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概述波罗的海交易所诞生于美国弗吉尼亚,1744年在英国伦敦将最初的“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名称改为“弗吉尼亚和波罗的海”,经过250多年的风风雨雨,波罗的海交易所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国际性自律的航运市场,专业从事海运及船舶买卖。截止到目前,全球有600多家公司成为航交所的会员,有2000多名代表在交易所为主工作。波罗的海运价指数(Baltic Freight Index,简称BFI)由伦敦航运市场每天向世界公布。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数,由全球传统的12条主要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按照各自在航运市场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构成。它是随着波罗的海国际运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灰狗”在业界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了,这家年且100的美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行业典范和实力的代名词。在北美两个机动化程度极端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预计,要想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cc,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按照欧盟定义的级别,上升2℃已经意味着“危险”。为此,科学家们提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拯救地球”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相似文献   

5.
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资源配置枢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天津的优势所在。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成为资源配置的枢纽,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快天津“四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形成,促进天津以及整个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港口成为资源配置枢纽的趋势日益明显1、经济全球化使港口向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和生产的全球化,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6.
斯堪尼亚一年一度的“欧洲青年卡车驾驶员大赛”已经开赛,并在全球五大洲40个国家挑选世界级卡车驾驶员。已经成功举办二届的该赛事已成为一项世界盛事。对于载重车辆运输服务来说,驾驶员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显而易见,车辆和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人的做为是对道路安全起决定因素的。在运输行业,有关安全节能驾驶的培训项目正日益受到关注,良好的驾驶习惯有助于提高交通流量,在全  相似文献   

7.
徐萍 《综合运输》2006,(8):157-160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北美、欧盟的第三大经济区,目前,东北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日本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韩国是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的综合GDP已占世界的29%,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活跃,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韩国具备连接东北亚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韩国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建设“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的计划,其目标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物流、信息、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通过进一步建立开放、灵活的市场机制,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提高其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最终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2):37-39
目前,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特别是智能运输系统(ITS)把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地集成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将使交通运输产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成为世界交通行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低碳风暴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辉 《综合运输》2010,(1):55-58
目前,深受金融危机重创的航空业愈发感到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大力推进“低碳革命”和着力发展以“低碳”为核心的新能源技术,力图在全球相关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方面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和领跑者,新一轮“碳政治”的席卷全球似乎已经势不可免。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从航空运输业来看,“碳革命”就极有可能为整个经济圈带来历史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注定会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浪潮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冲向第一的中国造船中国造船随着技术含量、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际造船市场“锋芒”渐劲。根据世界上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核能、化工、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过去十几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并在规模、产品、技术、国际化等方面获得实质性突破,全球竞争力迅速提升;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迈入世界一流水平。在以装载机为代表的产品上,中国制造已经占据全球市场半数以上份额,"中国流派"已经形成。近年来,全球以及中国经济调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也出现下滑。挑战和压力之下,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新常态下,中国工程机械制造  相似文献   

12.
<正> 阿尔斯通(ALSLSTOM)是全球能源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领先的专业公司,在能源领域,公司致力于发电业务;在交通运输领域,业务集中在轨道交通和造船方面。前不久下水的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游轮“玛丽女王2号”就是由阿尔斯通建造的。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从总裁安南博格先生那里看到了一个致力于成为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合作伙伴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从诞生之日起,重型卡车就是全球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今天,重卡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江淮格尔发“百句叮咛”有奖征集活动,为每一个重卡司机和关心他们的人提供了一个倾诉和倾听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陆成云 《综合运输》2007,(4):41-42,59
<正>随着经济与贸易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围的扩展,民用航空已经从一种单纯的运输形式发展成为支持和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完善的重要支持力量,航空城建设也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外民用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国外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奥兰多、法国戴高乐、新加坡樟宜等著名航空城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新型的经济发展理念,航空城的建设与运营依托经济中心城市的航空枢纽机场及产业布局,以航空港航空运输服务为核心,集运输、物流、商贸、旅游、休闲、工业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从而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客车产业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渐繁荣。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和消费王国。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BUSWORLD ASIA)正是踩着这样的时代脉搏进入中国,不仅为中国客车工业学习海外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架设平台,更为中国客车制造业走向世界的构筑贸易桥梁。今天亚洲客车展已成为中国客车行业的盛会;成为“透视世界客车领域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永恒杀招成本低廉放眼世界造船新格局,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专家王文军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各个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推动世界造船工业发生转移的根本因素,除了经济大环境以外,低成本取代高成本是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许云 《综合运输》2000,(6):14-15
<正>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简称“长航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企业和国家首批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主要经营长江干线客货运输和干支直达、江海直达、沿海、近洋、远洋货物运输及长江海内外旅游、船舶修造、运输代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出口贸易等业务。长航集团作为国家级企业集团,面临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长航集团如何策划和实施企业的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现实急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07,(10):95-95
中国首推公共交通周计划,既是对全球范围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诉求的积极回应,更重要的,也是对城市本质属性的一次廓清,这正是建设部所表示的“城市应该是人的城市,而不是车的城市。”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才是无车日活动所蕴含的深远旨趣。无车日从来不只是一个日子,而更是一种理念。中国不仅需要推行无车日,更需要“世界无车日”本身所带来的公共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19.
港口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近20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世界贸易和运输系统新的经济、技术环境。而国际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运和港口实现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已有117个港口对外开放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有业务往来。可见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成为国际运输链和国际生产贸易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20.
《运输经理世界》2010,(15):I0012-I0014
2010年,中国以超过1000万辆的销量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后,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但是,这些数据和“成就”并没有给政府、汽车生产商和汽车运输企业们带来太多喜悦。越来越恶化的气候环境、面临枯竭的能源宣告了汽车已经构成了环境和能源的一大威胁,节能减排成为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