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导购》2007,(4):22
最近我看上了一款车,卖的很火,我一咬牙,准备出手,到现在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听很多人说,这个车型在付了定金后,排队排了很久也没有等到现车。4S店说由于这车型是新车,厂家产能跟不上,因此要往后推一个月左右才能提车。  相似文献   

2.
凯旋     
《当代汽车》2006,(12):32-32
凯旋的外形真的很漂亮,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说我的凯旋不好看的,当别人知道我这车的价格后,他们都说一个字“值”。我原来定的是金属灰的,但后来只有黑色的,由于不想再等就买了,到现在看来黑色还是非常耐看。  相似文献   

3.
其实在买比亚迪F3之前,我和父亲讨论过很多车型,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两厢车的,但父亲却对三厢车情有独钟。2007年成都车展父亲去参观过以后,就喜欢上了F3,回家告诉我这车非常大气,看起来很气派,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排量还是1.6L的。没等我提出反对意见,他已经缴了定金准备提车了。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一直以来是父亲的心愿,见他如此喜欢我也就没有反对。  相似文献   

4.
其实在买比亚迪F3之前,我和父亲讨论过很多车型,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两厢车的,但父亲却对三厢车情有独钟。2007年成都车展父亲去参观过以后,就喜欢上了F3,回家告诉我这车非常大气,看起来很气派,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排量还是1.6L的。没等我提出反对意见,他已经缴了定金准备提车了。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一直以来是父亲的心愿,见他如此喜欢我也就没有反对。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08,(1):95-95
购车原因 在这之前,我骑的是一款建设雅马哈的车,已经骑了有三年多了,2007年我一直想换一辆新车。我咨询了很多朋友,也到过很多品牌专卖店去看过,但感觉那些车型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到了2007年11月,我还在为买什么车而犹豫不决时,有同事在这时候建议我买济南轻骑产的“藏獒”,说那车不错。的确,我们单位有不少同事都买了这车,从外观上看还真的很有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同事的车借来遛了几圈,  相似文献   

6.
Onon 《汽车杂志》2010,(7):298-298
编辑你好,我看到技术讲堂单元增设了用品方面解答.请问专家,我的车是翼神18,原车的轮圈和这车外形实在太不搭配,想换比较好看一点的轮圈。如何选择?还有,我想加装20车型的外观套件,包括小包、尾翼等.但就这几样东西.4S店给的价格不太便宜,后市场是否有此车可用,且价格比较低的外观套伸多谢专家!  相似文献   

7.
本人一直对欧洲车比较偏爱,尤其是法国车。因为一个浪漫的国度生产出来的车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标志307是我一直高度关注的一款车型。1.6L型号的不喜欢,但是2.0的AT价格又显得高了一些。直到一次无意中听说东风标志系列车型全线大降价,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来到4S店询问,一下就优惠了2万多元,没有任何的考虑,当时就定了一台“爱琴海蓝色”的2.0L顶极配置。经过快一年的使用,我来谈一下“小狮子”给我的一些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CR-V     
《汽车导购》2005,(4):14
《汽车导购》的编辑同志:本人的购车计划开始于2000年,由于收入水平还可以,家庭负担也不重,所以开始编织自己的有车梦。然而当时市场上值得造择的车型非常少,夏利、捷达和富康是大家选购的主力车型,虽然经济上不是问题,但是这些车似乎同自己的“梦寐”总有不小的差距,在经历了中国车市的“井喷”之后,这辆心目当中的车依然没有出现。2004年5月,东风本田推出了其在国内的第一款车——CR-V,我不禁眼前一亮,被其俊秀不失豪放的外形吸引了,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对这款车的各个方面有了较深的了解,也到了该结束“持币待购”的时候了。从一些朋友那里了解到,像CR-V这样的“吉普照车”早7:00至晚8:00是不准上长安街的,这使我原本已经下定的决心又变得“含糊”了。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回事,望贵刊能给一个明确的解答,这对我很重要。北京刘明宪  相似文献   

9.
《当代汽车》2007,(7):49-49
买了小雅快一年了,心情也已经由之前的新鲜、激动转化为现在的平静和理性。其实很多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在和我聊起这车的时候,都会禁不住问我为什么选择这车,这车的性价比一点都不高,并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其实这些问题现在也都还困扰着我,但是我坚信,小雅是一款不会令我失望的车,而事实也证明她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相似文献   

10.
一车难求     
《车时代》2011,(12):228-231
都市SUV现在已经成为不少人购车的首选,目前仍有不少这类车型需要长时间等待或是加价提车。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杂志》2003,(7):157-157
你们好,我是一个来自内蒙古的读者,我想我大概可以算是一个贵杂志的忠实读者,从一开始我便注意到《汽车杂志》,我认为它对汽车方面报道得非常全面。由于我从小很喜欢汽车,所以我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本,结果我发现它真的非常合我的口味,比如它中间的报道,都非常抢“鲜”,也很及时,使我可以很快地了解它们,还有“对比测试”,“驾驶报告”这些很实际的东西能让我们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每一款新车的各方面因素。现在,我觉得它成了我在除了学习之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月月初,我一定会去邮局或书报亭看看。有时,不知是什么原因,一连去了三次,书都还没有到。作为一个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想对杂志的关心和支持是应该的,在这里我想说,你们的杂志办得很好,但是不是有句话吗:NOTHING IS PERFECT(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也想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由于我是个车迷,也可以说是个车模收藏家吧,相信像我这样的在全中国也不算少数,希望杂志是否可以增多一些关于车模收藏的篇幅。现在,我想提两个问题:1、是否可以解释一下ESP的工作原理。2、如果原车没有ABS,是否可以另装?3、有些汽车怠速不平稳,震荡时,时大时小,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2.
我是压抑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试车公司的人将“大猫”的钥匙送到我手中的。确切地说应该是搭载一台405kW的机械增压发动机,后轮驱动的2012款捷豹XKR—S。这款车是捷豹家族中XJ220以来速度最快,也是动力最强劲的车型。我想我应该像英国的两位F1世界冠军巴顿、汉密尔顿那样做完比赛前的准备后。才可以坐进它的驾驶舱。  相似文献   

13.
全面选择     
《汽车导购》2006,(9):13
我想买一辆家用轿车,这个计划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无奈自己是一个“车盲”,对汽车实在是知之甚少,再加上现在市面上可以选择的产品实在太多了,让我眼花缭乱,一直拿不定主意,想请编辑同志帮忙参谋一下,以下是我的购车需求: 1.三厢车,排量在1.8~2.4L之间; 2.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4.
陈庆 《汽车杂志》2006,(6):271-271
上海的刘先生在IT业滚爬多年,对高科技的东西有特殊的爱好,现在他要买车了,首先看重的就是这车科技含量够不够高够不够新。由于这车实在是外行,所以他求助我们帮他选一辆合适的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读者互动     
《汽车驾驶员》2012,(3):1-1
我们想提醒大家仔细阅读一下本期杂志中“风云车2012”那篇专题文章,看看大家选出来的获奖车型是不是也符合你心目中的好车榜。如果对这个活动有什么想说的话,除了给我们写信、发邮件,你还可以登录新浪微博,搜索“ams车评”或者“驭动力”,找到后加关注,然后发言还是发私信就随你了。  相似文献   

16.
BM 《汽车杂志》2004,(12):104-109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每当看到JAGUAR汽车,当时看到的还都是老款的XO,与众不同的外形,加一特别的骨感和坠尾,外加英国米字旗,总觉得这车的胡很棒,但应该属于老爸级那个年纪开的车,我们还是应该开类似丰田CELICA之类的“年轻的车子”。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汽车杂志》2005,(5):162-162
最近想买车,迫于压力,不想考虑日本车,但纵观我的预算区间内,8万元以下的车型居然大部分都是日本车,看来看去,目光不由得落在了捷达,富康身上!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老三样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说白了还是可以让我们消费者选择的车型太少!  相似文献   

18.
买了小雅快一年了,心情也已经由之前的新鲜、激动转化为现在的平静和理性。其实很多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在和我聊起这车的时候,都会禁不住问我为什么选择这车,这车的性价比一点都不高,并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其实这些问题现在也都还困扰着我,但是我坚信,小雅是一款不会令我失望的车,而事实也证瞬她的确没有让我失望。可能我之前没有开过多少车,对于其他车的性能不是很了解,而且女性嘛多少对于驾驶这项技能有些陌生,需要慢慢地熟悉和适应,所以对于小雅,我也是在慢慢熟悉。小雅的离合和刹车行程不长,操作起来很轻松,尤其是挂挡的感觉很轻松,挂挡摘挡用几根指拇就能轻松完成,而且方向盘带助力,尤其是原地打轮的时候特轻松。在湖南长沙,因为雅绅特是新上市的车型,市场的保有量也不大,所以现在配件还比较贵,  相似文献   

19.
婷,Marry me!     
我从小就喜欢汽车,记得那时候家里墙壁上都被我画上汽车,还是很有创意的子弹头车型(P.S.不知道上世纪80年代丰田的PREVIA车型有没有面世,难道是我原创?哈哈!)工作之后,我连房子都还没买。就先买了一辆车—VWGolf。这部车在市场上不算主流,长相也很朴素,很容易就淹没在滚滚车流中。选择这部车。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在我看来,选择一部车,最重要的是看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因为这是造车的基础,至于桃木、真皮、DVD之类花哨东西,都是“车外之物”,于车子本身的质素并无多大补益。  相似文献   

20.
等待     
有一个朋友向我抱怨,一款他心仪已久并付了订金的车,足足等了半年的结果是让他再加价万元才能提车,要不就得接着等3个月。这样的结果他自然不能接受,便收回了订金,而购买了另一款品质与性能也很不错的车,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用经历漫长的等待。对于这类紧俏车型来讲,加价销售是很普遍的现象,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即使这样有时也是一车难求。如果不愿意多花那些“冤枉钱”,何不考虑其他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