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荷兰皇家舍尔德公司为导弹护卫舰研制的主推进传动装置。该装置采用SSS离合器配以列泼斯调距桨,海上试验证明,该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是成功的。为满足水声、噪声方面的要求,舍尔德公司对传统的传动装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各种方案,最后确定了以控制噪声入手设计了低噪声的齿轮箱。文中还介绍了减少齿轮噪声的途径及实船试验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以某循环水泵机组超越离合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其接触状态及受力变形,完成结构强度设计、改善接触应力及变化特性,获得高性能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结构;通过ADAMS虚拟样机软件对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楔合过程和超越脱开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离合器动态性能参数;通过试验研究离合器空转力矩、空转角等性能。采用将有限元分析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缩短离合器结构的选配过程和测试周期,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异型柴油机双机并车中的模型设计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装置及自动化研究所的异型柴油机双机并车试验台现状,对其中关键设备的数学模型和建模仿真进行研究,提出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并对双机并车中的柴油机和SSS离合器建立可用的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稳定性好仿真度高的可靠模型.利用得到的模型可以对整个试验系统的进一步模拟仿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毛欢  马捷 《船海工程》2012,41(2):105-108
针对双机并车试验台的构成,建立柴油机本体、PID调速器、SSS离合器的物理模型,运用AMES-im软件与MATLAB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研究双机并车过程中的振动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双机并车实验中可避免共振,具有较大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获取燃燃联合动力(COGAG)装置在快速并车解列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及轴系动态响应,提出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方法]根据同步自动换挡(SSS)离合器啮合过程中各部件的力学关系,建立离合器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开展燃燃联合动力装置并车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和台架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阻尼油腔作用的时刻,离合器螺旋花...  相似文献   

6.
异型双机并车控制策略及离合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异型双发动机试验台,建立了双机并车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物理模型,研究了并车过程的功率均衡控制方法.在SSS离合器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动态仿真设计方法构建了离合器-调速器实时仿真模型,模拟了该复合装置的负载特性响应,分析了并车过程的功率均衡和功率分配态势,讨论了四种控制方案的并车过程特性,提出了适用的功率分配控制方案即单调速器控制方法.该方案能够实现双机并车各工况的平稳切换,满足异型双发动机并车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船用摩擦离合器设计时,不仅要进行静态设计,以满足传递最大扭矩的要求,而且应该进行动态设计,控制热负荷所引起的温升和应力在许用范围内。本文以干式锥形高弹性摩擦离合器为例,根据热弹性理论和有限差分原理,对船用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态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提出了一种方法,为离合器动态设计提供条件。一、离合器摩擦表面温度与外锥体温度场 1.不稳定导热过程离合器滑摩产生的热量使摩擦付表面温度升高,继而传到整个摩擦付  相似文献   

8.
燃燃联合(COGAG)国内尚无两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并车运行的使用经验。本文针对2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在试验台上进行并车试验研究,通过电机控制来模拟燃气轮机特性,成功实现了功率从一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到另一台同步自动离合器的转移,直到2台电机输出载荷均衡为止,从而达到了2台同步自动离合器并车运行的目的。并车运行过程中,离合器接合/脱开动作顺畅,工作平稳可靠。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离合器并车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联合动力在动力切换过程中系统所体现出的机动性能,三S离合器(Synchro-Self-Shifting)作为传动部分的关键部件,其相关参数的动态变化更引人注目,本文构建了测试平台并完成了离合器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实验,首次完整定义了离合器工作过程中的时间参数,获得了时间参数的基本规律,为分析系统在动力切换过程中表现出的的机动性能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动力装置传动系统的强度及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MS的新型大功率离合器同步机构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新型船用大功率离合器工作条件异常恶劣,其同步机构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该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及工作可靠性。本文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同步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同步机构动态接合特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及设计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