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修云  董明望 《中国水运》2007,5(3):131-132
新兴的Web服务由于其与平台无关、松散耦合的结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将Web服务引入到远程监控系统中,可以解决监控系统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增强监控系统的开放性、可集成性,使监控系统更易于部署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黄婷 《广东造船》2008,(1):44-45
船内通讯系统是提供驾驶室与机舱、舵机舱及其他各个舱室和岗位之间的联系,以及提供各个岗位之间、各个舱室之间的联系的重要系统。在需要时发出非常重要的提醒或报警。本文简单介绍该活鱼运输船的内部通讯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3.
雷达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是雷达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复杂雷达系统的故障处理问题,可将检测与诊断系统设计在雷达内部,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方法。并指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检测信号是设计该系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基于面向服务SOA架构的共享短信平台系统设计,通过使用统一规范的接口协议,将短信平台在不同应用中统一调用,实现集中共享,使用一个应用管理网站进行操作和控制,部署系统简便,只要网络通达,就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近些年开始流行面向服务(SOA)架构,这种新架构思想,对在分布式软件开发方面非常灵活,起到减少耦合的作用,并具有平台无关等特性,能很好解决系统服务的复用,也具有灵活性和便于互操作。本文从技术工作实践和实用的角度对面向服务架构(SOA)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海事信息化在系统集成方面提供一些技术参考,最后对基于SOA架构的信息系统,在今后海事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5.
曾耀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63-64,125
分析传统造船模式下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现状,研究区域造船模式下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与区域造船要求的匹配问题。在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中采用分区设计方法,并考虑用综合集成的思路将舰船内部离散的各类内通设备集成为综合内通终端,使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适应区域造船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合理优化客滚船安全区服务系统,对某高端客滚船的安全区服务系统设计要素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规范要求并结合安全区服务系统的自身特点,对实现各个系统比较精简和优化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总结归纳了系统的设计要点.研究表明:安全区服务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采用空间分隔、设备双套、系统冗余等常规设计方法,还可以通过两两组合满足最低面积要求等更加灵活优化的手段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装备的不断涌现和装备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当前各级研发使用的装备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性能瓶颈和新技术的冲击越来越大.从面向服务的系统设计需求出发,在对不同层次装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将面向服务(SOA)和业务流程管理(BPM)的思想,阐述了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各框架的组成和参考模型,所设计框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升级性,为军事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数据为中心的舰载分布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的以处理为中心的舰载分布式系统存在的诸多瓶颈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采用实时发布-订阅协议的数据分发服务,提供了1种以数据为中心的通信规范,定义了1个可扩展、与平台无关、与位置无关的基础服务模型。该模型在空间、时间、传输、功能方面都是松散耦合的。实时数据发布者和订阅者,通过设置和调整服务质量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数据需求和传输方式。系统内的各种数据能轻松发送和接收,有利于系统灵活动态的扩展和升级,易于组建更大范围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9.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和模型驱动架构(MDA)的迅速发展为指挥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了综合利用SOA和MDA的优点,提出了将SOA和MDA相结合的指挥信息系统构建新方法。首先基于SOA定义了军事信息服务,然后设计了指挥信息系统的集成框架,接着给出了基于SOA的系统迭代式生命周期,最后阐述了模型驱动开发过程与服务组合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新构建方法的总结分析,表明所提的构建方法综合了SOA和MDA的优点,既提高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效率,又能促进异构系统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原理,推导了基于统计能量模型的子系统模态能量灵敏度表达式,建立了面板结构辐射声功率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该参数灵敏度方法分析了结构内部损耗因子和耦合损耗因子对子系统响应的影响,揭示了内部损耗因子对辐射噪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源子系统的内部损耗因子,可以降低系统的辐射噪声。研究发现子系统的最佳内部损耗因子在0.5%~2%之间,为低噪声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Tribon系统还没有为内装设计提供相应模块的情况下,结合内装设计特点,以舱室布置图为载体,运用AutoCAD图层功能,组织内装设计。实现对内装设计、施工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也可为将来应用Tribon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带式制动器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对其进行瞬态温度场、应力场以及沉头螺钉失效机理等热-结构耦合分析,揭示了瞬态制动过程制动器和摩擦片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沉头螺钉的失效机理,为带式制动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管路分析在液压(或气动)传动系统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但有助于液压系统中各元件的布置设计,还可以对管路中的压力分布和脉动进行分析,从而为减少液压系统中的振动、冲击和噪声。多领域统一建模技术为复杂管路的机、电、液、控耦合系统建模与分析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管路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首先对基于Modelica语言的多领域统一建模技术进行简述,重点综述了基于Modelica语言的多领域统一建模技术在管路分析中的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管路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频恒压技术在大型医务船供水系统中的设置、应用及优点,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陈宁  周桂良 《水运工程》2007,(10):26-28
集装箱货运站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港口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而提高货运站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其实现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文章阐述集装箱货运站的服务框架、业务流程及其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系统的开发流程、总体设计方案、功能模块、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界面,得出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式,并展望其对集装箱港口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晨  王运龙 《船舶》2013,(6):1-3
根据公务艇的自身特性,参照GB11697—89的相关规定,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公务艇技术经济性能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实践证明:此评价指标体系可对公务艇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有效分析,并评估其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便于指导今后的设计工作;同时,此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对有关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性能水平等级评价体系国家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李康康  王乐  吴磊 《船舶》2019,30(3):64-70
动力定位等级分别为DP-1和DP-2的风电安装船。其冷却水系统设计有较大差别。文章介绍1200t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的冷却水系统用户,分析不同工况下各冷却水系统用户的运行情况;为满足各工况下各用户对冷却水的需求,对该船型动力定位等级为DP-1和DP-2时的冷却水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8.
水锤冲击时管路系统流固耦合响应的特征线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Wiggert 和Hatfield[3]的特征线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管路在水锤冲击下考虑泊松耦合时流体和结构的瞬态响应.推导了分别对应于管中流体压缩波和管壁中纵波的特征关系式和相容方程,并联合采用空间插值和显式时间插值进行数值求解.针对经典的水锤压力冲击的算例,将边界和初始条件离散化,编制了MATLAB程序进行计算,获得管道中流体压力和流速及轴向应力和振动速度的时程曲线,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吻合.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对于实际管路设计和水锤防护有益的结论.鉴于特征线法本身的优势,有望在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分析和防护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浦江游览1”号轮的设计建造情况,并探讨了黄浦江观光游览船的设计特点,诸如该船的外观造型和室内装饰、船舶室内与室外的灯光照明、舒适度与观光效果、稳性与重量控制、振动和噪音控制、防污染措施、节能措施及娱乐设施等。同时还介绍了该船的主要参数、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机电设备的配置,以期为今后设计建造同类型船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A knowledge-based system in structural component design based on fracture mechanic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consists of several functional parts; a general inference engine, a set of knowledge bases and data-bases, an interpretation engine, a bases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interface. It can simulate a human expert to make analysis and design scheme mainly for four kinds of typical structural components widely used in shipbuilding industry: pressure vessels, huge rotation constructions , pump-rod and welded structures. It is an open system which may be broadened and perfected to cover a wider range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and enlargement of knowledge bases and data-bases. It has a natural and friendly interface that may be easily operated. An on-line help service is also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