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导报》2007,(26):85-89
香港回归祖国,中央政府承诺,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及资本主义制度将维持50年不变,而这种保证被生动地比喻为“马照跑,舞照跳”。十年过去,香港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象征港人醉生梦死的赛马业及舞厅业面对内忧外患,风光不复常年。  相似文献   

2.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0):5-6
香港特区政府报捷,香港继续成为国际机构的重要据点,但负责报捷的高官却提醒港人不要自满,因为要保持香港的竞争力,还需要继续努力。 数据创新高破“衰亡”预言 政府统计处10月2日公布一项按年统计的结果,按照“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显示,香港有此调查以来的十年间,数据创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立  潘颖 《经济导报》2007,(26):40-41
回归十年来,香港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基本法从总体上得到认真贯彻。香港经济渡过亚洲金融危机、楼市下跌、“非典”肆虐等困难,实现复苏且保持在较高位上运行,香港进一步发挥了与内地经济的优势互补关系。人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港人对祖国的归属感也不断增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8):1-1
第三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竞选正在本港紧锣密鼓地进行。现任特首曾荫权当选下届特首并无多少悬念。中央高调挺曾,本港政坛舆论也非常理解,少有非议。选一个中央认可的特首与港人利益并不冲突。港人热衷竞选,期待辩论的背后,还是想选一个能给香港带来新气象的新特首,在回归10年後,带领香港再展东方之珠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台湾观光协会香港办事处主任王春宝表示,5月日均有2000名港人访台,单月累积约6.2万人次,较去年同月增12.79%。他强调,这升幅具指标性,因去年5月访台港人客量已按年增45%,现看H1N1甲型流感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10,(21):29-29
港式奶茶历来深受港人欢迎,去年港人饮港式奶茶高达10亿杯,较前年升近一成。香港咖啡红茶协会协会主席黄家和称,2008年底金融海啸,一些酒店食肆、高档中西餐厅生意下滑,但茶餐厅生意没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9日-13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Honda)携手近200名CR-V、CIVIC、CIVIC Hybrid车主及家属,奔赴香港和澳门,共同开启“游你油我——东风Honda暖心致谢欢乐港澳之旅”环保公益活动。参加环保之旅的嘉宾均来自东风Honda“游”你“油”我活动的幸运车主,他们共同参加了在香港唯多利亚海湾清洁海面垃圾的环保爱心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9,(19):9-9
近日,由香港环境保护协会会同百所国内环保权威机构、社团组织评定并在香港颁发首届全国企业环保成就奖,福特汽车在华商用车投资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此奖项的得主。  相似文献   

9.
王欣 《经济导报》2007,(7):24-26
从事洗衣业的台商黄进能,1998年成立上海象王洗衣有限公司,第一个在大陆推出“绿色环保洗衣”概念。短短几年间,他以加盟连锁的经营方式,在大陆各大城市设立300多家洗衣连锁店,使环保洗衣进入大陆普通百姓家,创出一个大市场。黄进能计划2007年将象王洗衣业在香港上市,以图更大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一直扮演着全球金融中心及贸易枢纽的角色,世界各国企业均乐於在港进行各类商业活动。随着中国开放,香港更成为海外企业进军内地市场的踏脚石.更多外资企业在港成立办事处以发展内地业务;同时间,亦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公司,准备踏足国际市场。凭藉各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加上中外环保市场的曰益扩展,香港环保产业拥有一定的优势,可望发展成为香港经济另一主流。  相似文献   

11.
李青蔓 《经济导报》2009,(48):42-42
国家国上资源部9月宣布,把香港新界东北及西贡香港地质公园共八处景点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中银香港慈善基金为此首办“香港地质公园慈善环保行”,在2010年7月16日至4月10日期间每逢星期六(2010年2月、3日除外),请来专业向导及中银香港员工担任的生态导赏员,  相似文献   

12.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33):43-44
以前被喻为会生金蛋的教科书业,近年也要面临衰落的命运。1997回归后,香港教育政策经历多次改革,教科书经常改版,令出版成本上升,再加上香港出生率低,杀校缩班,教科书更加难做,有67年历史的龄记,是行内的表表者,其教科书陪伴一代又一代港人成长,然而这个肩负教育使命的老字号,面对教科书业低潮,也要出招应战。  相似文献   

13.
香港早期的公共汽车(港人称巴土)出现要追溯到1920年。当时在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分别有多家巴士公司经营,其中港岛区有香港酒店公司、香港电车公司和香港仔街坊会等,九龙半岛和新界有九龙汽车有限公司、中华汽车公司和启德客车有限公司及一些较小规模的巴士公司提  相似文献   

14.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发表了《香港生态足印报告》,指出现时港人的“生态足印”大於这城市的自然资源含量。香港人均“生态足印”为每人4.4公顷土地,即将香港人均粮食或资源消耗後,每个香港人需要4.4公顷土地来提供个人所需资源及吸收排放的废气等,较全球平均的2.1公顷土地高出超过1倍。以基金会的计算,香港消耗的资源约等於本地陆地及海洋生物承载力总量的250倍。  相似文献   

15.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28):41-41
第十一届“香港名牌选举暨香港服务名牌选举”由7月起至8月31日正式接受报名。主办机构香港品牌发展局主席陈淑玲表示,过去十年来名牌选举口碑载道,参与者可以透过比赛互相学习,令大家都在进步。  相似文献   

16.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5):32-33
回归十年,本港股市历尽高低潮,期间,港人参与投资的兴趣丝毫未减。当中,他们的投资取向既有坚定不栘,又有随波逐流。但毫无疑问,中资股近十年的兴起,却把不少投资者的想法和取向改变了。  相似文献   

17.
开发"环保产业"1998年5月2日,人民政协报载文,倡议开发环保产业。"环保产业"这个词在中国,最早是由宋健同志在1988年的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上提出的,包括环境污染的治理、开发、环境工程、生态保护、防治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绿化等等活动,广泛地说,可以界定为凡是人类  相似文献   

18.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7,(50):16-16
最近的活猪买手罢买事件,虽未导致市民“食无猪”,但却揭示港人将难再“食平粮”。过往以香港的高收入,享用内地价廉而供应充裕的农副产品的美好日子’预计将会逐渐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19.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37):26-28
十年前,根据中英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十年之後,香港丰姿挺拔,依然璀璨、瑰丽、迷人。香港楼市每平方尺的售价,早巳超过1997年3,000美元的最高点。香港的消费者指数,也出现2000年以来的最好势头。就业率上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6月1日大限已到。如今去超市.主妇们将跟千篇一律的塑料袋划清界限,五花八门的环保购物袋纷纷登场。其实从去年起,各大名牌都推出自己品牌的环保袋。大名鼎鼎的“Im NOT A Plasticbag”就是由英国晶牌Anya Hindmarch设计的。这款环保袋在英国一推出,瞬间就被抢购一空,而在香港,这款环保袋炒至17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