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析两次典型的接触网支柱折断事故抢修案例,从中提取好的经验做法,并对预防支柱折断安全风险点卡控、提高接触网应急抢修处理效率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支柱装配计算是接触网专业计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实现支持装配有安装一次到位,本文对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支柱装配的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力学和数学分析,为建立支柱装配计算数学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接触网支柱挠度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分析了接触线横向偏移的组成因素,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对支柱、腕臂结构、基础的位移进行计算,并对挠度组成及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支柱挠度设计标准建议,按不同挠度标准对支柱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铁路桥梁护轮轨螺旋道钉断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桥梁自使用钢筋混凝土桥枕后,出现了许多令工务部门棘手的病害,护轮轨螺旋道钉大量折断便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和理论计算,对道钉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减少道钉断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林昌彬 《铁道车辆》2000,38(3):40-41
客车提速后,由于运行速度普遍提高,客车横摆严重,垂向振动加剧,造成零部件磨损、折断、松动现象频繁发生,转向架运行性能恶化.从客车厂修分解转向架后的情况看,销、套及定位装置磨损严重,构架、摇枕、弹簧支柱、闸瓦托吊及座等零部件裂纹增多,对车辆运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通过个别事故案例,探讨了接触网多根支柱折断事故的抢修方案,分别从抢修方案的制定、抢修的原则、无网区的设置、接触网最低高度及惰行距离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代替软横跨接触网钢柱的大容量预应力混凝土软横跨接触网支柱的荷载计算、结构分析和内力计算方法,并通过支柱的卧式和立式对比试验。提出了用卧式试验检验支柱随双向荷载的结构性能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涛 《西铁科技》2008,(2):27-29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对尽快恢复牵引供电设备故障、确保不间断供电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现场实际出发,对几类较为复杂地段支柱折断事故预案处理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的预抢方案可缩短现场抢修时间,避免由于抢修方案制定不周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9.
钢轨折断是一类严重的线路故障,研究钢轨折断风险评估对保障线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模糊推理方法构建钢轨折断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利用设备台账数据、钢轨状态检测数据和维修数据等相关的生产数据,识别钢轨折断致灾因子,量化评定致灾因子状态,建立模糊推理规则库,利用Mamdani模糊推理算法计算钢轨折断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采用神朔铁路神木北至黄羊城区间2013~2015年共3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神朔铁路钢轨折断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钢轨折断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佳 《铁道工程学报》2012,(4):72-75,99
研究目的:在我国200 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车站咽喉范围内单横腹杆式腕臂支柱同时悬挂三支接触网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采用。随着铁路的不断运营,接触网系统需要及时的检修或更换。但是传统的腕臂绝缘子更换的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三腕臂支柱悬挂的特殊要求,将导致接触网支柱破损、扭面,甚至断裂等更大的接触网事故。本文对三腕臂支柱类型设计选择和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为接触网安全运营检修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设计在支柱类型的选择时必须充分、全面地考虑施工检修增加的附加荷载;(2)施工检修过程中合理地采取施工方法,避免对接触网系统增加附加荷载;(3)提出了两种更加合理的三腕臂支柱腕臂绝缘子施工更换方法:采用杉木杆对其卸载后进行更换;采用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对其卸载后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11.
支柱装配调整计算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新建、改造施工和运营维护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的计算项目。本文 以接触网支柱装配计算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接触网支柱装配调整计算的数学模型。在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变换 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适用于作业现场计算的简化算式。实践应用和对比计算证明,采用数学模型计算, 结果精确,适用于计算机编程计算;采用简化算式计算,方法简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进行手工计算;这两种方 法均能满足支柱装配调整施工一次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岩石区段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利用锚杆将基础与基岩连成整体,形成岩石锚杆基础,降低基础造价,简化施工。 研究方法: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充分利用岩石地基自身水平抗力极大,几乎无压缩变形的特点,直接把上部荷载通过支柱传至基岩上,通过锚杆将支柱与岩层连成整体,构成接触网支柱锚杆基础。 研究结果:提出接触网支柱岩石锚杆基础计算方法,基础构造及施工做法。  相似文献   

13.
陈奋飞  杨佳 《中国铁路》2018,(12):86-89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在大风作用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接触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各规范计算接触网支柱风荷载的方法基本一致,但不同规范计算公式中给出的参数取值却有所区别,因此计算得到的风荷载也不相同,最终影响所设计接触网支柱的抗风性能。对各规范中接触网支柱风荷载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进行研究,给出其计算公式中各参数取值的建议,并对目前铁路采用的接触网支柱抗风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设计接触网支柱时应采取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参数的测量方法,如何在CPⅢ精测网的基础上对接触网支柱的坐标进行计算及常见的计算方法,如何在测量施工时对测量数据的精度控制,并提出了针对接触网支柱参数的边线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轨道交通双导线接触网悬挂风载体型系数进行了计算选用方面的探讨,并对接触线网偏移、计算跨距,支柱挠度和计算荷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议多导线的风载情况应考虑导线间的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对铁路无线系统的漏缆的隧道外吊挂支柱的悬挂荷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力学分析,并以沿海通道为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漏缆悬挂支柱的荷载,归纳出便于工程设计使用的荷载选用值,并列出了钢绞线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17.
依据JJG (铁道) 210—2020《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检定台架检定规程》,检定Ⅱ型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检定台架模拟支柱侧面限界复现值过程中,需利用公式计算模拟支柱侧面限界复现值。这些计算公式中,不仅需测量的参数多,计算复杂、计算量大,还会在检定结果中引入不确定度分量。在分析Ⅱ型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检定台架组成及其模拟支柱侧面限界复现值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研究简化模拟支柱侧面限界复现值计算公式。经验证,利用简化后的计算公式和JJG (铁道) 210—2020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模拟支柱侧面限界复现值相等。利用简化公式,不仅减少了测量参数,测量参数更方便,计算过程更简单,还可以提高检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GB/T 25020.4—201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钢支柱第4部分:H形支柱》要求,对H形钢支柱的结构特性应进行弯扭试验。简述H型钢的特性,重点分析H型钢支柱弯扭试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指出弯扭试验存在需要的人员多、检测效率较低等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优化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优化后,试验仅需1人即可完成,且可以自动计算扭转角。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提速以来尖轨折断的情况,从尖轨折断后的受力情况进行理论分析。依据尖轨折断部位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一系列应急处理方法。采用“里撑外锁”式加固装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对任何部位的尖轨折断进行应急加固处理,加固后,断口的直顺和强度能满足《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铁路桥梁自使用钢筋混凝土枕以来,出现护轮轨螺旋钉大量折断现象,文章通过对道钉折断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