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燎原 《铁道建筑技术》2024,(3):105-107+144
南玉铁路六景郁江特大桥采用(41+109+320+109+41)m钢混部分斜拉桥跨越郁江主航道,主梁由混凝土梁、钢混结合段、钢箱梁三部分组成,由于钢混结合段位于航道中间,无法采用传统支架法施工,需采用悬灌施工工艺。本文结合该工程特点对钢混段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创新了钢混段钢箱梁吊装施工工艺,通过将大节段施工所使用的造桥机改造为桥面吊机,利用2台450 t智能连续千斤顶,实现对钢梁的同步提升。同时吊机设置纵向、横向调整功能,研发可调节吊具,实现钢梁吊装前后的精确调位,定位精度高,施工安全、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2.
新建甬台温双线Ⅰ级铁路雁荡山特大桥主桥采用2×90 m叠合拱钢箱梁结构。钢箱梁全长184m,桥面宽14.8 m,底宽12.6 m,钢箱梁高2.052~2.200 m,采用单箱九室全焊接结构。介绍单箱多室钢箱梁分段(纵向)、分单元(横向)制造,桥位满布支架组拼的正装斜拼工艺。  相似文献   

3.
机车二系悬挂参数对重载车钩受压稳定性影响显著,为了探究102型车钩与重载机车二系悬挂参数的合理匹配,文章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详细的102车钩与HXD1型八轴重载机车组成的双机重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计算工况下车钩力学特性与重载机车的安全性能;对比了不同车钩自由角及纵向力作用下,二系悬挂参数对机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纵向压力较小时车钩转角稳定在自由角,机车轮轴横向力随车钩自由角及机车二系悬挂横向刚度增大而增大,与车钩纵向力无关。当纵向车钩压力增大到车钩需克服复原块预压缩载荷发生偏转时,车钩转角进一步增大,此时适当增加机车二系横向刚度有利于车钩稳定且影响较小。为保障制动工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建议控制车钩自由角在6°以内,转向架单侧二系横向刚度范围在0.45~0.60 kN/mm;二系横向止挡间隙选择35 mm自由间隙及5 mm弹性间隙。  相似文献   

4.
平板橡胶支座上梁体横向倾覆稳定性的计算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考虑橡胶支座变形梁体横向倾覆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对标准设计中采用平板橡胶支座低高度混凝土梁横向倾覆稳定性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橡胶支座的变形将降低梁体的横向倾覆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大跨斜拉桥扁平钢箱梁吊装施工过程中,被起吊梁段和吊机作用梁段横向变形相反,造成梁段对接困难.本文以典型独塔双索面扁平钢箱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均匀温度变化、梯度温度变化、纵隔板位置、纵隔板刚度对吊装施工中扁平钢箱梁横向变形差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述一种铁路货车车体组合式通用吊具,由纵向梁、横梁、吊臂组成。1根横梁与2个吊臂能组成1套分体式吊具,2套这样的分体式吊具用来吊长车;加上纵向梁又能组成1套整体式吊具用来吊短车。横梁上的传动装置能驱动吊臂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纵向梁上的传动装置能驱动横梁沿纵向梁长度方向移动,吊臂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距离可根据待吊运车体的尺寸进行调整,使吊具能够吊运不同尺寸的车体,提高了吊具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TLC900型轮胎式运梁车整车稳定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用于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运架施工的TLC900型轮胎式运梁车,在运梁过程中及在配合架桥机架梁工况中整车的纵向及横向的倾覆稳定性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对电液控制的液压悬挂调平技术、弹性支承连续梁理论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整体箱梁横向翻转失稳甚至垮塌等倾覆事故发生的原因,依托郑州市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中某联变高变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具体分析该连续箱梁桥的抗倾覆稳定性能,建立有限元整体模型,并结合规范中横向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方法对该整体箱梁桥进行分析,并研究不同支承间距下桥梁的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所有单向受压支座在各种基本组合作用下均处于受压状态;结构恒载、汽车荷载以及支座间距是整体箱梁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该桥在支座间距不小于4. 5 m的情况下横向抗倾覆稳定性系数大于3。建议不要为了拓展桥下空间而过度减小支座间距。  相似文献   

9.
根据侧风作用下车辆在曲线上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倾覆稳定性分析模型。以国内某型动车组为例,计算了有关工况下的气动力与临界倾覆风速,并分析了抗侧滚扭杆刚度与横向止挡刚度对车辆倾覆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抗侧滚扭杆装置使车体向迎风侧倾摆一定角度可以改善侧风作用下车辆的倾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重载机车102型钩缓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其受拉状态下最大自由转角大于受压状态的特点;通过唐包线重载列车实车试验数据,评价102型钩缓装置在双机重联牵引运用环境下区间运行和侧向通过12号道岔工况下的重载适应性,分析车钩最大自由转角和机车二系悬挂横向刚度对重载机车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加权离散方法,建立可模拟车钩钩肩止挡和缓冲器偏压特性的102型钩缓装置动力学子模型,基于此搭建机车位于双机重联位和中部从控位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分析102型钩缓装置在组合编组运用环境下的重载适应性。结果表明:102型钩缓装置能够适应双机重联牵引单元万吨列车的安全运用要求,在侧向通过道岔时具有较好的线路曲线方向跟随性;机车二系悬挂刚度、车钩最大受压自由转角对机车运行安全性具有明显影响;在满足现场车钩连挂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车钩最大受压自由转角,102型钩缓装置能够适应双机组合牵引2万t列车的安全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桥结构特点及桥址处施工条件,重庆鹅公岩轨道交通专用悬索桥边跨钢箱梁施工采用步履式顶推方案。根据顶推施工需要,在两边跨设置临时墩、导梁等临时设施。顶推过程中,通过控制顶推装置起顶力调整临时墩支撑反力,通过设置配重等措施保证主梁抗倾覆稳定性,通过增大梁底支撑面积保证钢箱梁腹板局部稳定性。经研究和实际施工验证,通过提高顶推装置同步性精度和选取适当的临时墩纵向刚度,可减小顶推过程中的水平力。为避免竖向反力过大,施工时需严格控制各顶推装置起顶力。  相似文献   

12.
新建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采用(100+216+100) m钢混刚构连续梁桥跨越楠溪江。该桥主跨采用钢混混合梁形式,中跨跨中82 m采用单箱双室钢箱梁,其余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混凝土梁;钢梁与混凝土梁之间通过4 m长的钢混结合段连接;刚臂墩采用矩形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混凝土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跨中钢箱梁部分采用工厂制造、桥面吊机整体吊装的方式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工期;采用“一端先永久连接,另一端精确配切合龙”的方法进行大尺寸、大质量钢箱梁的整孔吊装合龙,很好地解决了钢结构之间“硬合龙”的难题;将墩高较矮的主墩由刚臂墩替换为带支座的常规桥墩,减少了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更有利于结构的受力;相比于已在铁路箱形混合梁中较为成熟的有格室前后承压板式钢混结合段,本项目采用了带PBL连接件和剪力钉的有格室后承压板方案很好地实现了力的顺畅传递;体外预应力索的设置有效地减小了连续刚构桥后期徐变变形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DQP200t节段悬拼提梁机的设计与成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南昌市洪都大桥通航孔桥上部结构钢箱梁节段的情况,采用2台DQP200 t节段悬拼提梁机对称布置于桥中线上,并位于已架梁的端部共同进行抬吊330 t节段钢箱梁,把节段钢箱梁梁段逐一从驳船上提升至桥面后与已成桥进行对接。采用已成型的整机及其部分组成的一组典型的实物照片,翔实地介绍了DQP200 t节段悬拼提梁机的性能特点,包括结构、机械、电气、液压和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为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全长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槽形钢箱梁的结合梁结构。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及设备资源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将边跨77.9 m大节段吊装调整为对称悬臂拼装;将标准节段钢梁与桥面板先结合再吊装整节段调整为先吊装后结合,解决了吊机吊重问题;利用变幅吊机对桥面中板及部分超重拉索进行吊装;应用拉索导向装置解决了有限桥面宽度下拉索展索的施工困难。通过工艺优化调整,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同时有效缩短了斜拉桥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达到了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减轻列车轮轨横向动力作用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铁道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仿真分析系统,分析了机车车辆悬挂参数、结构参数及轨道结构参数对轮轨横向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轮轨横向动力作用的技术措施:(1)一系水平定位刚度(纵向和横向刚度)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较大,刚度值选取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在充分满足运动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刚度值;(2)二系水平(包括纵向和横向)刚度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不明显,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机车车辆的平稳性;(3)簧下质量对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影响较大,较小簧下质量,将使轮轨横向动力作用得到显著的降低;(4)较低的扣件横向刚度、扣件垂向刚度及道床横向刚度等参数值将有利于降低轮轨横向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俄罗斯可双层运输大吨位集装箱的平车及试验情况,概述了曲线上载重平车的横向稳定性和横向倾覆稳定性系数.  相似文献   

17.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设置与加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过程中,易因吊点布置不合理,主、副吊机配合失当等原因产生钢筋笼纵向变形过大,异型钢筋笼重心偏离等问题.在分析钢筋笼吊装相关问题的前提下,基于力学方法和弯矩平衡定律提出了一字型、T型和L型钢筋笼纵、横向吊点设置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筋笼的加固措施及吊装失败后的典型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连续梁体系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等刚度原则变换为跨径相同的等截面简支梁,根据连续T梁的施工工序进行纵向受力分析、配置预应力钢束,利用简支梁的施工工艺,达到建造连续梁的目的,解决了简支T梁桥面连续构件容易损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320t凹底平车凹底架落车大型专用吊具,确保了320t凹底平车的组装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跨400 m的樟树市赣江二桥工程,介绍支架施工技术在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对支架支撑反力进行了计算,并说明了标高控制措施;针对支架施工中桥面吊机行走过程中的工况,应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关键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形分析,解决了边跨桥面吊机行动过程中的力学问题,同时也及早为主跨采用同一桥面吊机进行悬拼法施工做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