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往,不少内地企业都会选择本港作为集资上市的基地。而过去数年内地市场暂停新股上市(IPO)期间,这情况亦更明显。然而随着大型国企陆续回流A股市场上市,港股市场独大的局面似乎正酝酿改变。外界担心,本港作为内企主要集资中心的功用,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2.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3):49-49
上周市场受内地影响颇多。周一内地股市暴跌,激发本港对“北水南调”的想象,中资股普遍有趁低吸纳的愿望,当日港股反向上升P63点。周二恒指受内地股市出人意料的劲跌拖累,大市倒跌逾百点,曾一度退守20600点,但午后传中央出手稳市,港股随即呈现V形反弹,与内地A股同坐“过山车”。不过周三后,随着A股市场呈现走稳态势,恒指围绕在20800点左右整固。  相似文献   

3.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17):44-45
国企南下上市热潮.可能会于不久将来冷却下来。有传闻指.内地证监会已向一众国企发出指引.如果集资金额不逾10亿美元将只准许留在A股市场.而不能在本港上市。即使达到标准.企业也不能单独在本港股市挂牌。若传闻属实。这意味着国企今后在本港的集资规模将比以往大减。一众从国企新股大赚的股民望门兴叹之余.本港集资额不及去年也有机会成事实。  相似文献   

4.
孙鹏 《经济导报》2007,(18):47-47
受周边股市显著造好影响,港股上周一度走强,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和工业订单显示,制造业数据良好,经济持续向好,一定程度上成为A股休市时期刺激本港股市走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报》2010,(29):47-47
中港两地之交往越来越频密,尤其是金融业,一直以来,港股之升或跌均需视乎A股之表现而定,而不少内地股民亦有参与本港之证券买卖。惟受外汇之管制,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07,(5):46-46
港股自去年10月起走势明显转强,并经过一轮持续急升后,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已分别升抵20,000点及10000点水平,至于股市上升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多个利好的炒作因素,包括市场上有充裕的游资,人民币升值持续,以及内地股市继续向好,特别是人民币似乎有愈升愈快的情况下,令到更多的投资者追捧中资类股份,由于海外投资者无法直接买入内地人民币资产,要受惠人民币升值的话,便唯有买入流通性较高的H股,所以,在过去几个月间,本港H股的每日总成交额亦由占大市25%以下,一度飙升至超过35%,反映出投资者对国企股前景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7.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07,(26):140-140
港股在中央继续送出“回归十周年”的大楼,包括放宽QDII来港投资的限制、在回归纪念前暂时不升市场息率,以及确认本港成为中国对外的资本市场下,恒指终于在6月中向上升破之前21000点的阻力位,除了指数最高升上22085点的历史高位外,成交额亦突破1,000亿港元,最高更达1,200亿港元,令到投资者继续看好港股,不单止未有跟随内地A股指数出现调整,而且更愈升愈劲,  相似文献   

8.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4):47-47
近期A股市场持续反弹,市况由弱转强,引领了港股上周呈上攻态势。国企指数已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正形成一轮涨势的新动力。H股中银行、电信、航运和资源类股票纷纷攀升,美国加息预期的降温刺激地产股延续升势,由于国际投行再度看好中资企业股,海外红筹回归A股市场,  相似文献   

9.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4):45-45
由於受大陆A股强劲上扬和道琼斯指数造好的影响,恒生指数再度上攻至20000点上方。上周虽然ABR大幅上扬,但H股市场表现平淡,令A+H股的比价资料大幅下降,H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似乎不再能够给AER带来太多的先导性指示,倒是有不少H股投资者在追捧A股概念。预计后期H股和A股的折价现象仍将保持。  相似文献   

10.
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股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导报》2007,(4):56-56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掀起H股回归A股的热潮。北京北辰(588),大唐发电(991)和广深铁路(525)都已登陆A股,而最瞩目的当然是中国人寿(2628).其A股申请认购额冻结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打破工商银行(7398)招股时创出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A股市场走入一轮调整,上证指数创出2006年牛市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领跌品种以A+H两地上市的大型蓝筹股,尤其以金融股首当其冲。与此同时,国内外关於A股泡沫正展开争论。  相似文献   

13.
高飞昌 《车时代》2014,(7):22-25
2014年以来,特斯拉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最近该股力量再度发动。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对外公开专利”,受该消息影响,6月13日A股市场的特斯拉概念股迅速拉升,至16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4.
麦萃才 《经济导报》2007,(46):43-43
AH股出现价格的差距,主要是两地市场分割的原因,使到套利机制没法有效地实现。而QDⅡ及QFⅡ只能改善部份AH股的价差,而最终价差的消减方式,相信要待资金能够完全自由流出流入A股市场,情况才得以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9,(46):24-24
过去的一周对淘金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段舒心的日子。A股市场稳步走高,上证综指站稳3300点;沉寂多年的B股市场“价值宝地”被发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中国A股市场,引发价值重估行情走高的主要因素,依然没有改变,将为股市继续走高带来四个方面影响,同时A股市场的结构调整将主导2007年行情。在价值重估和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下,有四大因素决定了中国A股市场将会震荡走高,并且升幅也会逐渐衰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愈来愈多H股企业回国发A股,内企AH股的相互关系成为投资者关心的一个课题。他们早前预期H股性质和A股相同下,可跟随后者同展升势。然而近期两地股市的发展令不少人如投资者和股评家等跌破眼镜。他们已经发现H股和A股价格并非有必然的关连性。以往H股价格比A股高的日子,已随着A股进入一个泡沫性的升市而过去。  相似文献   

18.
潘颖 《经济导报》2007,(3):22-24
2007年内地A股市场将呈现一定幅度的结构性调整,但以行业为主导的股市运行,仍将带动股市上扬。金融业、房地产业将继续引领升势,而不大受宠的能源业中的煤炭股、新兴能源股,或将受益於政策的阳光,成为2007的新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近年大型内企陆续回归内地登陆A股市场,以达到集资壮大的目的。中石油(857),平安保险(2318)等熟悉的名字,如无意外不久将展现于内地交易所的名板上。AH两股之间的关系看似相近。但由於两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两者也各自产生一种独立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白韧 《经济导报》2007,(48):15-15
11月港股可以说是惊涛骇浪,部份投资者更要被迫离场。尽管最近无论是H股还是A股均表现疲弱,但市场普遍对2008年的展望仍然乐观,而我们近期也对其中的两大行业板块——银行和房地产发表了研究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