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化是每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发挥城市文化优势来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港口城市作为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体,是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文化的重心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的迁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港口城市的建设;为港口城市发展注入现代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其在未来的综合竞争中获得巨大优势和不竭动力,已成为各国  相似文献   

2.
张争艳  冯敏 《中国港口》2007,(10):24-25
<正>锦州港作为地方大港,在港口战略中的地位举重若轻,它是辽西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内外物资重要集散地之一,是黑龙江和吉林西部广大区域物资中转最经济和便捷的出海口之一。在我国港口吞吐量保持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港口资源大整合的今天,本文就如何体现锦州港的重要地位,如何把锦州港建设成为环渤海重要的集装箱基本港和油品、矿产、粮食等大宗散货集散中心,以及如何把港口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港等方面分析了锦州港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战略,并以此展开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公众如何看待锦州港?锦州港在公众的眼里形象怎样?日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和天津市海岸带公司联袂采取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对锦州港所在地附近的政府官员、风景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员和专家、商人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的人员进行了一次公众参与调查,以了解社会各界对锦州港的发展建设对经济、社会及自然景观的影响的总体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港口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惠凯 《中国港口》2004,(11):11-13
<正>港口城市,是指以港口为窗口,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以比较发达的港口经济为主导,连接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城市。港口城市是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城市作为港口的载体,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港口有机融合,达到港城互动发展,才能成为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5.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锦州港吞吐量增长乏力,有下滑趋势。中蒙铁路新通道的开通,使得锦州港腹地延伸至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将为锦州港带来大宗散货、件杂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为锦州港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站点推荐     
锦州港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开放口岸,是辽西地区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锦州港全年无台风袭扰,冬季冻而不封。锦州港是辽西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内外物资重要集散地之一,是黑龙江和吉林西部广大区域物资中转最经济和便捷的出海口之一。 锦州港的货物集疏条件目前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港区内一条长6,566米的铁路直通前沿码头,后方直接与沈山线、锦赤  相似文献   

7.
试论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前言 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仅仅涉及保护生态平衡,合理使用土地、岸线、水域等自然资源,更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外延,诸如港口功能转换的灵活性、空间布局的多元性以及与城市政治、经济、人文、地缘文化的可适应性等。 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视为一种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形态发展所进行的描述。尤其是水路形态与陆路形态的结合,实际上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的过程。 每一座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和社会条件都是独特的,因而难以简单地作出比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成功的港口城市必有其共性:港口充分依托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信息,不断发展,日臻完善;而城市经济也充分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实现“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这种港口与城市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模式,正是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印证。  相似文献   

8.
锦州港是我国北方一大型良港,与笔架山风景区相邻。锦州港的发展对笔架山风景区环境影响程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锦州港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的调查,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笔架山周围海域水动力变化。文中深入细致地回顾分析了笔架山和天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港口、景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世界经济贸易趋于全球化,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数量增加,全球性公司大量兴起。在世界经济上述发展趋势形成中,港口和港口城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港口与城市产业结构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港口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的选择 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由城市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确定的,既有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对城市现有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也有着眼未来,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新选择。只有经过全面的考虑和综合的分析研究,才能制定出可行的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对港口城市来说,一定要把港口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加以利用,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植,使之能成为带动港口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发展极”。发展极的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尔鲁克斯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整个城市以同样速度增加的,而是在一定的地区、一定的部门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体的发展。这些地区、部门就成了带动经济发展的“发展极”。港口城市的发展极应选择在港口及港口区域。因为港口及港口区域具备了成为“发展极”的最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厦门海湾型城市与港口发展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路  吴岩松 《中国港口》2002,(11):32-33
<正>2001年2月,厦门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推动厦门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的转变,逐步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城市转变的建设思路,在“十五”期间构建“城市在海上,海在城市中”的海湾型城市框架。2002年2月,厦门市十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推进海湾城市建设。“海湾型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厦门的创举,这是对原有“海岛型城市”模式的突破,也是明日厦门迈进世界海洋城市行列的一个过渡阶段。厦门又一次面临城市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然而,基于全新的起点构建厦门海湾型城市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科学地规划海湾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如何处理城市空间拓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持续维系厦门特有的自然与人文遗产等等,都是摆在厦门城市经营者和建设者面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战略课题和紧迫任务。在海湾型城市概念形成  相似文献   

11.
港口:城市开放型经济的龙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它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交流和经济的发展.港口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和发展优势,已成为城市开放型经济的龙头.因此,我们应把港口型经济作为城市开放型经济的独特模式来探索.一、港口上升为龙头地位的理论依据港口在城市开放型经济中的龙头地位,不仅在于港口在对外运输、发展外贸方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港口对城市开放型经济起着导向作用和对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促进作用.这种地位的升迁,是有其内在经济规律的.1.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区域联结使港口成为城市开放型经济的空间纽带.  相似文献   

12.
蔡一鸣 《中国港口》2003,(3):14-15,16
<正>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这涉及到生产力布局调整、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同类型功能的协调、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问题。城市发展必须体现区域优势和统一大市场下的社会分工要求,城市功能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细化和定位,而且必须突出个性。不能着眼于单个城市的发展定位,而是要放在国际大环境中从区域经济、社  相似文献   

13.
<正>一、建设钦州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背景1.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钦州以自治区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为契机,大力推进港口、工业及城市建设,港  相似文献   

14.
从宁波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城市经济对港口的影响两方面,运用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度问题。提出港口和城市经济协调度的概念,建立反映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并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提出相应的定量评价方法,提出促进宁波港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与演进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兴祥 《中国水运》2014,(6):206-207
水利是城市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文中以扬州市为例提出了城市水利规划的意义,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建设生态水资源现代化城市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中外疏浚业发展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民族疏浚业起步、萧条、恢复、发展的艰辛历程。从城市产业支撑、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环境治理的角度,介绍现代疏浚业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巨大作用,阐述疏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肩负的重要使命——让城市更宜居、让环境更美好。  相似文献   

17.
王凌云 《中国港口》2007,(5):16-17,5
<正>“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长江流域沿江七省二市的共识。近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九江市委、市政府又明确提出要把九江打造成沿江以及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充分发挥九江沿江港口优势,加快港口发展是九江建设经济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黄辉 《中国水运》2009,(4):166-167
从城市水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试图建立了城市水安全3D概念模型。全面阐述了城市水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在突发性水安全事件风险评估、应急水源地建设和应急预案三个方面内容,以达到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制度是我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所有权和用益物权是其核心内容。建国以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土地的产权研究着眼点主要在于土地产权是经济权利,其权利束的构成、分割等体现了多元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主要是从产权的类型、产权的构成与产权的行使等方面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源保护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水源保护区的发展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对比国外城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城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对策,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力量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