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制定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通称《鹿特丹规则》)正式签署。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全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相似文献   

3.
江少文 《集装箱化》2007,18(10):29-32
为解决由于各国法律不同给运输各方当事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的问题,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制订了《1991年联合国国际贸易运输港站经营人赔偿责任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尚未生效)。  相似文献   

4.
《水运管理》2009,31(12):42-42
备受瞩目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鹿特丹规则》)签约仪式于2009年的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相对于现存的3大国际海上运输公约(《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及我国《海商法》而言,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UNCITRAL)经过六年艰巨工作,于2008年7月3日在维也纳第41届大会上制订了《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公约》(UN Convention on 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 by sea)(以后简称“新公约”)草案,并经2008年12月第63届联合国大会67次会议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6.
臭氧层破坏导致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自1987年24个国家共同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来,发达国家逐步淘汰氯氟碳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的生产和消费。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于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7.
《航海教育研究》2010,27(3):39-39
2010年7月19--23日,由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亭局联合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承办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马尼拉修订案亚太地区研讨班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8.
被世界各国广泛誉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公约》,同年7月7日开始正式对我国生效)。《公约》的生效实施,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时代的到来。…为各国解决海上争端提供了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9.
魏国君 《世界海运》1997,20(3):27-29
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和《关于执行(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协定》的主要内容,制定与修改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水运管理》2010,32(7):47-47
2010年6月21日至2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8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个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派代表出席会议。菲律宾副总统诺利·德·卡斯特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大会发来贺辞。  相似文献   

11.
傅志军 《集装箱化》2012,23(7):28-33
2009年9月23日,《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以下简称《鹿特丹规则》)在荷兰鹿特丹开放供各国签署。《鹿特丹规则。》的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海上货物运输领域的三大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以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根据公约规定,  相似文献   

12.
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主要背景简要介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相关机制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对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运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分析,最后结合国情对我国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鹿特丹规则》下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水运管理》2010,32(8):24-28
针对《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港口经营人作为海运履约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定,分析其与我国法律以及其他国际公约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鹿特丹规则》并未彻底解决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其适用对于港口经营人而言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事》2006,(1):66-66
国际海事组织(IMO)成立于1948年,有162个成员国.是负责处理海运技术问题,协调各国海七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工作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属联合国的一个特殊机构。海事立法是该组织的重要责任之一,制定了《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3/78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73/78)和《78/95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78/95)三大著名公约以及事关人命财产和航行安全的《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两个最重要的基本文件。  相似文献   

15.
程宗璋 《水运管理》1999,(12):19-21
出口合同的订立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其双方取得意思一致的过程即为合同订立的过程。出口合同订立的过程包括要约(发盘)和承诺(接受)两个阶段。要约阶段是指由要约者成立合同的决心,提出成立合同的交易条件,供对方考虑。要约既是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一个法律步骤,同时又是一种法律行为。要约一经对方承诺,即双方取得意思的一致,达成协议,合同就宣告成立。这在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均有明确规定。《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具有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的性质,我国现已被批准加入《…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0届会议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0届会议于2012年5月16日至5月25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由丹麦的Breinholt先生担任主席,IMO101个成员国、2个联系会员《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4个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代表,45个政府问和非政府间组织的观察员以及世界海事大学等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王钧 《水运管理》2010,32(10):34-36
针对我国有关法律、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对货物控制权的规定比较笼统和简略,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际,根据《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简称《鹿特丹规则》)对货物控制权内容、主体、行使及转让等方面的规定,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在航运实践中如何正确行使货物控制权。  相似文献   

18.
1999年3月,在瑞士日内瓦由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UNCTAD)和国际海事组织(IMO)举行的外交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新的国际扣押船舶公约,即《1999年国际扣押船舶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Arrest of Ships 1999)(以下简称《1999年扣押公约》)。该公约即将生效,将对国际航运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事件     
《中国船检》2012,(10):16-17
◎9月16日.外交部寰布.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草案)》。◎9月23日.大连船舶重工正式交付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  相似文献   

20.
杨星 《水上消防》2001,(8):14-17
分析了造船技术进步,对化学品性质认识的提高,1992年里的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和新的GESAMP货物检验危害评价程序等因素对《73/78防污公约》附则Ⅱ的影响,阐述了该公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