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湾经济最近有所好转,但人为政策因素造成的经济好转特别是股市大涨的可变因素颇多,存在新的风险与变数。最近的岛内物价上涨,则成为影响台湾经济变化的另一不确定因素。在台湾经济基本面还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台当局很难彻底改变经济总体趋势的下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6年元旦,陈水扁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性经贸政策,企图阻挡曰益发展的两岸经贸关系,然而一年来的检验证明,这个来自於“台独”政治意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受到台湾经济界愈来愈强烈的质疑以及内外环境的多种冲击,已难以为继。最近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台商投资大陆并未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而是台湾的投资环境导致台湾投资水平下降和经济停滞。预期在未来两年,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会有小幅松动,以企业投资个案处理代替全面松绑的可能性较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27):22-24
台湾政治的悲哀,就在于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始终对台湾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美国对台政策好像是“中间”立场,但某种程度上是带有偏袒台湾当局。纵容“台独”势力倾向的。美对台政策的总体目标,始终是通过双轨政策的推行来达到制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旦美国认为统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台政策完全可以在操作层面发生某种变化,这将影响台湾大选,也影响到是否出现“二度政党”轮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盛九元 《经济导报》2007,(33):24-26
台湾股市在当局“政策利多”及外资涌入下升上近万点,近日受美欧股市大跌影响,台股连续暴跌,让投资人心惊胆战。业内人士指出,台股未来能不持续走强,关键是看两岸关系,稳定的两岸关系可吸引股民和岛内的外流资金放心进入台股市;再要看两岸关系能否发展,要看大陆资本能否顺利入台买楼、购地、入股市,这才能够推动台湾股市的持续走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锺焰 《经济导报》2007,(32):25-27
台湾股市七年来一直低迷不振,而今年仅四个月就飙涨2500点,民进党当局自夸是经济治理有方。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除台股已远远落后亚太地区各股市外,台当局通过行政手段制造“选举行情”,大搞“一周一利多”等政策拉抬,是台股飙升的主因。然而,台当局以政策干预股市将背离台经济的发展规律,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陈水扁挑动“入联公投”也会引发两岸关系紧张,给台湾经济蒙上阴影。当局政策拉抬股市带来的风险将会转嫁到百姓头上,近日台股的几次暴跌已为验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朱磊 《经济导报》2010,(11):40-42
台湾“产业创新条例”作为岛内今年“第一优先法案”虽因存在争议未能在1月通过,但极有可能在3月份开始的立法部门第二会期通过,该条例的出台意味着台湾经济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台湾近60年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得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更令人瞩目的是产业结构的迅速演进,台湾当局的产业政策对推动岛内产业结构调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陈苹 《经济导报》2007,(49):29-31
台湾经济发展的未来绕不开两岸关系。台湾的主流民意普遍认为,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将是一剂吸引外资入岛以及刺激台湾经济成长的“特效药”.2008年不论是哪一个人当选台湾领导人、哪一个政党执政,开放直接“三通”都是当务之急。[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台湾经济的低迷状态,甚至有人断言台湾经济已不可能再现高速增长。这是以惯性思维判断事物发展。两岸“三通”,尤其是在此基础上两岸如能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台湾经济将具备重新起飞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险峰 《经济导报》2007,(39):30-31
日前,台湾新光集团与北京华联集团合资的“北京新光天地”发生经营纠纷,一时在岛内引起巨大反响。然而,本来一件单纯的商业经营纠纷却在岛内变为一场“京‘吞’新光”的负面报道,台当局更借机攻击大陆,将事件泛政治化。在纠纷事件未明之前,台湾方面的这种做法,极不负责任的,不利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合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变化与岛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台湾经济仍会保持较为平稳的中低速增长.总体呈现“外温内凉”,即外贸增长大幅放慢,内部投资与消费将有所回升。物价会因国际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的上扬而呈现温和增长,失业率因投资的增加会维持4%左右的适中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6,(1):55-55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正式开始的第一年,汽车政策也将迎来很多“第一个“。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些“第一个”,中国汽车在“十一五”期间的路会走得更顺。  相似文献   

12.
杨剑 《经济导报》2006,(25):26-27
台湾避免边缘化的途径只有一条:台湾的东亚政策必须以建立两岸互信机制为突破口,以强化台湾经贸领先地位为首要目标,进而在东亚的经济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化解大陆对台湾向外发展经济的阻力,才不至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海啸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各国经济纷纷陷入衰退之际,香港政府公布了《2008年经济概况及2009年经济展望》,显示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已经浮现。去年第四季,香港实质GDP按年下降了2.5%,为22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超出经济学家预测的2%平均水平,但却好于亚洲“四小龙”其他三个成员(新加坡,韩国、台湾)。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9):32-33
外界常常将目光集中在台湾岛内选举与政治斗争上,而忽视经济以及与两岸经济柜关的事情,特别是一些看似小事却责为两岸经贸往来的大事。年初,大陆决定停止砂石出口後,很快对台湾砂石与建筑行业产生重大冲击,引起台湾有关部门与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经过数月的努力,海峡两岸在务实的基础上,大陆对台砂石出口有望在近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决策者们长期以来一直担忧,来自投机者的“热钱”可能扰乱中国经济。在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终止之後,这种担忧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6.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5):24-25
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不断加大,也使台湾股市对大陆的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敏感,大陆的宏观经济政策,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的波动,这些方面都会对台湾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有些因素更是重大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34):27-29
“台独外交”天生是卑劣的。“台独”分子在政治上正不惜“自寻失败”,走挑衅两岸和平的道路。在推行中,对其改变台湾地位的图谋,却又支支吾吾。而其一言一行,仍然在继续借用“中华民国体制”为其“台独外交”说辞服务。台湾老百姓的权利,被其作为“台独制宪”的表决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为一己、一党之私的“外交行径”,充满了对两岸人民的欺骗性和置2300万台湾同胞利益于不顾的冒险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6,(2):62-63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正式开始的第一年,在此期间一系列的汽车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19.
应坚 《经济导报》2010,(29):37-39
ECFA是一份给台湾带去较多实惠的FTA协议,但对岛内更大的战略意义是.ECFA是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起点,重新夺得出口大陆市场的主动权,并使各项经济发展策略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寒山 《经济导报》2007,(48):5-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明年经济工作将会以“双防”作为首要任务,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已有三次宏调政策出台,预期明年的宏调政策将在“从紧”的基调下有多种措施,除货币政策从紧外,政府行政手段的介入也将具有更加严厉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