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4月8B,2009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国内主流客车制造商海格客车携手欧洲豪门瑞典斯堪尼亚联合参展,一举推出海格高档双层客车KLQ6147S、海格特大型城市客车KLQ6140GQ、城郊客车KLQ6129GQ1、全承载新型高档客运客车KLQ6125A、新型豪华旅游客车KLQ6125Q和斯堪尼亚海格A50、A30七大系列新款客车。并在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2009世界客车联盟年度大奖中共荣获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年度最豪华客车,年度最佳长途城市巴士奖,年度最佳客车安全装备奖四项大奖。  相似文献   

2.
客车轻量化涉及客车工业的方方面面,客车轻量化的实现体现了客车制造业的水平和实力。概述了客车轻量化的必要性,客车轻量化所面临的利弊问题及目前客车轻量化的途径、要求等。  相似文献   

3.
青山 《汽车与配件》2012,(22):32-33
本次参展,海格客车携旗下KLQ 6756X型专用校车、KLQ 6106X型专用校车、KLQ6122BA型豪华旅游客车和KLQ5180XL型房车四款重磅车型出击,作为惟一一家以客车制造商身份参展的品牌,海格客车为中国客车走向国际化助力。智慧校车:车展上亮眼的风景线校车是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最大的亮点,而本届北京车展上观众对校车的关注一点也不输给那些有亮丽车模相伴的乘用车。两辆海格校  相似文献   

4.
路智军 《驾驶园》2009,(5):40-40
4月8日,2009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国内主流客车制造商海格客车携手欧洲豪门瑞典斯堪尼亚联合参展,一举推出海格高档双层客车KLQ6147S、海格特大型城市客车KLQ6140GQ、城郊客车KLQ6129GQ1、全承载新型高档客运客车KLQ6125A、新型豪华旅游客车KL06125Q和斯堪尼亚海格A50、A30七大系列新款客车。  相似文献   

5.
《驾驶园》2011,(6):36-36
重汽携3款精品客车崭新亮相北京客车展,其主要车型包括:JK6128HD客车、JK6129GD客车、JK6898HA客车。其中JK6129GD型城市客车获得"中国道路运输杯"最佳公交客车奖,JK61 28HD型公路客车获得"中国道路运输杯"最佳公路客车奖。豪沃客车在本次展会上提出的"网络客车"的概念,备受关注。网络客车是该公司集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手段,以3G无线技术、GPS技术、云计算技术、流媒体技术及智能远程诊断等为核心,为客车运营商定制个性化的客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合作历史来看,中国客车行业需要海外客车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快速发展,海外客车技术只有在中国客车市场上才能将其技术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15日,江淮客车以第6000辆客车下线为2010年江淮客车的发展书写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也为江淮客车的发展历史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参加下线庆典的有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江淮汽车集团总裁安进、江淮汽车集团副总裁龚仁和、江淮客车董事长王江安等众多领导和嘉宾。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编制具有高水平的客车标准,对我国客车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制客车标准是我国客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制订出高水平的客车标准,要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国情,使标准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促进我国客车工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景山 《城市车辆》2009,(11):27-30
本文简要论述各类客车对各种性能的不同要求,重点说明公路客车和城市客车的相通与不同以及在客车设计中应注意加以区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在国内客车市场快速成长、海外客车技术登陆中国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客车企业不断嫁接海外客车技术,大力吮吸着先行者们在技术、工艺、管理、营销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质与量的飞跃,走过了欧洲客车工业近半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从海外客车技术与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passengers on a railway vehicle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additional mass in designing a carbody.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by means of stationary excitation tests or running tests using actual vehicles indicate that passengers behave not as mass but as damp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passengers' damping effect under controlled excitation conditions on a roller rig through a series of excitation tests using a commuter-type vehicle. Large and multi-modal reductions of flexural vibrations of the carbody were observed when passengers existed. Influences of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distributions and postures of passeng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uthors also tried to mimic the damping effect by passengers using flexible tanks filled with fluids. Three kinds of fluids which have different viscosities have been tested. As a result of the excitation tests, good vibration reduction effects were observed by applying those tanks, an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flexible tanks filled with fluids bring about vibration reduction effect (including multi-modal reduction) which is equal to or rather better than the case of similar mass of passengers in the carbody; the difference of viscosity gave little affect on the damping abilities. From these measurement results, a possibility of realising effective damping devices against flexural vibrations of railway vehicle carbodies representing passengers damping effect, in a simple,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way, has been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下班高峰期,缩短乘客的上下车时间,更多乘客将会被送达目的地,从而可以提高现有地铁系统的载客能力.现有的国内外研究乘客上下车行为的文献,大多以全部乘客下车为前提进行研究,这与现实生活中只有部分乘客下车的现象不符.因此在社会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规定未下车乘客行为的等待模型,在等待模型中,未下车乘客倾向于停留在初始位置.模拟了部分乘客下车行为,并研究了乘客初始位置分布、上下车乘客比例、门的宽度等因素对部分上下车乘客所需上下车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门宽度增加23.08%,最多可节约39.7%的上车时间和39.62%的下车时间;随着上下车人数比例不断上升,平均上车时间不断下降,平均下车时间不断上升;通过改变下车乘客初始分布位置,可以将乘客下车时间缩短至原来的72.16%.   相似文献   

13.
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昕  吴永平  付鑫 《公路》2006,(11):89-92
区域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是研究空间运输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都市圈出现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交通为主体,支线航空为补充的综合快速客运系统格局,分析了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基本特征。在京津都市圈现有的区域性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基础上,通过对其各主要城市之间的客流量的分布状况和运输联系强度,并利用非均衡系数、集中度、公路旅客运输联系强度三个指标来分析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指向于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城市,并且各城市客流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昕  吴永平  付鑫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0):155-158
区域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是研究空间运输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都市圈出现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交通为主体,支线航空为补充的综合快速客运系统格局,分析了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基本特征。在京津都市圈现有的区域性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基础上,通过对其各主要城市之间的客流量的分布状况和运输联系强度,并利用非均衡系数、集中度、公路旅客运输联系强度3个指标来分析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京津都市圈空间运输联系指向于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城市,并且各城市客流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铁客流分布不均衡情况,对地铁行车组织方案进行优化以缓解部分站点客流压力.建立乘客出行时间价值和平均载客率同时最优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假定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服从均匀分布,以此计算在途和等候时间价值.为了满足各个行车段的不同特征,在大小交路模式下定义不同交路段的载客率和列车使用车底数,更加符合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广州地铁6号线的运行情况为例,运用基于全局搜索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考虑单一出行时间价值的模型与该模型相比,出行时间价值降低3.21%,但平均载客率提高20.2%;考虑单一平均载客率的模型与该模型相比,平均载客率提高11.98%,但出行时间价值降低了1.68%,因此综合考虑乘客出行时间价值和平均载客率的优化模型可以使2个目标函数值同时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非集计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理论与建模方法上,结合上海南站乘客换乘调查数据,并选择公交车、出租车、私人小汽车等在内的枢纽站中拥有的交通方式作为居民出行的方式选择方案,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然后应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所建的MNL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非集计建模方法能够较全面的考虑换乘乘各出仃选择的各方面影响阕素,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相对于集计模型,它减轻了调查样本的数量,从而使得该方法更为经济和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市交通的枢纽,公共交通系统承载了大量的居民出行.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的IC卡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进而优化公交服务.引入信息熵及熵率对居民公交出行链重复性进行量化,研究了基于量化指标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的方法.通过出行地点状态标定,将乘客的出行链转化为离散的出行序列;利...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途客车、城市客车车厢内空气质量较差,有损乘客身体健康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多重空气净化和任意比例引进新风,能有效提高客车内部的空气质量,而且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9.
晕动症是评价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有效提高乘客抵抗晕动症的能力,提高其在汽车上的舒适性,研究了汽车上引起乘客的晕动症的因素的问题,通过对晕动症模型的建立,并对其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晕动症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降低晕动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汽车舒适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交IC卡的公交换乘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能否正常和高效地运营不仅取决于道路和车辆等设施条件,更有赖于运营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调查结果却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得数据不能动态反映城市公交出行的长期变化趋势。文中以公交Ic卡为切人点,通过对乘客2次刷卡间的时间分析以及利用公交GPS时间点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乘客换乘所用的时间,判断出乘客2次乘车是换乘行为还是2次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