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汽车理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是指导汽车专业人员从事汽车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文章针对《汽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六个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助力车辆工程的新工科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3.
4.
5.
在目前教育部倡导的新工科理念下,对于汽车构造这种理论与实践要求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线上教学资源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文章从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方面结合学校实际阐述了建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平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汽车构造SPOC平台的建设思路: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自建的汽车构造课程与线上选择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相结合,打造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SPOC教学平台;教师根据汽车新技术发展,实时更新平台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以平台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可以满足新工科的培养要求,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辉  郑竹安  刘行  邹大庆 《时代汽车》2024,(6):74-76+9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加快了学生学习的节奏,怎样更加充分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使得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并彼此支撑是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机械原理》课程中四杆机构的教学内容为例,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曲柄存在条件加以讲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课堂从多媒体教室改成了专业机房,教师的个人讲授改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工程分析的观点自主探索课程中重难点问题,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以及用工程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8.
新工科的重要意义是应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能够支撑我国产业的创造性卓越工程人才.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的学生紧跟目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结合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本文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特点的研究,提出产出导向的赛教融合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方法,实践并总结了新工科背景下赛教融合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设计理念。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了体现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赛教融合为特征的知识结构与课程教学体系。三届就业评价与竞赛成绩表明,赛教融合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体系更能突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故赛教融合教育改革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于机械专业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为了有效将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培养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需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探究机械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方法,进而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协同育人水平,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多新工科背景下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增加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离不开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在新工科的背景,机械类专业的人才需要作出改变。《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此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一定缺陷,需要进行创新。本文就新工科背景下,将OBE作为导向,对机械类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本文研究是在新工科背景下,讨论了《汽车理论》课程教学现状,表现出教师教学理论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薄弱,意志力不坚定;实践条件限制大;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针对上述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与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科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以保障《汽车理论》教学成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