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CFC复频电导法是一项全新的电磁波探水技术,该技术应用中频电磁波,对含水岩体电导率与电容率变化引起的复阻抗的变化进行侦测,适合隧道长距离超前探水。以徐楼铁矿为对象,研究CFC复频电导法在高损耗电磁波条件下的超前探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导电率和介电常数都较高的介质中,CFC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试验成功地探测出徐楼铁矿-217 10-5和-205 10-6出矿巷掌子面前方100 m内含水结构,为后续的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地雷达在公路无损检测中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昌宁  马俊等 《东北公路》2002,25(4):51-53,75
在简述探地雷达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GSSI公SIR-10H型探地雷达为主介绍了探地雷达方法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基层厚度检测和钢筋混凝土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在公路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军  应后强  王国群 《公路》2001,(3):59-61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超浅层勘测技术-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超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文中主要论述了探地雷达在路面面层厚度检测,路基病害调查、公路维修质量检测、公路裂缝调查4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探地雷达是一种先进无损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因其高效、快速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本文结合多年冻土地区的勘查特征,分析说明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区的勘查原理和在多年冻土工程勘查以及环境检测多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道路服役数据信息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与养护的关键,先进探测设备是获取道路服役数据信息的途径。近年来,三维探地雷达(3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3D GPR)因其高效、无损等检测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可为道路隐性病害数据获取提供重要支撑。基于此,对道路典型隐性病害类型与检测手段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了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原理、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及在道路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根据三维探地雷达图谱隐性病害特征与识别手段,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探地雷达图谱识别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进程,展望基于探地雷达数据的数字孪生技术,主要介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建模与模型仿真方法。该综述可为三维探地雷达道路隐性病害检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借鉴,同时为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数据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养护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涂纯明 《汽车杂志》2010,(2):286-288
这天是力魔Engstler车队的大日子,Franz Engstler先生将要在号称“东方摩洛哥”,也就是赛道弯多狭窄的WTCC澳门东望洋收官站上,角逐上台领奖的殊荣。赛前,笔者抓住了难得的机会,直击力魔Engstler车队的整备区,除了专访车队负责人兼车手Franz Engstier外,也把他的25号BMW 320si E90赛车探了个遍,并落实为这篇WTCC赛车深入报导。  相似文献   

7.
轮胎资讯     
《汽车导购》2018,(9):101-101
邓禄普为-汽大众探歌提供配套轮胎一汽-大众品牌首款SUV——探歌T-Roc正式上市,探歌定位于紧凑型SUv,搭载一台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邓禄普本次为其提供配套轮胎产品-SP SPORT MAXX 050,配套规格为215/50R1892H。  相似文献   

8.
徐倩 《轿车情报》2018,(11):54-59
FAW-VWTAYRON一汽-大众终于迈开脚步,继首款SUV探歌之后,重磅推出中型SUV——Tayron,并为之取了一个颇为霸气的名字——探岳,"探索+览岳",很符合SUV的调性。此次,探岳的首次试驾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发,一路前往梅里雪山,路途漫长而艰险,正是展现好身手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罗琪 《公路与汽运》2009,(3):192-194
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在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利用探地雷达对经过注浆处理的隧道二次衬砌缺陷部位进行了复测比较,并根据探地雷达的检测结果对注浆处理技术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是探测浅部介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概述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解释理论,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给出了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依托西北高原干寒区某机场工程,针对自建成至今老道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陷、板缝错台、断板、碎板、板角剥落、接缝破坏、角隅断裂等病害,通过系统的调查和针对性的物探、坑探、钻探、试验工作,分析了道面病害的类型、分布及成因。结果表明:老道面病害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表水入渗、冻融、湿陷、湿化及历史地震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道面病害,提出新道面建设中宜采取拆除老道面,古沟道换填并强夯处理,古沟道置换搭接区及新、老道面搭接区加筋补强,道面影响区填方段垫层强夯处理,道基设置防冻层和隔断层的处置措施,并运用于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公路路基病害特征与雷达检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西南山区某段高速公路的检测实例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对路基病害的性质和分布范围的调查,并圈定路基异常及灾害影响区。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奇瑞绝对算的上是一个价格杀手!小到QQ,大到东方之子和最新的SUV瑞虎,每一款产品的定价都让对手感到极不舒服,此次05款东方之子一公布价格体系,更是让人嘘声不断,最低配置车款的价格已经探至10万大关,令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4.
闻道 《汽车之友》2020,(5):56-59
越野与运动兼得用户需要一辆SUV,于是一汽-大众就为用户提供丰富的SUV产品矩阵,目前探歌、探岳已投放市场有一段时间,前不久亮相并公布中文名的探影也正在赶往中国汽车市场的路上。然而每个用户又对SUV都有不一样的需求,有人爱好极致运动,有人爱好四驱带来的轻越野,有人只需要一台高性价比的家用代步工具。  相似文献   

15.
施工不均匀性、路基破损等因素容易造成路面基层厚度变化,导致路面质量降低。无损检测技术——探地雷达能有效检测路面面层厚度,但对于均匀性较差的基层,其检测、分析难度较大,成为路面基层厚度检测中的难题。文中依托实体工程,针对探地雷达在基层检测中的弱点,从分析探地雷达基层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出发,通过误差分析,对比分析基层不同铺筑阶段、不同天线频率、横向电磁波速度不均匀性以及接触式天线垂向颠簸四个因素对检测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准确性试验分析探地雷达在路面基层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8月15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贸区)《投资协议》,完成了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自贸区将在2010年建成。《投资协议》共有27项条款.主要内容是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  相似文献   

17.
犹如一道填空题,大众决心在各级别SUV市场都安插上自己的产品。在小型SUV这一栏中,一汽-大众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答案。一汽-大众探影是大众用来填充中国小型SUV市场的最新产品。在此之前,它的兄弟车型上汽大众途铠已率先上市。尽管亲兄弟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重在让家族利益最大化,但探影还是拿出了许多新意,明里暗里发力争宠。  相似文献   

18.
红外探测技术在岩溶富水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岩溶富水地段,探测水的存在与分布不仅关系到隧道施工的效率、工期等,更会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针对红外探水的基本原理以及特点做了简单地说明,并对本工程中运用的HY-304红外探水仪加以介绍说明。然后针对本次红外探测的成果,通过与现场开挖揭露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已达到验证预报的结果。结论是:对于岩溶富水区隧道中含水体,红外探水技术预报准确度较高,适合用于岩溶富水地质下的隧道开挖面前方地下水的超前探测预报。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风险,通过对中国21例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工程实例的统计分析,研究暗河发育规律和地质判识特征,提出"横向查延伸-竖向定标高-洞内探位置"的三阶段暗河识别方法和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选线原则;研究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遴选出隧道突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隧道穿越暗河发育区突涌水风险评估层次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开展暗河发育区隧道选线与突涌水灾害预控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三阶段暗河识别方法综合采用地质勘察、工程类比、示踪试验、物理探测等方法,可依次确定暗河流向、暗河水位、暗河与隧道空间位置关系;暗河发育强度、暗河水流量、暗河与隧道的空间位置是隧道穿越暗河区突涌水风险的主控因素,其次为超前地质预报、暗河形态、暗河坡度,最后为前兆信息、监控量测、开挖支护。研究成果在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德胜场暗河的识别与风险评估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验证了暗河识别和突涌水风险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类似穿越暗河发育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小寨特大桥工程实际,采用工程地质钻探、槽探、洞探、现场原位试验并结合地表工程地质调绘等方法对桥位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勘察,并对桥位的合理性、场地稳定性和不良地质体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先边坡治理后基础开挖"的施工方案,保证了大桥施工安全和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