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为前提,通过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城市的经验证据,分析了碳排放交易政策影响我国碳生产率的传导机制,以及影响此传导机制的因素。分析发现,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降低能源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提高碳生产率;城市的规模、产业结构、政府监管力度、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会使这种影响产生差异,为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和碳交易排放权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出行领域碳排放占比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是我国“双碳”工作重点领域之一。个人碳账户产品能够评估居民的减排贡献,并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引导居民选择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本文按照互联网平台、企业、政府、银行机构分类梳理了现有的个人碳账户产品,分析当前个人碳账户产品发展现状,同时梳理出当前存在的运营主体割裂、减排核算标准不统一、数据无法互通互认、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等方面的问题,为车企进一步参与个人碳账户减排场景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汽车行业是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下,制定适合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并引领汽车行业绿色发展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刻不容缓。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工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企业/组织层面、产品层面和项目/服务层面阐述了汽车行业碳排放核算范围与用途。提出了从生命周期角度开展我国汽车行业碳排放核算的工作方法与思路,指出了核算过程中有关核算边界确定、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评估以及清单结果计算中的关键要点。从碳排放核算标准建立、基础数据库建设、低碳产品标识制度完善等方面给出了汽车行业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的建议。建立并完善汽车行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不仅有利于摸清汽车企业的碳排放家底,帮助汽车企业识别碳排放关键环节,还可促进汽车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减碳,从而推动我国汽车、交通、能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白铸城 《公路》2022,(6):259-263
我国已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发展新阶段。结合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呈现高碳排放的特点,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已成为必然趋势,法律作为重要的规制手段可通过强制力实现各领域有效协同。结合“双碳”目标下交通运输领域的境内外背景,提出交通运输领域目前在立法层面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层面存在监管方法不全面、司法层面存在诉前程序、审判执行等缺乏进一步规制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在立法层面分3个阶段逐步推进;在执法层面针对碳排放采取统一监管标准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的原则,加强智慧交通监管模式,强化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在司法层面建立健全诉前程序、审判执行程序等程序性规范等建议,以期助力交通运输双碳目标如期达成。  相似文献   

5.
周显庆  贾大钊 《公路》2022,(4):271-275
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及雄安新区提出“构建总量控制、自由交易的碳积分(碳排放配额)管理机制”的政策背景下,通过总量控制、公平分配、设立雄安新区居民绿色出行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步骤,提出了消耗碳币与奖励碳币相结合的雄安新区居民绿色出行碳排放交易机制。其意义在于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立,发挥市场经济手段,灵活制定政策,使碳排放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鼓励雄安新区居民绿色出行,实现雄安新区“90/80”绿色交通出行目标,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气候[2011]260号文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推动运用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减碳是我国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交通领域碳排放和城市移动源污染现状,梳理了城市交通减碳若干路径及相关技术,着重就智能交通及相关技术赋能助力城市交通碳中和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交通减少碳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倡议。  相似文献   

8.
贾玉栋 《隧道建设》2006,26(4):97-99
研究、发展和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总体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建设和不断改进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网络货运平台作为道路货物运输信息化的重要产物,其应用是助力公路货运行业实现减碳降碳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对国内外多家网络货运企业减排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得到物流资源整合、新能源车辆替代、碳排放管理系统部署、企业管理减碳是公路货运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其中,物流资源整合、新能源车辆替代两种途径具备较大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开发潜力。目前,由于我国公路货运行业暂无统一的碳减排量计算方法,现阶段开发一套适用于CCER交易市场的方法学可作为CCER体系下网络货运平台减碳项目开发的良好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电算化的实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会计稽核的难度加大了,这对会计稽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稽核的现状,对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稽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正在通过制定一系列汽车相关的碳排放法规建立起汽车领域的“碳壁垒”,国内汽车碳排放管理体系正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汽车碳排放相关政策的现状,研究了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情况,并提出了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培育道路运输交易市场实施的若干模式的评价。认为:建立道路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培育,完善和规范道路运输交易市场,构建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交易行为的有序化和法制化;规范交易行为,明确管理要求;加快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市场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企业的债务重组业务,我国财政部不断修订完善债务重组准则。本文通过对债务重组收益会计处理的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的不同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当前中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表现形式,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对策,认为只有对企业的行为建立起一套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才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22,(14):26-27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中国于2020年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并承诺为全球碳中和做出贡献。作为碳排放关键行业,交通运输业承担着产业革新及碳中和的重大历史使命。罗兰贝格发布《中国汽车产业降碳白皮书》,基于对中国汽车产业碳中和现状,以及国际及国内领先汽车企业降碳脱碳的洞察,结合罗兰贝格脱碳降碳方法论、工具和经验的积累,分享汽车产业的脱碳降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加强会计监督,强化内部控制,对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资产的完整与安全,规范会计秩序,防范和化解风险,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明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剖析了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逐步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进一步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和完善也成为了乡镇财政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加强和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建议,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快碳中和长远布局。碳认证是碳中和发展的关键,将影响影响双碳目标达成结论等多个层级的碳中和建设环节,因此,汽车行业要需要快速建立和完善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碳认证制度。本文基于认证管理要求和创新认证的理念,从政府、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兼顾系统性、全面性和定制化特性,构建了“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认证体系”,将为政府、行业、企业、技术等多方面的碳排放信息传递提供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专用汽车》2015,(11):93-93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访美期间,双方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习近平表示,中国政府承诺将拿出200亿元人民币(约31亿美元)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并在2017年推出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碳排放交易系统,简称ETS,是建立在温室气体减排量基础上将排放权作为商品流通的交易市场。简而言之,就是温室气体将配额排放。  相似文献   

20.
交通领域碳排放对气候变化有较大影响,受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以及新能源利用率和“公转铁”使用率低等因素影响,交通领域碳排放仍将持续增加。为实现“双碳”目标,本文针对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从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科技赋能、理念更新等方面提出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举措,为交通领域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