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AIS信息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评判理论,把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主要因素DCPA、TCPA、会遇两船间的距离、目标船方位、目标船舷角、会遇两船的航速比以及各影响因素的权值等作为评判船舶碰撞危险度的参数,模糊量化各因素对碰撞危险度的影响,从而比较合理准确地确定船舶间的碰撞危险度.  相似文献   

2.
内河航运船舶正向高速化、大型化发展,为正确判断内河船舶航行所面临的碰撞危险,减少因人为失误引起的内河船舶碰撞事故,通过对高速船舶操纵性及受内河航道限制影响的船舶碰撞危险进行分析,建立内河船舶碰撞危险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模糊理论方法对船舶碰撞危险进行综合评判.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模型对内河船舶碰撞危险进行评判,较好地反映了内河船舶碰撞危险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的岩体工程稳定性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基于Jordan算法的Hamilton图的遍历性,有效地模拟工程、地质、岩体结构等各因素之间的综合作用,从而使岩体工程评判过程的实现更加切合工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研究概况,阐述空间碰撞危险度的概念及理论模型,根据船舶在开阔海域能见度良好情况下的操纵实际,对碰撞危险度模型进行优化,使之更适用于决策避碰.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既有拱桥主要病害形式的基础上,确定了拱桥技术状况检查项目、评分标准和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地评价拱桥的技术状况等级,并以实例加以介绍,为公路养护部门对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智能避碰过程中本船及目标船的相关参数、合适的选取船舶碰撞危险度的评价集以及各个因素对碰撞危险度的影响权重的研究,根据模糊理论建立船舶碰撞危险度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简单的船舶运动模型,通过搜索出能使本船碰撞危险度最低的行动来建立避碰动作决策模型.采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在电子海图中对提出的模型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其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描述船舶碰撞危险程度的传统模型存在缺陷,有时甚至给出与事实不相符的结果.文中针对ARPA的需要和现有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的不足,在分析船舶交叉点、船舶碰撞点、船舶冲突区的基础上,应用船舶安全矢量、船舶安全矢量的模、船舶安全系数和船舶碰撞危险度对多艘船舶会遇时的碰撞危险度作出判断,计算并排序.给出了多船避碰流程图,为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提供选择和参考,并通过计算机编程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山区双车道公路路侧危险度对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路侧危险度对安全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做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侧危险度和路侧事故率是偏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全部事故率、碰撞事故率是偏弱的正相关关系;在综合考虑接入口密度、道路线形、交通组成、路侧危险度等因素构建的综合事故预测模型中,路侧危险度只在碰撞事故预测模型中为正向影响系数,在其他模型中为非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路侧危险度对全部事故率的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先降低后持续上升,对碰撞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上升,对路侧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下降.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路侧危险度事故减少因子,并对路侧危险度对碰撞事故的影响做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9.
工程合同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是工程实施管理的重要工作,为此首先研究了工程合同的特点,并有层次分析法(AHP)对工程合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价工程施工合同的模糊数学理论模型;然后给出了工程合同施工评判和工程合同分层评判的方法和实用模型,试图为工程合同评判提供一种科学适用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路立交方案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建立立交方案比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建立评判指标的权重体系,然后针对指标的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评判矩阵,最后利用加权平均型的评判函数确定待评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