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上应用的精髓是“协同”。以BIM技术切实指导施工为原则,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市政改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以智能化、精细化、信息化为方向,为市政工程管理方式提供服务,做到切实有效地指导施工,智慧管控,成为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助推了企业在工程管理上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11)
近年来,BIM技术在市政交通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项目不同参与方对交付BIM模型等交付物容易产生分歧。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工程行业的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分析市政工程行业的特点,提出市政工程行业交付标准的体系框架和编写方法,并编写模型交付时的总体要求、命名规则和桥梁模型交付深度表(信息粒度和建模精度)。最后,以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项目应用为依托,对交付标准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现通过BIM技术特性分析,总结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主要难点,同时从对象化、模块化、可视化三个角度阐述BIM设计的优势,结合BIM优势分析并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BIM设计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原则,包括需求确定优先原则,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协同设计原则等,为BIM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领域的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BIM政策的引导与支持,BIM技术在市政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主要介绍了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外环快速路工程的概况、工程特点、难点以及BIM技术在本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BIM技术在快速道路工程、高架路工程、隧道工程及地下管线工程中的交通仿真、管线碰撞、动画演示、工程量统计等方面的帮助作用。此外,还对BIM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在其应用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大背景下,市政工程专业众多,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亟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通过BIM、AI、IoT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发适应于市政工程特点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了人员实时定位、关键设备在线监控、基坑安全监测、隐患自动识别等功能,提升了现场各要素的管控能力。通过试点项目的应用验证了平台的应用效果,为其他同类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Revit是应用最多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软件,SAP2000是广泛应用的结构分析软件,由于不同建模软件与分析软件间信息传递存在障碍,BIM正向设计中出现重复建模的现象。文中研究SAP2000与Revit之间的模型信息传递技术,实现BIM建模与分析软件间的模型互传,提高BIM正向设计工作效率,为实现BIM建模软件与分析软件间模型高效交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BIM(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项目管理工具的角度,把影响公路工程项目BIM实施的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和项目管理因素,结合BIM CMM和OPM3模型的核心思想,建立公路工程项目BIM应用成熟度模型BIM IMM,从信息管理和单项目的组织支持系统的维度,确定公路工程项目BIM应用的成熟度等级;通过对成熟度等级的描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总权重和公路工程项目BIM应用的成熟度等级。  相似文献   

8.
新燕尾山隧道工程地处重庆巴南区,项目呈东西走向,为重庆南部片区重要主干路。项目全长6.96 km,由一个菱形简易立交、两个全互通立交、一个超长穿山隧道组成。项目穿越城市建成区与风景区,工程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山地地理区位明显。为提高设计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提出"C+DY+R+I"的BIM设计路线,并借助二次开发,实现数据在BIM平台中的互通。通过对可视化编程、椭球比七参数的迭代公式推导、参数化动画建模等新技术与BIM的结合,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山地城市大型市政工程的BIM解决方案,为BIM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BIM正向设计在市政工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结构计算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利用Revit与Autodesk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下文简称Robot)的双向"无缝连接"数据交互模块,将BIM模型与结构计算模型串联起来,保证两个模型的一致性,提高设计效率。依托市政工程中常见的连续弯箱梁结构,将Midas与Robot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Robot软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针对该软件的应用总结与探讨,希望能为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一词在工程建设行业兴起后,在过去几年里由少数应用者之间的时髦用语逐渐成为支撑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各方面的核心技术。BIM技术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变革,同时也是一次业务流程上的变革。高速公路作为工程建设的支柱产业,BIM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但是BIM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项目施工各方面应用均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1.
印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47-349,354,28,29
人类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渴望,催生对市政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的需求。如同CAD的出现,建筑信息模型(BIM)必将引领工程设计领域新一轮的信息革命。该文阐述了BIM的理念,介绍了相关软件及BIM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BIM技术在我国市政设计行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推动力及各种阻力。市政设计走向BIM时代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具和手段的更新,更是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卢钢  张泽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163-165,M0019
B1M技术正向应用在国内市政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云雾山路下穿隧道工程采用B1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建立三维模型,实现模型参数化及自动出图,协同道路、管线、结构等专业进行合模,获得项目正向设计信息流,为该项目的BIM全生命周期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过去规划及设计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交通需求,在市政道路改建工程中,管线综合相比新建工程更加复杂,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BIM技术在市政管线综合应用中具有更多优势。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信息、信息共享、碰撞检查等功能对管线综合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了项目的设计变更,保证项目进度并节约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推进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从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建模技术、全寿命周期的应用等方面,对BIM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我国隧道工程信息模型技术标准较为领先,隧道结构BIM建模技术已基本成熟,BIM技术在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阶段均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下一步应完善与隧道工程密切相关的地质信息模型标准,并向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信息模型技术标准延伸; 3)要重点解决设计变更时模型自动更新的问题,深化BIM技术在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加强全寿命周期集成平台的研发,推进BIM技术从设计到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全寿命周期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重要工作方向,从平台架构、数据标准、数据管理、平台构建等角度提出了市政交通设施工程CIM数字底板的构建方法与实现手段,为市政交通领域的BIM技术标准编制、成果应用,以及CIM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16.
BIM所构建的3D信息模型,可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一个信息流通平台,有着促进沟通便利、降低设计错漏率和提升工程质量的优势,能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通过介绍BIM的典型特征,简述了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功能实现;总结了BIM技术工程量造价计算、自动化输出功能;并针对BIM技术道路工程设计建模功能展开讨论,从3D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建模和快速道路整体建模3个方面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最终得出了基于PowerCivil软件进行道路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能够为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洞庭湖大桥A2标项目、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项目、飞云江跨海特大桥项目为依托,实现BIM技术在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研发和应用。主要介绍BIM技术在此三个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政道路桥梁检测要求的不断提高,检测数据分析和应用深度也随之提高,如何让检测数据更加有效、更加生动的反应道路桥梁的技术状况,成为了越来越多使用单位的基本诉求.针对这一现象,论文介绍了道路桥梁检测数据与BIM技术结合的基本路径,分析阐述了道路桥梁检测数据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方面的不足,重点研究了如何以BIM信息模型作为检测数据载体的实施方法,归纳了哪些检测数据更加迫切的需要导入到BIM模型中,并通过分析各方单位的不同需求,对使用BIM模型中检测数据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实施方案,为BIM信息模型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