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高速路网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不能脱离既有路网单独编制,论文从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角度,提出了两层网络表示法构建基于京沪高速铁路的高速网状线路理论,宏观层用来描述网状线路的结构和线路衔接关系。计算高,中速列车的运行径路;微观层以轨道电路,道岔等单元计算列车的接,发车进路以及平行,敌对进路,仿真结果证明该理论可以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营需求和基础设施的基本限制条件,设计了4种类型的高速列车,并经验算和分析后认为,京沪高速铁路宜采用动力分散型高速列车。通过对转向架结构和车辆联接方式的动力学性能方面的比较,建议选择体悬式万向轴传动动力转向架为列车动力转向架。同时还提出了动力架向架传动机构创新和参数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有关高速列车的系统工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对高速列车性能的要求,提出仅通过摆式列车和线路改造不能满足新世纪对京沪通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京沪高速铁路客流及其组织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对京沪沿线社会经济状况,客运市场规模,客流结构及特点调研后表明:京高速铁路建成时,吸引客流的范围将是长,中,短全方位的。2010年京沪铁路通道承担5496.1万人次本线客流。这些客流有三种旅行方式:绝大多数选择高速列车,部分旅客对“夕发朝至”列车十分青睐,小部分旅客会选择便宜的中速列车;该通道承担跨线客流4598.5万人次,可分为四种类型:必然和自愿换乘高速列车的客流,占10.2%;直接过线上高速线的中速客流,占57.9%,直接过线在既有线间旅行的常速客流,占31.9%,京沪高速铁路在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开行高速列车,中速列车,夕发朝至列车,中速列车比例控制在20%-30%为宜,既有线开行输送地区客流的常速列车,京沪高速铁路在2010年全线贯通时,开行列车总数195对,其中,高速列车149对,中速列车36对,“夕发朝至”列车10对。  相似文献   

5.
《铁道技术监督》2010,(12):36-36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枣庄至蚌埠间进行的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486.1km,刷新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刘志军在综合试验中强调,以京沪高速铁路枣蚌先导段创时速486.1km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为标志,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又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3日,存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联渊联试和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CRH380A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时速达到486.1km,创造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相似文献   

7.
高速列车及其速度目标值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铁路运输高速化的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了旅行速度、票价、运输管理、高速列车等因素和速度目标值的关系。提出高速列车是影响速度目标值的关键问题。从高速列车的牵引、能耗、制动能力和噪音方面对轮轨方式和磁悬浮方式的高速列车按不同速度目标值进行分析比较。以正在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在京沪高速列车运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按直达方式和沿线停站方式,对不同速度目标值的地面干线运输系统其旅行时间和能耗的经济问题进行简要的计算对比。提出选择我国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除了要满足高速列车的动力特性外,还应在安全与舒适的前提下选择桥梁的合理刚度值。文章介绍UIC规范及我国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中的桥梁动力设计标准,并将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列车振动作用下沉管地基砂土液化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秀英  刘维宁 《铁道学报》2004,26(1):96-100
根据土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的原理 ,利用列车 轨道系统动力分析模型和提出的隧道结构 地层动力分析模型 ,分析高速列车作用下沉管地基的动力响应 ,根据模型计算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上元门沉管隧道地基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剪应力分布 ;通过对现场地质资料的回归分析得到了沉管隧道 3个典型断面的地基抗液化剪应力 ,据此分析了沉管地基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液化可能性 ,以便为沉管隧道的进一步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km,投资估算1300多亿元,途经京、津、沪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设计时速350km,初期运营时速300km,运营后北京至上海只需5h。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与既有京沪铁路将实现客货分流,前者为客运专线,后者是货运主线。届时,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年输送旅客单方向可达8000余万人次,是目前京沪线年运力3500多万人次的2倍以上。此外,京沪高速铁路将极大地释放既有京沪铁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沉管隧道高速列车空气阻力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鸿  吴剑 《铁道建筑》2007,(5):41-45
为了分析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越江沉管隧道中高速列车通过时遇到的空气阻力问题,采用水流模型模拟气流原型,根据模型试验获得的列车空气阻力及相关数据,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理论和试验成果,形成隧道中高速列车的空气阻力计算方法,并最终提出沉管隧道列车空气阻力参数。  相似文献   

12.
正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标准高、质量要求严、技术难度大,要求线路施工后沉降值低,以确保列车运营高速、平稳、舒适。钻孔桩作为一种软基处理技术,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施工中。德禹特大桥DK346—DK359区段设置了409个桥墩。其基础采用钻孔桩,桩径为1.0m和  相似文献   

13.
高速列车开行数量及停站的综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速列车停站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定量研究和多目标0-1规划数学模型,研究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多层次0-1规划模型并运用的有序组合树方法对问题救解,根据京沪高速铁路的预测客流量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问题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14.
1系统概况1.1开发背景车载数据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总体研究目标是要研制时速400km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和建立地面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满足京沪高速铁路等时速350km以上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系统调试、验收试验和动态检测的需要,为构建我国高速铁路基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速铁路网的特点及技术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欧洲和日本不同,我国高速铁路网由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后的客运专线组成,覆盖面较小,需要客货混跑的快速网作补充.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模式为高中速列车混跑,客货列车共线,高速和普通列车共站.作者认为如果京沪高速铁路采用常规形式,可以,利用现有铁路巨大的资源,不仅可以控制投资幅度,也会使旅客出行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既有线提速、既有线引进摆式列车、修建专线开行传统列车和修建专线开行磁浮列车等4种提速铁路技术模式,在技术、经济和运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京沪高速铁路宜采用轮轨高速技术及应在“十五”期间动工修建的建议,并说明磁浮列车技术目前还不适宜在繁忙干线发展高速客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目前,京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已经完成,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站前设计技术与主要问题的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高速铁路线桥隧站设计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高速铁路下一阶段研究提出了明确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高速与重载列车牵引参数的选择》一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对高速列车与重载列车的构成进行探讨,建立了有关计算模式,并分别对高速列车的动轴数,动车数,拖轴数和拖车数以及重载列车的动轴数和机车数等有关列车构成的参数进行计算与分析,最后结合我国规划实际,提出发展我国高速列车与重载列车的构成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法、德、日3国为方便旅客,在高速铁路上组织列车运行的情况及开行多种速度的列车的经验。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客流特点及中、近期高速车组的供应能力,认为一段时间内,过境的中长途客流必然要上高速线,且只能用中速列车输送。论述了“高、中速混跑”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对总体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7条结论性意见。总的认为采取“高、中速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过  相似文献   

20.
隧道中高速列车活塞风及空气阻力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速列车在隧道中不同位置处行驶时,本文分三种情形建立了非恒定流活塞风计算公式,并建立了适用于非恒定流的类似于原朝茂公式的空气阻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所宫的京沪高速铁路隧道断面的两种备选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从尽可能降低空气阻力的角度提出了隧道断面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