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10,(20):42-42
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及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率团访问香港,并於5月18日举办武汉新港推介会及国际论坛.促进两地服务业合作,吸引逾300家香港企业参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由於地缘关系,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经贸关系密切.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之後,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下.香港更占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不少厂商争相前往珠三角发展,投资创业,开拓商界新天地。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广东省逾八万家港商中.大份部集中在珠三角,港商与珠三角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徐晓恩 《经济导报》2007,(10):28-29
目前,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91%,其中法律服务更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内地与香港的经贸日渐频繁,同时,也喜见内地对本港北上的法律服务业的规限日益宽松,只是仍有些不利於两地法律界全面合作的限制存在。正值十届全国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作为香港代表之一的政协委员黄英豪,决定向全国政协提案,建议在重点城市试行“一所两制”式的跨境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4.
八方四面     
《经济导报》2009,(47):42-43
马鞍山香港招商调整产业结构 11月24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在港举办经贸恳谈会。市委书记郑为文在恳谈会上表示.此次来港,该市希望在工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和文教五个方面与香港合作,共推出42个项目,涉及的总投资额达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世界金融危机阴霾持续笼罩不散.香港和上海作为中国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应如何定位发展,如何看待两地优势与不足,如何推进两地为国家经济战略发展服务?作为政界、商界的杰出代表,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博士在最近复旦大学举行的“上海论坛2009”年会期间接受了记者的访问时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欣 《经济导报》2007,(23):23-24
香港与上海在回归十年後的经济竞争与合作中,都显示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两地各有优势,合作共谋发展已成为各界的共识。未来沪港合作将会在CEPA框架下,推动沪港两地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发展,深化沪港两地政府间交流,加强沪港两地民间层面交流等方面迈出新步伐,把沪港合作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国家首次将香港纳入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内.并在“十一五”规划中肯定和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这对付货人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在把握“十一五”规划所带来的机遇之际.香港目前在海运及空运的情况实在未许乐观。在海运方面,随着珠三角地区多个码头於今年相继投产.港口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区域以至国际空运枢纽仍具一定优势,但预料所面对的竞争将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都市圈曾有过不同的概念,狭义的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等广东九个主要城市;大珠三角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香港、澳门;泛珠三角则俗称“9+2”,“9”是指广东与周边八个省份,“2”是香港和澳门。  相似文献   

9.
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日益紧密,其中浙江近年与香港的合作更是有增无减。由浙江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10香港·浙江周”活动,已于1月11-13日完满结束。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指出,此次浙江周活动.旨在通过扩大既有的合作平台.巩固既有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推进浙港两地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地在新形势下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近年来国民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中间投入的产业本质使其理论上对国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本文使用1992-2011年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中现代物流业增加值、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及西安市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这三个行业与西安市经济增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作用相对明显,而现代物流业的作用则相对较弱。为了进一步加快西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并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1.
回归后香港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在制造业的空洞化后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洞化,主要是在回归后十年里香港的集装箱码头业务因缺乏进一步投资和深圳的竞争而陷于停滞不前,在近几年里更出现转运(transshipment)比重大幅上升的情况,对码头的收益,特别是相关的物流业打击颇大,且趋势持续。单是海运付运量已跌在上海、深圳之後,连内河接驳的部份亦由升转降。  相似文献   

12.
经论 《经济导报》2007,(13):13-13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于三月二十九日.在其纲土专栏“观点”中力陈,倘若内地与香港两地携手合作.在香港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则可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品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3.
潘颖 《经济导报》2007,(45):7-8
经过十年的合作研讨,香港与北京两地的经济合作逐步进入向深度发展。在刚刚结束等第十一届京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上,双方对未来在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IT外包以及北京後奥运时代的合作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把双赢的合作推向纵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徐晓恩 《经济导报》2007,(25):14-15
随着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穿梭两地的老板、“打工仔”也越来越多,经历多年后,北上发展的机会仍有.但相对的竞争却大了。本报尝试从一些统计数据及找来三真实个案探讨一下,两地居民北上,南下的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5.
蓝堃 《经济导报》2007,(25):16-17
过往因为种种历史和环境因素,香港与内地人民的交往有限,回归后.在一国之下香港与内地无论在政治、经济、民生方面的往来均与时俱进。十年回归路上所见.人流不再像、997年前那样以单向为主,现在双向流动日增,编织了不少涉两地的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工业服务港是在重庆市经信委指导下,由重庆工业园区招商服务中心和重庆工业服务中心联合市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知名机构共同打造的国内首个现代化、规模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地。重庆工业服务港按照"要素集聚、服务集成、运作集约"的宗旨.致力于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来搭建生产要素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推动土地、厂房、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资本服务、科技研发服务、设计创意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六大类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港珠澳三地合作协调共同发展,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专门举办“珠三角发展规划香港工商界论坛”,广东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香港金融,物流及制造业人士相互交流,为未来香港及港澳与珠三角合作提出专业想法。  相似文献   

18.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探讨了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机理,分析了江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琼 《中国电动车》2016,(4):185-186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合肥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合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晨 《经济导报》2010,(13):44-44
环渤海经济区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後又一个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省份河北,更充满无限商机。河北省毗邻京津,地理位置优势赋予其天然的机遇,此次河北省环渤海城市香港招商之行,河北凸显了自身定位,以及区域经济错位发展带来的机遇.环渤海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