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隔振装置采用橡胶弹簧与金属弹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隔振装置既可用钢弹簧也不用橡胶弹簧。本文介绍了低频的层状橡胶隔振装置,同时证实了螺旋钢弹簧并不是技术上解决低频的唯一方法。钢弹簧对高频振动的传递率很大,而橡胶弹簧材质的阻尼则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许善超 《铁道车辆》2023,(6):111-115
减振装置是铁路车辆转向架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车辆运行的性能,以及运用磨耗后的性能变化特性。目前,货车构架式转向架减振装置主要有三大类,即斜楔式减振装置、直顶式减振装置以及利诺尔减振装置。此外,文章提出一种新型减振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作用原理及受力分析,并对装用利诺尔减振装置、斜楔减振装置以及新型减振装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装用新型减振装置与装用利诺尔减振装置车辆在重车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相当,空车工况下装用新型减振装置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较优;装用新型减振装置与装用双斜楔减振装置车辆在空车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相当,重车工况下装用新型减振装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铁路向高速、重载方向快速发展,道岔转辙机所受的冲击振动越来越大,而转辙机安装装置采用的悬臂梁式安装方式却没有改变。当固定端由于火车的冲击产生振动时,其悬臂端在转辙机重量和托板弹性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更大的振动,造成转辙机经常出现内部零件损坏或安装装置杆件断裂,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
7.
毛剑 《铁道车辆》2004,42(5):38-39
转8AG型转向架是在转8A型转向架的基础上改进的。转8AG型转向架加装了交叉支撑装置与心盘磨耗盘,采用了双作用弹性旁承、两级刚度弹簧、奥一贝球铁衬套、新结构的交叉杆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其抗菱刚度得到有效提高,最高运行速度由原来的70km/h~80km/h提高到90km/h~100km/h。2000年,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批试改了400辆车。运用考验表明,装用转8AG型转向架的车辆运行平稳,车轮及减振摩擦副等各部件的磨耗有所减少,运用维护量减少。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转8AG型转向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9.
高速列车车端减振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端阻尼可以有效地衰减车辆的摇头和侧滚振动,改善高速列车的横向平稳性.由于相邻车端的纵向和横向位移较大,直接加装车间阻尼器有很大难度,需要设计合理的杠杆机构以减小阻尼器的行程和节点偏转角度.现介绍了这种新型车端减振装置的研制过程,并对该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油压促动器在机车车辆主动悬挂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机车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正在开发用于代替弹簧、减振器等被动支承装置的主动减振装置。由于液压油具有不可压缩性,因而油压促动器作为主动减振装置具有良好性能。本文介绍油压促动器控制装置的最佳设计理论,并采用具有3个自由度的半车辆模型,从实际机车车辆走行状况中有可能进行测定的状态量出发,推测出进行控制所必要的状态量,对实施反馈的实际控制系统(LQG控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利用LGQ控制可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新干线车辆在高速走行时存在的横摆问题,这里介绍一种新的装置(图1所示),即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设置可变衰减减振器,用以控制车辆的横向摆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欧美等国公铁两用车悬架减振系统的结构型式,技术特点及关键部件的减振性能,为使我国公铁两用车国产化能顺利进行,建议提前对该系统进行技术研究和关键部件研制。  相似文献   

13.
交叉支撑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摩擦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交叉支撑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暴露出的问题,对不同摩擦副配置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转向架相对摩擦因数过大的原因,并优选了摩擦副配置。  相似文献   

14.
减振像胶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橡胶材料的性质,力学性能出发,利用弹性理论,建立了橡胶邵尔A硬度与剪切弹性模量的关系。分别对典型的方柱形,无限长柱形和圆柱形减振橡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应用实例表明,本文分析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在工程设计中具有可靠性,同时,所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在减震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秦线专用C63A型运煤敞车采用了常摩擦控制型转向架。在段修到期车的检修中,发现该型转向架减振系统存在着非正常磨耗。笔者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减振轨道结构的研究及其在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建有地铁的城市,由于保护环境的需要,都面临如何使地铁减振降噪的问题。前苏联及俄罗斯曾为此对卧梁式轨枕、矮框架式轨枕等方案作了深入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环行道上和现场试验,已达到实用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具有道岔和轨道接头多、曲线半径小、列车行车速度低等特点,其轨道结构的减振设计一般参照地铁正线,实际减振特性尚不明确。为掌握双层非线性扣件在车辆段内轨道道岔运用效果,对车辆段内减振道岔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1)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能够减小钢轨传至扣件减振层以下的道床和盖板地面处振动,但扣件减振层以上的钢轨处振动显著增大;车速20 km/h时,辙叉处道床和盖板地面分别衰减6.6 dB和4.1 dB,钢轨处增大8.6 dB;(2)采用双层非线性扣件后,钢轨振动在大部分频段范围都增大,其中在10~20 Hz最为显著;道床在60~400 Hz之间衰减比较明显;盖板地面处衰减主要在20~60 Hz之间,但在5 Hz和10 Hz附近出现一定的放大;(3)减振道岔处钢轨-道床传递损失明显大于普通道岔,振动从钢轨传至道床处时,在1 000 Hz范围内都发生了衰减,其中在20 Hz以内衰减最为显著,衰减量在35 dB以上;(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道工程减振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8.
李世明 《铁道车辆》2007,45(11):34-34
针对青藏铁路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青藏铁路公务动车采用了液力传动方式,其动力装置及其辅助装置均布置在车体底架下面。车辆在此线路上运营,柴油机功率修正后只有原功率的60%,因此,为保证青藏公务动车的正常运营,车下悬挂了2台柴油机。此前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为柳州铁路局生产的柳州公务动车,在车下仅悬挂1台柴油机的情况下,振动及车内噪声均超标。电机方位的上部(如客室部分)振动明显,噪声也很大。因此,青藏公务动车在吸取柳州公务动车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改进。由于柴油机本身固有的特性,要想实现大功率,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高速铁路轨道减振降噪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轨道减振降噪情况,分析轨道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分类,提出了减振降噪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院系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1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首创价廉物美的橡胶浮置板减振系统,大大降低了轨道列车开行时的振动与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