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速度已被视为在道路交通伤害方面一项关键性的风险因素,不仅影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而且与事故所导致伤害的严重程度相关。超速和速度不当是几乎被普遍认同的交通事故数量和严重度的主要致因。速度越高,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越大.一旦事故发生.造成严重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经过科学研究表明.随着速度加快.驾驶员反映时间内所行驶距离和所需停车距离也随之增加。在一起事故中.速度越高,碰撞中所需要吸收的机械能越大.因此严重性伤害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2.
胸部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损伤部位。通过对影响胸部伤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总结出减少胸部伤害的措施,并加以改进。该改进方法已被实例证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胸部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损伤部位.通过对影响胸部伤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总结出减少胸部伤害的措施,并加以改进.该改进方法已被实例证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并产生事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将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统计指标值作为参考数列,将不同驾驶员人为因素组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次数作为比较数列,可以建立驾驶员人为事故因素与其危害性的灰色关联模型。结合实例,通过对灰色关联矩阵的定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价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不同类型事故危害性的影响,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量化建成环境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本文构建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2019年美国某州老年人交通事故数据,从老年人特性、车辆特性、道路特性、道路环境特性、建成环境特性这5个方面选取17个影响因素,利用平均弹性系数捕捉各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更高;建成环境因素中事故发生地300 m缓冲区 内存在购物中心为随机变量,其均值与男性老年人、车道数为3显著相关,方差与道路控制方式为未控制显著相关;摩托车、直线、湿润等因素显著增加了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研究结果有助于交通管理者采取适当的策略降低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与一次交通事故相比,高速公路二次事故的损失更大、伤害更严重、救援难度也更大。通过对高速公路二次事故的成因、事故特征、现场防护、预警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归纳出关于二次事故的理论研究重点,提供满足预防需求的预警系统和预警装置,能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保障出行安全,也为今后交通安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表明,车辆与柱状物发生侧面碰撞而导致乘员重度伤害的比例较高,因而对侧面柱碰撞的研究是必要的。基于力学理论对这种特殊的侧面碰撞形态进行分析,同时以乘员伤害和车身变形作为指标。对三种不同形式国产轿车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找出侧面柱碰撞与一般侧面碰撞间的差别,进而为车身侧面结构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对骑行者伤害程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析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收集某市2013-2015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中选出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相关的22个影响因素.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受伤严重程度进行预测,并对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快速增长和现代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车辆高速行驶和交通安全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速度高,如果驾驶员与车辆不适应高速行驶的环境,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近些年来,高速公路上因超速行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从数量上虽然少于一般公路,但从事故损失来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类型多为两车或多车车辆之间追尾碰撞事故和单方交通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较为突出,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引起其上游路段通行速度的下降和交通流量的堆积,从而引发交通拥堵.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道路中交通事故引起的交通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基于北京市事故数据和路段速度数据分析交通事故影响下的车辆速度变化特性;接着,根据交通事故信息和事故路段流量与速度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速度差异的拥堵判定模型,并对其时空维度的约束条件加以限定.在此基础上对事故引发的拥堵时空范围进行量化描述;最后,依托仿真数据与北京市真实事故数据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交通事故引起的拥堵时空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通安全则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多达5000万,平均每天有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预计到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员死亡和受伤原因,每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损失估计为5800亿美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持续发展阶段,道路建设和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89455人,受伤431139人;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1671起,造成6611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326起,造成2244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造成558人死亡。我国交通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交通出行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老年人的行为能力、知识能力、感觉意识、记忆力都发生了衰退,导致了在公交出行中安全问题的发生。据统计,在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中,老人排在了第二位,其中多是因跌倒而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某市2020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及成因,以照明条件、能见度和天气等9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无伤害、轻伤、重伤及死亡等4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对某市2021年第1季度的交通事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75.1%、75.0%。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可为交通管理部门治理交通环境、降低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ٶȼ��ٶ����ƵĽ�ͨ��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行车速度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及行车速度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车速离散性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速度限制与行车速度及安全的关系。从驾驶人的驾驶态度和行为、车辆技术性能、道路通行条件、环境条件、交通管理措施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由行人所受伤害的分布情况及伤害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头部伤害是导致行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头部冲击块试验时,撞击速度、角度、碰撞区域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参数。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交通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试验参数以考核车辆的行人保护能力,其可为我国此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行人所受伤害的身体分布及伤害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头部伤害是导致行人伤亡的关键因素。在头部冲击块试验中,撞击速度、角度、碰撞区域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参数。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交通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试验参数来考核车辆的行人保护能力,统一的国际标准GTR也在不断的改进中。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识别及速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对国内外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识别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交通事故易发路段的识别方法以及速度控制措施。该研究可为道路交通事故预测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行人所受伤害的身体分布及伤害等级划分可以看出,头部伤害是导致行人伤亡的关键因素.在头部冲击块试验中,撞击速度、角度、碰撞区域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参数.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交通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试验参数来考核车辆的行人保护能力,统一的国际标准GTR也在不断的改进中.  相似文献   

19.
李婷 《交通与运输》2010,26(5):74-75
<正>交通事故发生时,轻者造成皮破血流,重者肢残骨折,甚至死亡。据研究,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有50%左右发生在事故的瞬间,大约有35%发生在伤害后的一两个小时内,大约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的全球性课题自汽车发明以来,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已逾3000万,比同期战争死亡人数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到非自然死亡人数的1/4左右。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影响弱势的道路使用者,包括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