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叠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时,通常都需在构件表面涂以隔离剂,以减少构件间的吸附力。但事实上,无论涂抹何种隔离剂,起吊时构件间的吸附力总是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同时,构件叠浇时,通常以下层构件作底模,装上侧模后便浇注混凝土,侧向模板难免跑浆,致构件周边的侧面上,在相邻层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5)
以深圳某公路工程装配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一种双边叠合梁板后张法预应力装配道路施工技术,其施工工艺流程包括:(1)路基处理;(2)纵向叠合梁吊装;(3)叠合板吊装;(4)叠合板端头L型槽打入钢棒;(5)误差校核调整;(6)预应力管道铺设、固定;(7)纵向相邻叠合板节点处横向叠合梁安装;(8)后浇段混凝土浇筑;(9)预应力筋张拉、锚固;(10)重复步骤(2)~(9),依次"逐段吊装,逐块预应力筋张拉封锚",直至完成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双边叠合梁板后张法预应力装配道路设计采用"双叠合构件+预应力+后浇混凝土装配"技术方案,整体遵循"逐段吊装,边吊边灌浆,双叠合构件现场装配,预应力筋配合后浇混凝土浇筑、养护、张拉、封锚"的原则,技术方案可行有效,对推动我国公路工程装配化施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梁斜拉桥加劲梁施工可采用节段拼装法和构件拼装法.节段施工法为在预制场地内先把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进行结合,形成结合节段后进行运输、吊装安装;构件施工法为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在吊装前均是独立构件状态,在构件依次吊装、安装到位后形成结合截面共同受力.对2种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难度、风险、质量、工期,材料用量等方面的比较,构件拼...  相似文献   

4.
侯满  曲春升  刘波 《世界桥梁》2012,40(4):26-29,41
马来西亚槟城二桥工程是采用英国标准的桥梁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其主通航孔桥为主跨240m的肋板式主梁混凝土斜拉桥,设计采用悬臂浇筑施工。设计分析发现施工过程中已浇主梁梁段影响后续施工梁段横隔梁的受力和变形,后浇梁段横隔梁的结构自重、横隔梁预应力钢束和斜拉索张拉影响已浇梁段横隔梁的内力。为合理指导肋板式混凝土主梁横隔梁的设计,提出能准确反映这种横隔梁受力模式的实用计算方法——考虑施工过程的空间梁格法。应用表明,该方法可真实、动态地模拟横隔梁各施工阶段受力,避免简化方法的设计不足。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施工多采用大型前支点挂篮悬浇工艺进行施工,大型前支点挂篮自重大(载荷比一般为0.4~0.5)、体积大,安装时机位于塔梁重大工序转换期间,安装难度大且一定程度上影响桥梁施工的总工期,安装方法可采用支架法散件拼装,也可采用在地面预拼装后整体吊装方法。该文结合几座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前支点挂篮安装实例,对PC斜拉桥大型前支点挂篮的安装技术进行总结,得出针对不同施工条件下的挂篮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中断交通的空心板梁桥加固方法,提出一种利用弦绳法监控、梁底同步分级顶升的技术,在梁体达到理论计算预拱度后,再安装抗拉构件(钢丝绳、钢筋、纤维布等),抗拉构件安装完毕后有序拆卸梁底顶升设备,使抗拉构件处于预应力状态。采用该技术在空心板梁加固过程中既不中断交通,又省去逐根张拉抗拉构件的工艺,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更能方便快捷地控制板梁顶升预拱度,保证加固后板梁预拱度损失较小,提高板梁的承载能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津浦公铁立交桥390片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Ⅰ型梁的施工情况,结合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在施工中出现的侧弯问题,全面系统的分析了Ⅰ型梁施加预应力后及安装就位前的侧弯原因,对症下药,提出经济、可靠、合理又简便的施工控制方法和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储继业 《交通科技》2009,(Z1):16-17
T梁施工中,普遍采用单导梁架桥机安装。图纸设计说明中,要求按《规范》规定:先安装的构件固定和受力较大的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继续安装。即要求每孔T梁安装完毕后,先要进行梁间横隔板和翼缘板的现浇工作,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并采取压力扩散措施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文中以潘谢公路西淝河大桥架梁为例,讨论了在已安装梁孔未浇横隔板和湿接缝之前直接进行下一孔安装的可能性,并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9.
桐梓河特大桥是仁赤高速公路全线节点控制性工程,其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全线通车计划。悬浇梁施工为该桥施工控制重点,挂篮优劣关系到主桥悬浇梁施工质量及进度。通过优化主桁架的结构形式,提高了挂篮的整体稳定性,使得挂篮经受住了高山峡谷大风考验,保证了大桥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泉州晋江大桥斜拉桥主梁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泉州晋江大桥主桥为(200+165)m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横断面为双波浪形箱梁。该桥主梁采用普通挂篮对称悬臂施工,挂篮底平台刚度大,外模采用整体钢模,内模采用拆装式模板;0号节段采用水中支架分段施工,并设置后浇段;梁上张拉斜拉索。为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了主跨支架现浇长度,使主跨与边跨同步对称合龙。同时,在桥塔中横梁施工完后,设置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塔、梁交叉施工。在悬臂施工过程中,主梁横梁底部施加临时体外预应力,2号节段施工时设置临时反拉梁。主梁合龙时,在合龙口每个箱内设置三榀体外桁架式劲性骨架,并加强合龙口处的支架以抵抗合龙后主梁的反力。  相似文献   

11.
节段梁线形控制是短线拼装中的关键,以往节段梁的预制施工控制利用已浇筑节段梁控制点的坐标,通过空间坐标转换计算下一匹配梁的位置,需经过多次计算和坐标转换,过于繁琐。文中在坐标计算的基础上推导短线法预制线形的坐标计算公式及节段梁从待浇段移到匹配段的平移坐标公式,探讨预制阶段施工工艺与控制措施及节段梁弯桥线形控制技术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大庆桥为跨径60m的异型系杆拱桥,主拱横桥向反对称布置2片C50钢筋混凝土拱肋。该桥采用"先梁后拱"方案施工,即先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系梁并张拉预应力,再在支架上现浇拱肋。在该桥施工中,先张拉吊杆再进行拱肋脱架,以改善裸拱圈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利受力问题;在横梁与系梁间设置后浇带,以缓解横梁在顺桥向的受剪状态;在主梁支架拆除后再将桥面板与系梁、横梁联结,以减少桥面板参与系梁受力;吊杆采用三轮张拉方案,吊杆在拱肋脱架前进行首轮张拉,在系梁、横梁联结后进行第2轮张拉,第2轮张拉后拆除主梁支架,在桥面系施工后进行第3轮张拉;拱肋变形较大部位的吊杆先张拉,反之后张拉。该桥成桥后的结构线形与内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沥青混合料高温施工过程中与施工器具之间粘附作用,避免传统隔离剂对混合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开发出高温耐久型低表面能隔离剂。通过隔离效果试验、隔离剂对沥青胶结料性能影响试验和隔离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试验对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高温耐久型低表面能隔离剂相比于目前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常用的植物油隔离剂隔离效果明显且更为持久,同时该隔离剂的加入对于沥青胶接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影响十分有限,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叠梁拱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士金 《公路》2002,(12):1-6
在分析汴京虹桥的基础上,将叠梁拱桥扩充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管结构,并结合实例进一步对单孔叠梁拱桥的构造、设计、计算和施工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宏波 《公路》2023,(5):141-145
整体预制拼装桥梁梅陇特大桥全长5 487.2 m,该桥梁施工包含了预制管桩基础沉桩工艺、盖梁、双T梁架设工艺以及各构件连接浇筑UHPC高强混凝土工艺,以上全部工艺均由一台桩梁一体机来完成。桩梁一体机是一台施工工艺集成化、施工过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智能化的设备。施工的每道工序衔接紧密,每跨工期为5 d。所过之处不需要临时便道和作业平台,减少了施工用地;施工过程智能监控,各个构件都能精准安装到位,从而实现了施工工艺一体化、施工平台一体化和施工管理一体化的“一体化”设计和施工理念。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4)
跨既有高速公路变截面连续钢箱梁受现场环境条件制约,不能采用顶推法或支架法进行安装,因此提出了无导梁滑移施工方法。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施工控制理论,介绍了无应力状态法一般静力平衡方程,验证了分阶段成形和一次成形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差异来源于在形成连续结构时构件合龙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不同。以大仁烟三号桥为背景,提出了合龙前对主梁进行顶升、纵移的方式来改变合龙段的无应力状态量,从而实现跨中无应力合龙,计算表明:调整后成桥状态的内力和位移与一次成桥相吻合,满足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准格尔黄河特大桥主桥为(160+440+160) m双塔双索面全漂浮体系混凝土梁斜拉桥,主梁宽为28.4 m双边箱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最大悬浇节段重5 800 kN。为了保证挂篮整体刚度,挂篮承载平台采用钢箱梁结构,为方便挂篮运输及安装,长大构件采取分段制作高强螺栓连接;挂篮采用“二次接长”技术减少高空支架搭设工程量;挂篮下放、行走、提升采用一键启动自动化同步控制技术,斜拉索索力转换装置、挂篮安装支架设计了一系列新工艺和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某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为基础,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钢抱箍法施工的安全性。计算分析中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分析了抱箍法施工过程中各主要构件受力与变形,验证了钢抱箍法在大型桥梁盖梁施工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重庆寸滩长江大桥为主跨880m的钢箱梁悬索桥,桥塔下、中、上横梁分别重3 062t、1 020t和1 050t,按照下、上、中的顺序采用无落地式支架法施工。支架主要受力构件为贝雷片支架、托架和钢靴,中、上横梁支架倒用下横梁支架构件。经优化设计,下横梁支架的4片托架顺桥向间距为1.2m+4.0m+1.2m,中(上)横梁支架的3片托架顺桥向间距为2.2m+2.2m;支架设4个钢靴(长1.1m、宽0.9m、高1.72m),钢靴嵌入塔柱并与塔柱接触面顶紧;计算表明支架和塔柱结构受力满足相关要求。支架施工时,首先利用塔吊在塔柱内侧安装提升支架,其次吊装钢靴、牛腿及其上端的分配梁,然后利用提升支架安装托架,其它构件由塔吊安装。横梁支架拆除时,通过在横梁施工时预留4个孔位,穿入钢丝绳(与托架分配梁锚固),采用千斤顶缓慢下放支架。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在大跨径PC梁桥施工中,悬浇挂篮施工是首选的主要方式之一。悬浇挂篮施工的特点是不受桥下环境、水文、地质及分段块重量等条件限制。此外,采用悬浇施工的PC连续箱梁,因分段浇筑便于梁体或变高梁设计,使桥梁造型更加美观,同时减轻了梁体自重。分段挂篮悬浇方法日趋成熟,作为悬浇主要设备的挂篮,其结构更趋于合理,重量不断减轻,刚度增大,变形减小;悬浇的PC梁常用的结构——箱梁,国外已有定型设计,中国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梁段施工周期不断缩短,箱梁的分段浇箱工艺、施工挠度(标高误差)的控制与调整、合拢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