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4年全球经济约增长2.0%,1995年增长速度将达到2.8%。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东欧和原苏联地区的经济也出现较好苗头,但原苏联地区各国经济下降幅度虽在减小,却仍呈继续下降态势。1994年,全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增长8.0%,1995年增长率将达到8.3%,全球经济明显好转,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日趋活跃,预计1995年进口将增长7.8%,出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研究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一直独秀之时,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将资金和技术投向中国的快速成长行业,欲分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杯羹。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GDP达到20.94万亿元。实现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2003年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2006年10.7%。专家们认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雄厚,居民消费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很强的拉动力。因此,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会有所回落。可能会降到10%以下,但还是会在高位运行,预计GDP增长率为9.8%。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修汽保行业市场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汽摩配》2006,(1):50-5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直独秀之时,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将资金和技术投向中国的快速成长行业,欲分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杯羹。中国汽车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更是跨国公司看好的一个领域,众多企业都来华合资建厂,推动我国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市场一轮又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高建军 《世界汽车》2002,(5):13-17,25
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生产集中度提高,主要车型的生产能力接近或达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的经济规模,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目标基本实现,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九五"年均增长率为8%,全国14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达到90%.2000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 911亿元,利润177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80%和107%;生产汽车207万辆(全球年产量排名第八位),其中轿车60.5万辆,比1995年分别增长43%和86%;汽车工业出口额为25亿美元,进口额为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李锦 《经济导报》2006,(25):39-39
对投资者来说,A股市场是富有吸引力的。过去八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每年平均增长达8%,世界银行亦基于中国本年第一季胜于预期的经济增长,将中国本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92%提高至9.5%。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正日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本文在分析了服务业外资的现状以及与制造业等产业外资相比的不同特点后,验证了服务业外资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分析和检验了1995-2004年服务业FDI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程度比较低,以及FDI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晓西 《经济导报》2010,(25):15-15
发展绿色经济是时代的选择.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要求.决定着一国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的良好机遇。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了.否则我们不可持续发展,否则对不起後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去年制订了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强调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规划重点之一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藉着增加投入带动增长,改变为注重效率、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增长。“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今後国家发展新的模式、目标和任务.标志内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1.
洪宇 《汽车情报》2006,(15):26-29
“十一五”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年均经济增长率仍将保持7%以上,在世界经济中的位次将明显上升,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仍排在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与德国基本相当。从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看,“十一五”时期虽然会比“十五”时期略有减弱,但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潜力依然巨大,对专用汽车尤其是冷藏保温汽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汽车工业研究》2012,(4):46-47
查尔斯·杜马斯总是与众不同。在我们全力解救全球金融体系时,他却指出了关于未来发展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实。美国又回到了债务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而中国也正走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和巨额盈余的发展模式的道路上。他还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规模过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潭。而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度的国内投资,中国所需要的是消费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浪费,另一个就是泡沫。  相似文献   

13.
李克  李光明 《中国电动车》2010,(1):33-34,32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运用1978—2007年物流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年度经济数据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上,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同样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紧密,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无论是物流业的发展滞后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样是显著的。所以,保持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通过振兴物流业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立 《经济导报》2010,(33):5-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连续保持70%的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前所未有,因而被称为经济奇迹。既然是奇迹,便不可能是常态,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不慢,关键是效率问题。效率关乎经济增长的质量,关乎国民的福利和幸福感,这是今后中国宏观政策应该追求的关键目标,也是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国经济的下一个转型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策,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政府必须学会接受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同时适当容忍通货膨胀,不再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经济增长,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调整结构、改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03,(10):121-121
2003年,充满发展与激情的一年。即使是令人谈虎色变的“SARS”也未能延缓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发展得更是如火如荼。对GDP保持高速增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梁达 《经济导报》2007,(3):10-12
中国20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靠内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经济拉动的作用相比,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第一位的。2007年中国消费需求将对经济呈现强劲的拉动,增长速度将高於GDP增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1龙年中国汽车面临的严峻挑战(1)"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趋势。2012年政府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由于汽车工业发展与GDP增长速度有着较高相关性,因此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也必然受到相应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5,(7):42-4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公有经济成份仍保持主体地位的同时,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报告是课题组在对东南西北中(浙江、广东、四川、吉林、湖北)五省民营企业进行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对全国107家大型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调研及报告的对象均指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内资私营企业。报告所称民营企业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市场生存、成长与发展能力,具体包括企业产出和利润增长能力、资产规模扩张和销售收入扩大能力、市场占有和技术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暮宾 《经济导报》2007,(45):16-18
全球热钱和基金滚滚涌向香港,香港股市狂升,内地沪深股市长期居高。投资者购买的多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中国选择了走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选择了后者。这意味着高资本密集、高新技术汇集、高效率体现的新型工业化,将推动中国大型制造业、大型装备工业,大型化工业等基础工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以扩大内需为方向的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动车》2002,(9):15-17
政府政策和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发展新时期,对于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有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