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托车》2008,(6):54-56
坐在摩托车后部,抬起前轮车头,在场地内做圆周行走旋转,是一个非常潇洒的摩托特技动作,表现了车手高超的驾车技术和超凡的胆识。此动作优美洒脱,前轮立起独轮行走加上向内倾斜车身的连续旋转,惊险刺激,像舞动的蝴蝶,令人叫绝,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经典的特技动作之一。他完全依靠车手的操作技术,很受国内车手喜欢,各地模仿的风气很盛。本期主要从入门学习着手,考虑便于大众练习,从单脚支撑做辅助平衡开始,逐渐转入完全的独轮行走接旋转。  相似文献   

2.
杨洋 《摩托车》2006,(3):27-27
大家好,我在雄鹰摩托俱乐部里又学到了新的技术,本期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独立平衡的技法,以便共同进步。技巧摩托运动中有许多常见的独轮动作,车手可以把前轮立起行驶,或站立或坐在摩托车上。前轮高高地悬在空中,非常惊险。技术娴熟的车手能够做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表现出非凡的车技和扎实的平衡功底。下面我就把自己学习的独轮平衡入门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王泽民 《摩托车》2006,(1):31-31
独轮旋转也称摩托芭蕾,就是将摩托车前轮立起,向内倾斜,车手驱车向前的同时做有规律的圆周运动,艳丽的车身和车手的服饰在快速旋转中形成美丽的图案,宛如舞台上轻盈舒展的芭蕾舞一样精彩。  相似文献   

4.
杨洋 《摩托车》2006,(5):25-25
静止前颠就是在不发动摩托车发动机的静止平衡状态下,利用人体自身的移动将摩托车前轮反复的颠起,使前轮离开地面,并以此动作调整车辆状态。这是技巧摩托车的入门技术,是必备的基本功,是进一步学习、提高技术的前提。应用范围:技巧摩托车比赛中车手要面对许多复杂的障碍物并通过曲折的线路,竞赛规则不允许车手下车用脚触地,车手必须学会在各种地形情况下保持稳定、调整摩托车的技术动作,通过障碍时利用此技术使摩托车在后轮不动的情况下转换方向,为下个动作做好方向上的准备。类似的调整技术还有后轮摆、前轮摆、空中转体等,后面雄鹰摩托车…  相似文献   

5.
王泽民 《摩托车》2005,(10):30-30
抬前轮俗称起龙头,或者叫独轮行走,是技巧摩托车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动作之一。抬前轮是技巧摩托车克服障碍时经常应用的一个动作,是其他摩托车竞赛项目中没有的,观赏性很高,也可以应用在其他民用交通车上。许多摩托车爱好者都可以轻松地把摩托车前轮拉起,并且行走很远,有的还创  相似文献   

6.
独轮上坡     
独轮上坡是指车手驾驶两轮摩托车在上坡时上拉起前轮,用后轮独立向上骑行的技巧动作。现实中很少用到,但在山地障碍技巧比赛中常常用到这个技术。在室内障碍表演和比赛中也常出现,动作精彩,观赏性强,在过障碍时很实用,本期讲的是基本动作,学会和掌握此技术对于以后提高驾驶技巧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泽民 《摩托车》2005,(12):31-31
两轮摩托车在抬前轮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难度,将立起的前轮继续抬到最高点,使摩托车形成90°的直立状况行进。这是突破常规状态的静平衡概念,运用动平衡原理,使车辆看起来有向后翻但却不倒的视觉效果,非常惊险,摄人心魄,观赏性极强。这就是国际比赛中难度极大的“眼镜蛇动作  相似文献   

8.
王泽民 《摩托车》2005,(11):33-33
翘后轮是摩托车技巧中很刺激的动作,这是指赛车手将摩托车的尾部高高翘起,后轮离开地面在空中旋转,而此时车手仍骑在车上,前轮单轮朝下。这个动作很夸张,足以引起人们的喝彩,因为车尾翘起的高度可以达到1.5m,车身与地面的夹角超过45°,看上去车辆随即就要向前翻车似的,但又落地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07,(10):42-43
后轮独立行走俗称眼镜蛇动作,是两轮摩托车特技表演中非常刺激的高难度动作之一,经常出现在国际摩托车表演中。这个动作使摩托车看起来就像是被激怒的眼镜蛇一样,车头高高昂起,频频向前,突然后仰,在即将翻倒的瞬间猛地扑向前方。此动作全部在单轮独立的状态下,靠车手操纵后轮来完成,要求车手不仅单轮独立行走的技术非常熟练,而且还要有超人的胆略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泽民 《摩托车》2006,(4):26-26
技巧摩托车能够应对野外各式各样的障碍物,对不同的障碍物要采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由于相同的障碍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如同样一块岩石在草地和在沙地时),车手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就不同,否则就很难甚至无法顺利通过。本期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越障技巧——凌空拉跳。凌空拉跳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创的摩托技巧动作,在国际技巧摩托车比赛中常能见到,技巧摩托车手面对障碍物时突然将摩托车凌空拉起,摩托车成直立甚至向后翻仰的姿势跃上障碍物,动作十分优美。水平较高的技巧摩托车手甚至可以平地跃上2m的障碍物,非常精彩、神奇。当然,这与近几年企业技术…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06,(5):24-24
拉起爬上障碍是技巧摩托车比较基础的一个技术动作,也是技巧摩托车攀登障碍物的入门技术动作之一,它实用易学,主要针对的是坡度在50°~80°、高度1m以上的坡地。掌握了这个动作,即使面前是十几米高的陡坡,一样可以羚羊般地轻易登顶,安然自如。拉起爬上障碍的动作原理是:先将摩  相似文献   

12.
杨洋 《摩托车》2006,(9):29-29
高坡飞跃是技巧摩托车运动中常见的飞跃技巧之一,是车手借助一定的坡度,利用摩托车的加速度从低谷飞上高坡的技巧动作,是在对摩托车基本性能及操纵技巧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和提升。高坡飞跃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动作基础和高坡心理准备,克服恐惧感等一切  相似文献   

13.
6月15日上午,为期两天的"宗申摩托工厂旅游直销节"(下简称:直销节)在宗申工业园内准时拉开帷幕。开场精彩的摩托车特技表演吸引了众多摩托车爱好者的围观,车手像自由翱翔在天空中的飞鸟,漂亮地完成各项特技动作,将力与美相互结合,在烈日下展现着自信和力量。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掌声和惊叹声,围观的车迷纷纷感叹:车手居然驾驶着普通的摩托车就能做出如抬头翘尾、漂移画圈等繁复的特技动作,宗申产品的品质真一个"好"字了得!  相似文献   

14.
独轮动力车也称独轮摩托车。关注独轮动力车的摩托车爱好者一定还会忆起本刊2001年第3期《独轮动力车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介绍的中国人自己研发的独轮车。从1976年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独轮车研制完成,到2000年独轮电动车试制成功并于当年9月获得“首届香港中华技术博览会金奖”,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可圈可点。遗憾的是,24年的艰苦历程似乎到此终止,独轮动力车——这种节能环保、安全简便的交通工具未能在我国推广使用。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认识独轮车,这就是加拿大人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概念车。哪轮月亮更圆并不重要,只希望此文能重燃业内有志者之创造激情。独轮车,总有出头之日!  相似文献   

15.
交管热点     
《摩托车》2012,(2):7-8
春风动力650N K越南特技行近日,在越南的胡志明市,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西贡,春风动力携650NK参加了东南亚PRIX杯摩托车大奖赛。据了解,PRIX杯是东南亚地区一项重要的摩托车赛事,车手主要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参赛俱乐部达到30家,参赛车手逾100多名。此次,春风动力特技车手胡海驾驶着650NK出现在了这一赛事之上,凭借着车辆优异的性能及个人技术,赢得了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东南亚市场有效地推广了春风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东南 《摩托车》2011,(12):80-81
摩托车极限特技运动(又称无规则摩托车运动)是一种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运动,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刺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车技不断超越自己。无规则摩托车运动是一种纯技巧型摩托车运动,运动者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行驶的速度,而是根据自己控制车的速度,平衡技巧等来完成翘头,翘尾,前轮滑,前轮滑转体,原地转体,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观赏性极强。也是每个驾驶摩托车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杨洋 《摩托车》2006,(8):25-25
8字练习法是摩托车教学训练中传统的方法之一,在基础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对强化训练学员的正确技术动作及快速反应能力有较好的效果。该法简单实用,易于练习和掌握提高。我国的公路和越野摩托车教学经常运用此法,只不过是车辆、项目、技术动作有所不同。技巧摩托车的8字练习法主要是在快速变化中综合运用所学技术,使左右转向、加速、换挡、制动在频繁的变化中熟练自如。技巧摩托的8字练习法与公路和越野摩托的8字练习法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可以坐在摩托车上,腿可以向前伸出,必要时脚可以蹬踏地面,以保持摩托车的平衡;而技巧摩托车无论是在快速…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06,(1)
前言:继本刊陆续发表了《技巧摩托的玩法》系列动作介绍以来,技巧摩托运动在读者之中掀起了阵阵狂澜。鉴于这个系列动作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车迷朋友可以在本年度的介绍中继续进行训练,而正在准备学习技巧摩托驾控技术的朋友,可以从我刊新增设的入门训练课程《杨  相似文献   

19.
建轩 《摩托车》2010,(12):70-73
刘虎是一名特技车手,常年为各大摩托车品牌做促销特技表演。这次试骑的车是建设JS125-28"沐风YBF139",这款车搭载的是建设新推出的YBF139劲燃动力发动机,是集雅马哈技术YB平衡动力平台与建设百年军工技术之大成的跨界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在本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部件交易会上,应邀来华的意大利厂家不仅带来了奥古斯塔、杜卡迪和比亚乔等世界顶级摩托车品牌,还上演了独具欧洲风味、惊险刺激的极限飞车运动。车手们一次次跃起4层楼的高度,在空中做出各种特技动作,有的甚至人车分离,其扣人心弦的现场精彩纷呈,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参观者无不击节叫好。3名身手不凡的车手,平均年龄27岁,分别来自意大利的米兰和博洛尼亚,效力于欧洲顶级车队DABOOT,他们曾到世界许多国家表演和比赛,这还是第一次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