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青藏铁路线安多至拉萨段铺架设备经由青藏公路运输上场的实践,介绍了大型铺架设备进行长途公路解体运输的总体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法,可供大型铁路铺架设备进场特别是不通铁路的地段施工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下穿既有铁路的站房深基坑施工往往是既有铁路大型客站改建工程的控制工程。宁波站站房及地铁基坑位于深厚软土地区,结合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经比选推荐采用铁路钢格构柱便桥上跨软土深基坑的设计方案,并对该便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在国内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该便桥方案是一种新型铁路便桥结构,对工程缩短工期、确保安全质量、节省工程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软土深基坑与铁路线路交叉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解决通航河道两岸交通,结合深茂铁路跨白沙水河钢便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阐述可通航钢便桥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所用的方法和设备,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了六四式铁路军用梁,较好地完成了大跨度可升降钢便桥的课题,同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特殊地质带来的难题。实践证明该钢便桥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维护工作量小,不失为一种兼顾通航的、优良的钢便桥设计与施工方案,对于类似工程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既有桥梁的改造施工中,常常需要修建临时便线,对便线便桥的墩台基础承载力虽要求不高,但有时天然地基仍然满足不了承载力的要求。长白线K124 km处铁路便桥墩台地基利用粉喷桩加固,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本文重点阐述了地基加固中粉喷桩的设计、施工及检测情况。  相似文献   

5.
依托甬舟公路孙家湾1号隧道与甬舟铁路牛皮岭下隧道并行段,通过数值计算,对三洞并行隧道中间铁路隧道先行情况下,公路隧道施工顺序、二衬施作时机及工法步距开展研究,并探究了公路隧道爆破对中间铁路隧道二衬的影响,对孙家湾1号隧道的安全净距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振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1)塑性区集中在开挖范围中下部及公路右线与铁路隧道中夹岩处,中间铁路隧道受公路隧道开挖扰动影响左右拱腰产生较大水平变形;(2)小净距三洞并行隧道中间铁路隧道先行,宜采用公路左线-公路右线的开挖顺序,铁路隧道二衬施作完后再施工公路隧道,采用CD法施工,并设置公路左右线步距为50 m;(3)对不同围岩级别、开挖进尺、工法的9种工况爆破施工对中间铁路隧道二衬影响进行探究,得出各工况下振速传播路径、最大部位、振速数值是否满足要求,并对爆破施工提出针对性意见;(4)Ⅳ级围岩、采用CD法施工,孙家湾1号隧道爆破施工极限安全净距为11.5 m,净距小于11.5 m时建议采用机械开挖。  相似文献   

6.
铁路项目火车运料运输计划的编制对材料运杂费有直接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工程造价。在设计院概(预)算编制部门,能够快速、准确的编制最优的火车运料运输计划对于提高设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铁路网邻接矩阵和运价矩阵,利用改进的Dijkstra定向搜索算法构建铁路项目火车运料运输计划智能搜索方法。经过某新建铁路项目验证,本智能搜索方法能够满足快速、准确的编制火车运料运输计划。  相似文献   

7.
在既有运输繁忙的铁路枢纽车站新建跨线旅客天桥,大型起重机械设备难以进场施工,图定运输垂直天窗无法满足跨线旅客天桥钢桁梁吊装等施工需要。为了保证工期,减少施工与运输的相互干扰,确保施工质量,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施工技术。结合山海关火车站跨线旅客天桥施工,对跨线钢桁梁顶推架设的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路与铁路空间交叉建设工程数量的增多,为保证公路建设中铁路线路正常运营,需建设下穿铁路框架式隧道或框架桥。为解决线路加固施工困难、破桩顶进施工质量和安全不易把控、施工时间滞后会延长线路慢行等关键问题,缓解运输和施工之间的矛盾,综合考虑铁路编组场运输组织尤为重要。以柳州市航二路延长线框架式隧道下穿柳南四、六场编组站工程为实例,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江边电站挖金沟2号贝雷梁便桥的设计施工实例,对以解决隧道弃碴运输为主的钢便桥的实用结构和力学验算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受现场场地制约和湍急河流条件的贝雷梁的索吊架设进行了重点介绍,对同类工程施工组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非洲地区铁路建设落后,经济发展对铁路需求增大,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铺轨施工较多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铺轨。传统吊车卸轨方式效率较低,占用机械台班费用较高。为提高钢轨的运输效率,节省吊车等设备的台班费用,结合现场的运输设备进行了车载卸轨装置的研究。通过设计合理的门架式受力结构、不同作业情况下的架设方式及搭载功率合适的电动葫芦,制造了一款便携式的车载卸轨装置。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钢轨的运输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因其较低的成本及简单的原理适合在人工铺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征稿简则     
1、栏目设置工程测量——铁路、公路及附属构筑物的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GPS测量等。航测遥感——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应用等。工程勘察——工程地质调绘,地质遥感,物探、原位测试,水文地质勘察,岩土试验,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及保护,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地质灾害评价等。线路/路基——铁路线路方案比选和方案研究;路基设计和边坡防护等。桥梁工程——桥梁设计、桥梁施工等。隧道/地下工程——隧道设计及施工;岩土体力学分析及评价等。轨道工程——轨道设计及施工等。铁路客站/地铁车站——铁路客站及地铁车站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2.
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具有传递速度快,处理成本低,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已在国外广泛使用,它取代了传统的用纸张票证单据的贸易结算方法。在国外各种运输行业中,铁路部门早在八十年代初率先应用EDI系统,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由于诸如运单、货票、提单等各种票据和文件无须人工填写,通过EDI系统便可完成数据交换和传递,大大便利了铁路与货主、铁路与公路以及其它运输、铁路与材料供应商、铁路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业已成为铁路与航空、公路等运输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大型临时设施包含材料场的设置,在概算编制中也作为部分材料运杂费的起运点.随着工厂化的发展,预制梁场、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构件厂、钢筋加工厂等临时设施的单独设置,材料场逐渐弱化了功能,常常作为小临工程分散设置,造成费用及材料运输方案与设计不匹配的现象.本文通过调研部分在建项目的材料场实施情况,总...  相似文献   

14.
上跨电化铁路利用辅助便桥吊车架梁方案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秦亿吨配套工程柳山线山海关机场路立交桥架梁 ,阐述上跨繁忙的京山线 ,并受诸多条件限制 ,在不影响正常电化行车的前提下 ,采用“辅助便桥、人工纵移、双机吊架”的方案架设 2 5m装配式后张预应力T型公路梁 ,其中重点阐述辅助便桥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15.
在铁路企业深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环境下,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利于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及招标时间,物资供应是EPC总承包模式下采购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项目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顺利实施的保障。以重载交通型电扶梯为例,介绍大型物资设备进场运输通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贾陈君 《铁道建筑》2012,(3):99-102
在铁路既有线提速扩能改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铁路区间施工便线过渡、站场施工过渡等情况,原则上应采用不中断铁路运输或对运输影响最小的过渡方案。本文结合2008年3月胶济客专潍坊至潍坊西区间线路过渡设计和施工,对拨接施工的内容、顺序及方法进行说明,为铁路设计人员对既有线施工过渡设计及拨接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岭隧道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笔者对此隧道出口平导施工机械配套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由于秦岭隧道的特殊情况,该平导的施工应分为两步,第一步为无轨运输,第二步改用有轨运输,并对这两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机械选配,通风和排水设备的选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铁路、公路、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之间差别的原因,为投标报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实施效果,按照破损类型对铁路沥青混凝土的病害进行分类,结合病害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铁路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准备、拌和与运输、摊铺与压实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利用渗水系数评价了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的防水效果,并指出研发适用于构筑物周围边角压实的专用设备是后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发展,路网密度增加,铁路选线不可避免会下穿高速公路、地方道路或厂房、民房等不可拆除的地表构筑物。当岩溶发育地区铁路采用隧道形式下穿通过既有构筑物时,可能会揭穿隧道范围内的溶腔或岩溶管道,造成充填物流失或松动,给地表构筑物带来潜在性危害,进而可能影响生产、生活安全。本文结合成贵铁路大方隧道建设情况,就岩溶地区隧道浅埋段下穿既有构筑物隧道施工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能够用于未来类似工程的相关理论依据,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既有构筑物结构安全的影响,确保既有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研究结论:(1)应采取措施避免隧道影响范围的溶腔或岩溶管道内充填物流失或松动;(2)需考虑隧道开挖振动及洞内变形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施工开挖方法;(3)加强与构筑物产权单位的协调沟通,确定构筑物防护要求,采取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构筑物安全;(4)本研究结论对岩溶地区类似工程条件下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