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0-51
●我国的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均居于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创下了造船完工量世界第三,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二.新接订单量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首次突破全球造船量的1/5。2008年1~6.PJ份.中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26%。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现正处于复苏阶段,1999年世界经济增加2%,2000年将增长2.4%,2001年可达3%。世界海运量相应增加。到1999年1月止,世界船舶拆解量达774.5万DWT,世界船舶闲置量为479.94万DWT。至1999年9月底,世界新船成交量为3230万DWT。  相似文献   

3.
顾家骏  王艳 《海运情报》2006,(11):1-11,18
1.世界能源耗量的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长。据联合国统计,1972-1995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2%,同期世界人口从37.84亿增加到56.82亿,年均增长1.8%,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2%。1995年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为83.41亿吨石油当量。21世纪初的20年中,世界经济年增率预计在3.1%左右,人口将达到75亿,年均增长1.1%,预计世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2%。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世界能源消耗总量将达到137.49亿吨石油当量,比1999年增长59%。  相似文献   

4.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0,(11):I0011-I0011
韩国船级社(KR)主席Oh Kong-gyun日前表示.亚洲建造了接近世界90%的新船.并且控制了世界大约一半的船队.但在过去,世界仍然不能真正听到来自亚洲地区的声音。他呼吁亚洲航运业应加大对整个业界的贡献,尤其是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视船舶安全及环境清洁。同时.Oh表示区域立法倾向让人头疼,国际航运需要一个整体法,每个地区都应对整体立法作出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9月份,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6日在华盛顿总部发布了20109秋季《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世界经济确实按照预期复苏,但进程缓慢,且前景并不十分乐观。这次报告中,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增大,并因此小幅下调了对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8%,这将是全球经济自200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但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11年世界经济增幅将降至4.2%,比今年7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1964年9月27日,阿尔及利亚的世界上第一座LNG工厂建成投产;同年,第一艘载运1.2万吨LNG的“甲烷先锋号”船驶往英国,标志着世界LNG贸易的开始。如今,LNG国际贸易,随着天然气液化技术不断进步,现在的液化成本比20年前降低了50%,大大增加了LNG与其他能源的竞争力。2003年,世界LNG海运贸易1.69千亿立方米,占天然气贸易量27%。1990年至2003年,世界LNG海运贸易量年均增长5.5%,高于石油贸易2.9%的速度,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经过全国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2004年的经济普查使中国经济总量增加整整2.3万亿元!中国GDP蛋糕一下子膨胀16.8%,轻松改写了世界经济体排名榜,在世界最大经济体中中国超越意大利,晋级全球六强,而且,2005年中国的GDP将达到17.5万亿元,会轻松超越法国和英国,进入全球四大经济体名单。而按照世界银行PPP(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实际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新闻再次荣登世界各大媒体头条,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中国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世界海运发展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生活水平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世界各国和地区海运业的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如希腊,人口仅1000万,占世界人口总数1.6‰,船队运力却高达1.6亿载重吨,占世界船队总运力的18.2%,人均运力达15.32载重吨,为世界人均值的117倍;有的国家如瑞士,是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人口不过700万,船队运力却也达到947万载重吨,人均运力1.34载重吨,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0倍;也有人口众多、海岸线漫长的大国如印度,人口10.5亿,船队运力1248.3万载重吨,人均运力仅0.012载重吨,为世界人均数的9%;  相似文献   

9.
2009年,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形势下,绝大多数国家的钢铁生产出现下降,66个产钢国共产粗钢12.2亿吨,比2008年减产8%。只有中国钢铁工业在强劲的内需推动下,继续了多年来的增长势头,创下了年产粗钢56784.2万吨的历史记录,比2008年的50031.2万吨增长13.5%。表1给出了世界主要产钢国的钢产量。  相似文献   

10.
陆燕 《海运情报》2008,(1):17-19
据IMF统计,2001~2006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5%、3.1%、4.0%、5.3%、4.8%和5.4%。特别是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取得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增长,而且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也空前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