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摩托车》2008,(5):49-50
原地跃起转向是技巧摩托车山地实战的较高级的技术,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综合素质较好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练习。初学者不熟练车辆性能,不易学习。这种方法将跳跃和调头同时完成。主要应用在场地狭小或者没有足够的空间调整方向时。不光技巧摩托车可以练习。性能较好的越野摩托车也可做到。  相似文献   

2.
赵君利 《摩托车》2007,(12):51-52
腾越摆尾调头是摩托车较高级的山地实战技术,它将跳跃和调头同时完成,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需要连续跳跃而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调整方向的场合。此法适合用技巧摩托车练习.性能较好的越野摩托车也可做到。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08,(1):60-61
侧身横移足技巧庠托车比赛时常用的动作,当身处高台侧面而场地又十分狭小时,通过横移可以顺利地通过障碣物此法适合技15摩托车使用。性能较好的越野摩托车也可练习。  相似文献   

4.
杨洋 《摩托车》2006,(5):25-25
静止前颠就是在不发动摩托车发动机的静止平衡状态下,利用人体自身的移动将摩托车前轮反复的颠起,使前轮离开地面,并以此动作调整车辆状态。这是技巧摩托车的入门技术,是必备的基本功,是进一步学习、提高技术的前提。应用范围:技巧摩托车比赛中车手要面对许多复杂的障碍物并通过曲折的线路,竞赛规则不允许车手下车用脚触地,车手必须学会在各种地形情况下保持稳定、调整摩托车的技术动作,通过障碍时利用此技术使摩托车在后轮不动的情况下转换方向,为下个动作做好方向上的准备。类似的调整技术还有后轮摆、前轮摆、空中转体等,后面雄鹰摩托车…  相似文献   

5.
王泽民 《摩托车》2006,(4):26-26
技巧摩托车能够应对野外各式各样的障碍物,对不同的障碍物要采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由于相同的障碍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如同样一块岩石在草地和在沙地时),车手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就不同,否则就很难甚至无法顺利通过。本期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越障技巧——凌空拉跳。凌空拉跳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创的摩托技巧动作,在国际技巧摩托车比赛中常能见到,技巧摩托车手面对障碍物时突然将摩托车凌空拉起,摩托车成直立甚至向后翻仰的姿势跃上障碍物,动作十分优美。水平较高的技巧摩托车手甚至可以平地跃上2m的障碍物,非常精彩、神奇。当然,这与近几年企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07,(9):47-49
很多摩托车运动的爱好者都很喜欢玩腾空飞越,这一期我们就讲一讲借助于坡面的腾空飞越动作——高坡腾越。一、场地准备练习场地以黏土地为佳,沙土地也可,应该注意不要在石头多的地方练习,以防摔伤。坡面的高低落差大约34m,坡度30°~70°U型地形更好。  相似文献   

7.
王泽民 《摩托车》2006,(2):28-28
喜爱驾车到郊外游玩的朋友可能常会遇到各种障碍物阻挡道路,影响通行,摩托车被大石阻挡,很难通过。今天介绍一种方法供摩友参考,它可以使你轻松越过障碍物,继续向前。具体动作分五步讲解如下: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07,(11):44-45
技巧摩托车比赛时常要应对各种不同障碍物,上的方法各不相同,下的方法也是千秋各异,悬停下障碍就是准确稳健地通过障碍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从一个高台垂直下到另一个高台,在没有加速距离,没有缓冲余地的情况下,只有此法才能奏效而其他方法都无能为力。对于摩托车爱好者来说,技巧车可能难以拥有,不过性能较好的越野车也可以参照练习,而其他普通车型由于设计的原因,暂且难以完成此类动作。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06,(5):24-24
拉起爬上障碍是技巧摩托车比较基础的一个技术动作,也是技巧摩托车攀登障碍物的入门技术动作之一,它实用易学,主要针对的是坡度在50°~80°、高度1m以上的坡地。掌握了这个动作,即使面前是十几米高的陡坡,一样可以羚羊般地轻易登顶,安然自如。拉起爬上障碍的动作原理是:先将摩  相似文献   

10.
告读者     
王泽民 《摩托车》2006,(6):26-26
技巧摩托车比赛时常要应对各种不同障碍物,上的方法各不相同。下的方法也是各有千秋,本期我们介绍一个下的基本动作,悬停下障碍就是精确稳健地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杨洋 《摩托车》2006,(12):24-24
我在平顶山市雄鹰摩托车俱乐部学习技巧摩托车已经一年多了,掌握了许多的技巧基础知识和基本驾驶技能,可以应对许多复杂的地形和障碍,并把学车的体会通过《摩托车》杂志介绍给广大的爱好者,使许许多多与我一样热爱摩托车运动的朋友通过《摩托车》杂志了解、学习到许多适合自己的技巧与知识。2006年8月28—29日,我报名参加了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举办的规模盛大的全国技巧摩托车挑战赛,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子技巧摩托赛车手,赢得了现场众多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的掌声。  相似文献   

12.
杨洋 《摩托车》2006,(8):25-25
8字练习法是摩托车教学训练中传统的方法之一,在基础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对强化训练学员的正确技术动作及快速反应能力有较好的效果。该法简单实用,易于练习和掌握提高。我国的公路和越野摩托车教学经常运用此法,只不过是车辆、项目、技术动作有所不同。技巧摩托车的8字练习法主要是在快速变化中综合运用所学技术,使左右转向、加速、换挡、制动在频繁的变化中熟练自如。技巧摩托的8字练习法与公路和越野摩托的8字练习法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可以坐在摩托车上,腿可以向前伸出,必要时脚可以蹬踏地面,以保持摩托车的平衡;而技巧摩托车无论是在快速…  相似文献   

13.
郑刚 《摩托车》2011,(12):6-6
半个月前,一个朋友要学摩托车驾照,到“著名”的北京老山驾校报了名。好不容易等到场地练习时才发现,原来学习摩托车驾照的人还真不少,他们这一批有近80名学员。两台供学员使用的三轮摩托车还坏了一台,于是这七十门号人就只能轮幸这仅存的一台车。一个上午下来,平均每人大概能骑两次,每次一两分钟!  相似文献   

14.
王泽民 《摩托车》2008,(4):43-44
前几期我们介绍的是较为简单的技巧练习方法,本期提高一点难度,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前轮滑巧下高台是技巧摩托车山地实战的较高级的技术,车手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综合素质较好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练习。 本期的动作是利用后轮倒立抬起的姿势,通过台阶对前后轮的阻挡作用来改变车辆的运动方向,使其在前行过程中由高至低巧妙转变。练习时注意掌握要领,领悟动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为了能将旅途中的所见记录下来供日后回忆,还是要将它们展示出来与朋友分享,又或者雄心勃勃地要提供给旅游杂志换取不菲的稿费,选择一套适合的摄影装备都是必须必要的。摩旅骑士与普通的摄影发烧友不同,在享受摩托车旅行自由自我、无拘无束的过程中,同时要时时刻刻准备面对来自自然的恶劣挑战:狂风、骤雨甚至冰雹、沙暴……所以在器材的选择上一方面尽可能地选购质量好、耐造的产品:另一方面尽量轻量化摄影装备,对车辆的操控影响程度达到最小限度。  相似文献   

16.
近来,部分国内摩托车企业开始开发澳大利亚摩托车市场,而澳大利亚对于进入其国内销售的摩托车,必须进行强制性认证,称之为澳大利亚设计规则认证,简称ADR认证,要想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车辆制造商和进口商都必须遵照执行,使生产或进口的车辆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08,(7)
站立在摩托车后部,使摩托车前轮立起行走,任意变换方向并可以自由旋转,是现在国际上特技表演中非常潇洒漂亮的摩托特技动作,由于技术难度大,重心平衡不易掌握,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此动作更加惊险和少见,立起的摩托车如前蹄腾空的骏马,高大威猛,行进中摇摇摆摆,随时随地都有失控翻倒的感觉,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为之担心喝彩,表现了车手高超的驾车技术和超凡的胆识。此动作优美洒脱,前轮立起独轮行走加上向内倾斜车身的连续旋转,可以在很小的场地上表演,十分惊险,这一动作完全依靠车手的高超驾驶技术,令人叫绝。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经典的特技动作之一。此动作很受大家喜欢。本期主要从入门学习着手,便于大众入门练习,且考虑到安全,建议从有一定基础的车手开始,先学会直行,再逐渐转入完全的独轮旋转。  相似文献   

18.
听说西宁也要举办摩托车节了,我便决定去参加,这是因为自1984年我开始玩摩托车到现在还从没参加过全国性摩托车节,而西宁举办的这届摩托车节又是首届,肯定很热闹,何况出去还可以领略一下西部的美景。  相似文献   

19.
修车有感     
刘亚飞 《摩托车》2004,(6):14-15
我是先认识了《摩托车》,然后才开始有摩托车的,至今已骑了6个年头了。虽然摩龄不长,但阅读的《摩托车》可不少,除了每期必读外,还经常到旧书摊上寻觅旧刊,凡有必买。旧刊内容比现在要少,但通俗易懂,令人爱不释手。另外,我搜集的摩托车剪贴画也已足足贴了两大笔记本,内有中外古今许多不同品牌的车型,闲暇时翻看一下,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相似文献   

20.
张闻宇 《摩托车》2009,(7):110-110
北京市关于摩托车牌照规定是:摩托车实行总量控制。 摩托车牌照分为京A和京B两种,京A牌照原则不发展,但是报废车辆固有的京A牌照可以在车管所与新车进行牌照转移,继续使用;京B牌照则不受发展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