资,人民币升值持续,以及内地股市继续向好,特别是人民币似乎有愈升愈快的情况下,令到更多的投资者追捧中资类股份,由于海外投资者无法直接买入内地人民币资产,要受惠人民币升值的话,便唯有买入流通性较高的H股,所以,在过去几个月间,本港H股的每日总成交额亦由占大市25%以下,一度飙升至超过35%,反映出投资者对国企股前景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海啸及两岸包机直航影响日渐显现下,本港旅游业原已受到打击:H7N7甲型流感在本港爆发,以及内地实施新的《旅行社条例》,更令本港旅游业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累计访港旅客较去年同期减少3.4%,除结束多年来持续增长趋势外,也超出旅发局原本全年萎缩1.6%预测,市民外游意欲同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叶永成 《经济导报》2010,(25):44-45
在内地劳工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欧美保护主义抬头下.本港第二季出口指数仍达59.1,较上一季升4点,创2008年以来新高,并连续三季处於50的收缩扩张分界线上。另一边厢,5月份中国出口亦较去年同期激增50%.这并不表示大中华地区的出口已经彻底走出了金融海啸的阴霾,未来前景仍存有隐忧。  相似文献   

18.
夏平 《经济导报》2007,(31):6-7
中国将发行1.55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引起国内外经济界和社会各界的巨大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特别国债的发行对象和发行方式,对流动性的影响,对外汇储备将有何影响。经济专家认为,发行特别国债来调整中央银行外汇资产的做法,有利于减少国家超额的外汇储备,某种程度上起到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梁启洪 《经济导报》2007,(21):49-49
受惠於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亚洲各国零售业发展迅速,整体销售气氛愈加畅旺。本港亦不例外。本地零售市场自2003年沙士事件后己逐渐走出谷底,随着失业率回落至低位,市民消费信心增加.加上近来股市所创造的财富效应带动,令高档货品的销售录得理想的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吸引大量内地旅客到港购物,也是令高档货品需求不绝的主因。根据本港统计处公布去年“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和“衣履”全年销售额分别为港币11.7亿元和762亿元.较前年分别大幅上升39.4%和P2.3%(见表),可见高档货品零售商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梁启洪 《经济导报》2007,(32):43-43
本港金融市场已有在了百多年。市场成立初期主要由英国人参与。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由香港人主导。自回归祖国以后,本港的金融市场地位更为环球投资者所认可。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本港凭借自身的基本条件,包括完善的法制和金融基础建设,加上祖国不断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