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市分流制排水地区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雨污混接现象,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向了周边河道水体,对河道水体造成了环境污染.城市内涝与黑臭水体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控源截污,而控源截污的首要工作是全面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以上海市某地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例,结合存在的雨污混接现象以及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在雨污分流改造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雨污混接系统调蓄池在解决合流污水溢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蓄池的设计及运行控制要综合考虑系统水量分配与水位变化特点,既要及时接纳超过污水厂处理能力的合流污水,又要确保在低水量时系统内污水优先进入污水厂进行处理,保障污水厂的稳定安全运行。以上海市泰和污水处理厂调蓄池的设计为例,分析了雨污混接系统中调蓄池的设计及运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陶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89-90,99,I0008
在上海市全面开展水环境整治的背景下,以青浦区某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为例,分析探讨该小区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该小区雨污混接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做好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工作,将污染控制在源头,将减少溢流混流污水对天然水体的影响,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贵阳市排水管网现状地下水渗入和雨污混接情况的调查研究,对贵阳市排水管网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地下水渗入和管道混接管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雨污混接调查在上海市崇明地区的应用情况。接着,通过查明水量异常的原因,为后续改造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可为同类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明确,至2020年崇明岛域范围内骨干河道水质达到III类水域比例不少于95%。为了有效地把握崇明生态岛建设进程,强化生态保障、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质量,必须进一步改善崇明岛域范围内的水生态环境。而造成崇明地区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岛内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部分随雨水一起直接排放进入周边河道,对河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为改变地区环境,加强对现状污水排放的管控,自2000年开始,崇明县开始启动实施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到水环境方面,提出了"治污为本、截污为先、管建并举"的原则,在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从源头对小区雨污进行分流,将城镇污水截流后统一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予以排放。现结合实施中的部分小区截污纳管工程,针对已建小区截污纳管工程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确保截污纳管工作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长桥街道北片区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达标区工程总面积约665.92 hm2,达标区块内共有11条河道,234个雨水排口,其中36处雨水排口存在晴天出流现象。经排查,对存在雨污混接问题的20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投资约8 000万元,工程建设完成后解决了长桥街道北片区污水入河问题,改善了长桥街道北片区河道水质,为其他地区开展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区是污水产生源头,其作为污水提质增效关键一环的同时,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各城市开展污水提质增效工作中重视市政排水系统完善,但针对小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错接混接、管网缺陷等重视不足,导致源头地块污水浓度较低、内部积水等问题。本文通过结合提质增效及海绵城市的双理念,系统梳理小区系统化改造实施策略,将海绵理念融入排水系统化改造中,提出了系统化改造思路,将小区建筑立管和埋地管网改造都分为4类。同时以华东地区某一小区为具体研究案例,以期为双理念下的小区系统化改造提供指导与参考,改造工程完成后,实现源头排水清污分离,解决内部积水问题,提高雨水利用量,改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0.
徐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00-103,122
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并对这几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适用管径、适用管种、修复类型以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雨污水混接改造工程,重点介绍点状一玻璃纤维布修复技术、玻璃纤维内衬修复技术两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针对国内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作出概括。  相似文献   

11.
黑臭水体治理是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在建设目标、地点、范围上部分相互重合,在建设的措施、手段、途径上具有共同建设的需求。本文从控源截污和雨水源头削减,活水循环和雨水净化利用,生态修复和雨水调蓄等三大方面对黑臭水体治理和海绵城市共同建设展开研究,实现降低工程投资,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设计理念,旨在汛期控制并存蓄部分地表径流,随后将其加以利用.因此,它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充分为城市环境吸收或提供水资源.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既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效益需求,又能给城市建设带来更好的景观效果.以海南省某半地下污水处理厂为例,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厂区雨污水系统进...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因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湿地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基于国内外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植物在尾水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情况、影响植物净化能力的因素,以及湿地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尾水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展望。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际案例,介绍了老旧小区内部管网的特点及现状,提出了老旧小区内部管网改造的设计方向.通过具体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使其内部排水系统得到了完善,同时采用一定的海绵措施提升了小区环境.由此总结的有关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的改造方案,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管廊建设已成规模,并以给水管、中水管、电力和通信排管入廊的单舱支线管廊为主,少数建设有污水舱、雨水舱和燃气舱。由于重力雨水、污水管对高程、支管衔接和运维的要求较高,建设工程中雨污水入廊并线案例较少。以成都市玉虹路综合管廊为例,从工程总体和污水入廊方案分析,介绍综合管廊横断面、入廊管线、管廊平纵、典型节点设计,根据污水入廊方案介绍污水管材、接驳井、自动冲洗系统等针对性措施,总结污水入廊的基本条件,以期为类似管廊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