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以安全事故频发的客滚码头前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将该区域进行精细化布置以及合理交通组织的方式,提高码头前沿作业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为获得区域行人密度、在港时间、行走距离及卸船作业时间等评价指标,建立客滚码头前沿作业系统微观仿真模型。并以某客滚码头泊位为例,分析码头前沿功能区布置及交通组织方案对客滚码头前沿作业评价指标的影响,并给出推荐方案。实例证明,客滚码头前沿功能区精细化布置及合理交通组织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并提升前沿作业便捷性。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港内道路路网结构及交通组织是集装箱港口作业效率提升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保证。提出利用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智能体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模拟集装箱生产作业流程,并以集装箱港口服务水平和集卡日均碳排放成本作为指标,优选低碳型集装箱港区港内道路规划方案。应用实例表明,集装箱港区生产作业智能体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可有效模拟港内作业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道路规划方案下的评价指标,得到最优的港内道路规划方案,为港区道路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     
《港口科技》2013,(4):49
<正>台台直航客滚班轮复航2013年3月23日,台州港大麦屿港区迎来2013年对台客运直航首个航班,标志着停航了近5个月的台台直航客滚班轮正式复航。台台直航客滚班轮航线于去年10月20日因客运淡季和检修两方面原因停航。据介绍,此次复航后的台台海上客滚班轮直航航线采用夕发朝至的运营模式,每周六傍晚从大麦屿港区出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预测集装箱港区货运交通量和规划港口集疏运系统时,能够更加合理地分析集疏港货运交通随机时变特性,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以集装箱港区水、陆作业流程为基础,综合考虑影响集疏港货运交通的主要因素,模拟港口运营作业情况,建立集装箱港区集疏港货运仿真模型。采用高峰小时交通量和高峰小时系数对集装箱港区货运随机时变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得出不同港区规模条件下,集装箱港区货运交通的随机时变特性,为集疏港货运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志成  汪蓓 《中国海事》2013,(6):82-F0002
5月2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出席海口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整治工作推进会,听取了广东、海南、广西两省一区交通、海事和珠江航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关于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整治工作情况汇报。何建中在肯定去年7月部统一组织开展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安全整治工作以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滚装运输主要集中在渤海湾、琼州海峡以及舟山群岛。渤海湾区域的大连港滚装运输已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经济大动脉的重要通道。为适应渤海湾客滚船舶运力大型化趋势、提高港口资源利用率、满足渤海湾客滚市场运输需求,从市场需求和城市配套条件、旅游资源、港口基础设施、对外综合交通等4个方面构建超大型客滚泊位选址方案评价体系,并对备选港址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备选港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推荐大连港和尚岛东港区作为超大型客滚泊位选址。  相似文献   

7.
赵洋  周佳 《水运工程》2016,(8):70-74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客滚运输特点,分析旅顺新港客货滚装作业区的周边环境、与相邻工程的关系、主要交通类型、交通组织形式以及停车场布置形式等总体布置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介绍旅顺新港客货滚装作业区的总体布置思路,阐述客货滚装作业区的装卸工艺、停车场布置、交通组织等平面布置方面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杨昆鹏 《中国海事》2012,(10):16-18
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这对渤海湾客滚运输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刺激。在此之前,环渤海湾的客滚运输,已经成为繁荣当地经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渤海湾区域历来是海上事故易发区,为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大量新船相继投入渤海湾客滚运输,渤海湾客滚市场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对渤海湾客滚运输发展历程的研究、客滚运输综合情况的分析,力求发现一些当前渤海湾客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渤海湾客滚运输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8日在宁波召开的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实施宣贯会上获悉,2019年12月1日起,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将正式实施。在两个相邻港域实施统一的交通组织,在全国尚属首例。构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统一报告、统一组织、统一公布、统一执行的交通组织一体化新格局,是浙江海事局切实落实习总书记推进宁波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