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交通仿真是对交通事件和交通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路网特征进行细致的描述.对于城市路网,其拓扑关系复杂,路口渠化设计多样.如果在仿真中引入调用OpenFlight API进行辅助建模技术,用户就能快速对路网进行创建和修改.文中介绍了OpenFlight格式以及OpenFlight API,并对基于三维视景仿真的城市交通仿真系统调用OpenFlight API进行辅助建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进行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将沥青混合料进行网格划分,分别测量各网格的温度值,将各温度测点的坐标值参数化为标准序列,利用B样条模型及其矩阵表达形式建立了离散温度场的重构模型.对建立的温度场重构模型进行数学分析,获得温度场在加热区域的分布.通过不同温度分布概率的对比,实现了再生效果的评价.通过计算散乱点与拟合曲面的距离,分析模型的精度.通过对建立的连续型温度分布模型进行均值求解获得不同结构形式的辐射加热器的能量利用情况,对加热器的辐射效率进行评价.采用某天线进行加热试验,对实测的温度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考虑这些因素的不确定,对边坡进行可靠度分析.文中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点估计法结合进行边坡的可靠度分析.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点估计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将二者相结合进行一黄土边坡的可靠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边坡整体上较稳定,但可能发生黄土层的浅层滑动,边坡的平均安全系数为1.10,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边坡的破坏概率为26.5%,属于低危险等级,需对该边坡进行进一步的观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点估计法相结合,可方便、简捷地对边坡可靠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以既有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性评估方法进行讨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于定性指标的各部件权重进行计算.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用群组决策的方法计算所有专家的判断结果.基于.netFramework 2.0平台,以Visual Studio 2005 C#为开发工具,编制相应的评估软件.最后以某高速公路上一座单塔斜拉桥为例,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做出评估.结果证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桥梁工程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评价某公司研究生产的C-70彩铺胶结料的使用性能,选择在某厂区7号道路铺筑彩色路面进行试验.其混合料为AC-131.厚度为3.5 cm.在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控制.尤其是对颜料进行了试验分析.为彩色混合料的生产提供了依据.铺筑的彩色路面经过3年半的使用.整个路面状况良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难点,给出了通过进行台架试验诊断自动变速器故障的方法,并以01V.J.J(5HP-19)型自动变速器为例,利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综合试验台进行全自动性能试验.将试验结果进行了合理逻辑组合,对所获得故障信息进行了逻辑分析,最终判断出故障源,排除变速器故障.维修前、后变速器台架性能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台架试验进行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具有高准确度、低成本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对某款4缸汽油发动机正时系统的噪声与异响进行研究,并开发出了诊断流程.对正时皮带引发的异响抱怨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其背部厚度.对相位调节器引发的异响抱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内部机油泄漏会导致正时系统的异响.对凸轮轴引发的异响抱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轮廓尺寸超差.对外界激励引发的异响进行了分析,使用静音惰轮和减振器降低噪声,发现减振器对外界激励引发的噪声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某六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机械传动系统结构,给出了该变速器最佳动力性换挡策略,并进行了NVH仿真分析.对所开发的液压阀体总成进行的试验表明,该阀体总成的挡位平均响应时间为30.6 ms,比目前国外同类样品响应时间快.介绍了所开发的湿式双离合器结构并进行了双离合器总成试验.结果表明,双离合器1可进行精确地换挡控制;双离合器2虽然能进行换挡,但不易进行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保证某重型货车驾驶室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化设计研究.首先建立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根据商用车ECE R29法规,对驾驶室进行项压、前压、后压工况的仿真分析,得到驾驶室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3种工况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可进行优化的驾驶室零件.再对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建立某混合动力轿车电池包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电池包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参考优化结果,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根据此方案进行结构更改.更改后,结构1阶模态频率提升到24.5 Hz.然后对该结构进行尺寸优化分析,得到最优的厚度分布.最终优化后,电池包结构1阶模态频率由6.4 Hz提升到30.1 Hz,经强度分析验证,新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有效、及时地收集路面损坏数据是进行路面维修管理的基础.文章阐述了一种路面损坏状况的自动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CCD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可进行裂缝类型的区分与严重程度的辨别.  相似文献   

12.
大客车部件和车身要进行防腐处理,部分玻璃钢车身、部件要进行补刮腻子、水打磨或干打磨,经中涂到面漆喷涂.车身还要进行淋雨试验,车间每天要进行地面清理等等.大量含酸、油漆、浮油、悬浮物、固体填料颗粒和泥沙等的废水要排放.采用PLC控制技术,通过触摸屏实现自动或手动操作,动态地进行管理,使综合废水经过严格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一步再处理,实现中水回用,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3.
基于AFP的航班延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地面延误策略对航班延误分配不当问题,对限制空域进行了分析,以空域流量策略为基础,分析航班延误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航班延误模型,采用矩阵的遍历来确认航路.通过算例与地面延误策略进行比较,对采用AFP进行航班延误分配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14.
一、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车型:新爱丽舍,配置1.6L发动机、自动变速器. 行驶里程:113000km. 故障现象:打开点火开关到启动挡,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同时组合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灯不亮. 故障诊断:先用诊断仪对发动机控制单元和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进行诊断,发现诊断仪PROXIA3根本无法与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连接,而可以和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进行正常的诊断连接.而后对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进行故障读取操作,没有得到任何故障信息.  相似文献   

15.
采用贝叶斯概率方法对在不确定输入作用下随机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定量化.对系统响应信号运用谱密度识别法进行模型修正.贝叶斯谱密度法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非线性动力系统结构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修正,不仅符合系统响应信号的概率分布,同时也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参数识别.利用贝叶斯谱密度法,对两跨连续梁桥非线性系统结构模型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目前弯桥设计中广泛采用的杆系理论没法准确分析结构的实际受力特性的问题,提出了用于弯桥结构分析的实体退化系列单元及预应力空间效应的两阶段分析法,并用一数值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以一实际P.C.弯桥为背景,对其成桥状态下结构的空间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预应力效应进行了评估,对正应力沿横向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杆系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P.C.曲线箱梁桥的空间受力特性明显,在设计计算时其内力不均匀系数宜取1.15~1.20;应用该方法进行P.C.弯桥的空间受力分析是可行的、可靠的,实现了对预应力空间效应的准确分析,为完善P.C.弯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现有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进行改善,首先应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和评价,找出问题的根源,为系统改善提供依据.探讨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计算的具体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光大桥动力特性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光大桥为背景,阐述如何根据新光大桥的特点建立动力特性分析模型,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新光大桥进行了动力特性测试.最后对分析与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祁志国  李旭宏  杭文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3):128-130,133
在利用相关分析法对主材价格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公路工程主材价格预测模型.结合郑州市石屑价格预测的实例,分别采用3种BP改进算法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使用改进BP神经网络进行公路工程主材价格预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1.车辆施救 (1)车辆检查流程. 为了避免今后发生任何争议,对车辆施救之前,检查内部和外部的损坏情况.对于发现的任何损坏进行记录,并相应地告知车主或驾驶员.即使轻微的损坏进行维修的话也可能会非常昂贵,所以确保您仔细地检查了车辆的所有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