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以非轴对称抛物面汽车矩形车灯反射镜的成形为例,利用Dynaform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定常加载模式、峰形加载模式、减小模式和谷形模式等不同压边力加载模式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压边力加载模式下的模拟结果,并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获得了合理的压边力加载曲线。  相似文献   

2.
板料拉深成形关键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总结出板料拉深成形中数值模拟技术所涉及到的诸如压边力控制、摩擦与润滑技术、拉延筋、成形极限、二次拉深以及有限元软件选取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指出了解决这些关键性问题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拟软件Pam-stamp2G,研究了整体压边和分块压边时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变压边力对矩形盒件拉深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分块压边圈变压边力控制技术能有效改善板料各部分的金属流动,使恒压边力控制拉深破裂的工件成功拉深成形,并得到了该零件采用变压边力成形时的最优压边力曲线。  相似文献   

4.
轿车覆盖件拉延动态仿真及成形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丰田轿车前围板拉延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探索了轿车覆盖件拉延成型数值模拟的一般过程。利用ETA/DYNAFORM软件对前围板进行了拉延过程的模拟,针对压边力、凸凹模圆角、拉深筋设置及坯料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消除了拉裂及起皱现象,提出了模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圆桶形阶梯件的一次拉深成形过程的进行了数值模拟,表明:在凸模头部的圆角附近和凹模端面圆角附近受到的应力最大,并且凸模头部的圆角附近的板料减薄较多,应力非常大,故此处最容易出现拉破现象;如果有适当压边力,则压边圈下的板料可以不出现起皱现象,且从凸模端面圆角到凹模端面圆角的区域,都是起皱的危险区;在整形阶段凸模和凹模受到的应力急剧增大,此时模具最容易被冲坏,且此阶段对模具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应力和模具疲劳寿命负相关。有限元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减薄、破裂、预测压边力和预测成形力等,可以指导模具和工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盒形件拉深成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盒形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针对冲压成形过程中压边力对盒型件拉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模拟了4种不同压边力下的盒型件成形过程,得出零件的成形极限图以及厚度变化数据,零件的最大变薄率随着压边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增厚率的变化规律则相反。对于本文研究的盒型件,最佳的压边力大小为400kN,盒型件的最大变薄率为28.56%,最大增厚率为8.34%,满足成形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侧围外板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为提高零件工艺设计的效率,利用Dynaform软件建立了冲压成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数值仿真过程中,通过增加拉深筋、改变压边力的方式确定了压边力为1 800 kN,拉深筋高度为4 mm时,可以有效改善拉皱及破裂问题。该研究方法可为侧围外板的工艺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热成形零件的成形特性,制定更为合理的热冲压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某车型B柱零件的热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摩擦系数和压边力工艺条件下热成形零件的成形情况。结果显示,摩擦系数、压边力对零件的成形性能影响较大,适当降低零件成形时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大压边力,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值模拟的拼焊板焊缝移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焊缝位置的移动以及布置合理与否是影响拼焊板冲压成形质量的关键。以方盒成形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拼焊板焊缝移动规律及其对成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布置焊缝位置及采用加拉深筋和使用分块压边板等工艺方法控制焊缝移动,并通过对某纵梁的应力分析得到了合理布置焊缝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减小回弹对厚板弯曲件形状精度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载货汽车车桥构件的变压边力形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搜寻到初选优化点周围的最优关键点,获得了适合该工件的变压边力控制优化曲线,并使其回弹位移比恒定压边力模拟时降低了48.45%.  相似文献   

11.
周杰  张雯娟  阳德森  杨明  凤翔 《汽车工程》2007,29(10):909-912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汽车结构件转矩加强盒的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影响拉延成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着重优化了拉延筋和压边力工艺参数,并将数值取在一定范围内。在易发生起皱的工艺型面上,增设了纵向吸皱筋,这与以往只在压料面上设置拉延筋相比有了创新。最终将优化后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出来的拉延件结果进行了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碰撞仿真的精度而研究汽车车身钣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冲压效应,提出了根据冲压前后网格的变形计算出板料的厚度变化、应变分量和等效应变的设想,并相应地推导出计算公式和开发了一个FORTRAN程序。通过以一拉深零件成形为例与有限元软件LS-DYNA的分析进行对比,两者的结果相当接近。表明该设想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文件可直接供碰撞仿真使用。  相似文献   

13.
微型客车顶盖冲压成型用复合材料模具及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型客车顶盖冲压成型用复合材料模具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该模具的凸、凹模均用复全材料制造,模架、围板、压力圈、镶条等用普通钢材制造。它通过曲在曲线线型压边圈及其上的阻力筋,在压力拉延的同时,压出流水槽,只用一道工谲即将整体式顶盖一次拉延成型。  相似文献   

14.
材料性能对薄板成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泽  奚国良 《汽车技术》1996,(10):37-43
在薄板成型过程中,材料的性能对成型过程影响很大,阐述了采用LS-DYNA3D中Hughes-Liu壳理论,Hill各向异性屈服函数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过程,在方盒拉伸过程中,计算了二种不同材料-08Al和08F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拉探成型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在分析薄板成型过程中LS-DYNA3D是一个极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利用覆盖拉延件成形过程的FEM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变换和局部坐标不变性的毛坯反推算法,推导了反算公式,并给出可快速确定点所属单元的新算法。当使FEM输出中间网格数据后,该算法可用于h法和p法自适应网格划分。最后使用LS-DYNA950对方盒深冲作h法自适应分析为例验证本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精确地预测出板料毛坯形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覆盖件中的非旋转体、异型深拉延产品的制造,分别对其深拉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计算和模具结构的认定,阐述拉延成型过程中的特点、难点,和解决难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缩短制件设计开发时间和优化工艺参数,文章通过Auto form软件对某汽车前围板成型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分析冲压过程工艺参数(冲压速度、凹模圆角、摩擦系数、板料厚度和压边力等)对前围板成型缺陷的影响程度,使用Minitab软件对各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出5因素影响制件开裂大小,它们依次为凹模圆角>板料厚度>压边力>摩擦系数>冲压速度.并用Mintab软件优选方案,得到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分体式充气可调减振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运用混合编程方法开发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软件。利用C Builder语言完成了应用程序模块和用户界面的设计,通过调用MATLAB中的数学函数库和图形函数库,实现了仿真结果的图形绘制功能。运用所开发的仿真软件计算了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并进行了减振器性能台架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减振器模型和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钟国  仇文革  高新强 《公路》2001,(10):9-12
计算机3D动画和Photoshop渲染图在土木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室内装饰等领域,但用于隧道洞门景观设计国内尚属少见。本文阐述了计算机3D动画和Photoshop渲染图在隧道洞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3D动画和Photoshop渲染图在丹(东)本(溪)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例,介绍隧道洞门景观设计中计算机模拟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