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柳州南站到达场至驼峰推峰作业时,常发生推峰机车在岔群区段收不上码,机车信号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经过分析,发现是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电路存在缺陷所致。通过改进电路,克服了缺陷,保证了推峰作业的安全和效率。为大站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电路的改进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铁路进行了3次较大的提速,列车最高时速由90 km/h提到了140 km/h.然而由于地面轨道电路制式、机车信号发码设备等因素,JT1型通用式机车信号主机也多次发生故障.经过分析处理分为:①主机盒输入熔断器频繁烧断;②机车运行中掉码(即主机时好时坏);③主机上电后不点灯;主机灵敏度不合格;⑤机车运行在电气化无码区段时,瞬间错误点黄灯;⑥维修不良故障.现将故障原因及简单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站内电码化电路的常用发码方式有2种:一种是"叠加"发码,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另一种是"预叠加"发码,"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在本区段发码的同时,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发码.这2种发码方式在电路设计上都能够满足列车运行的需要,但有时因设计只考虑到车站的通过进路发码,而忽略了平行进路的发码,使得发码电路的防护区范围过大,造成机车接收不到运行信息的情况,不但给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因素,而且严重制约了车站的作业效率.通过分析一起实际运用中电码化电路发生的故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机车连续接收运行信息,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蛟河电务段管内机车信号地面设备均采用微电子交流计数电码技术.由于部分元器件受气候、环境影响,特别是在主、副机交替发送电码时,机车接收的电码不规则,常出现掉码现象.  相似文献   

5.
移频机车信号已成为确保行车安全越来越不可缺少的设备.目前,对于检修不能进入机务段移频测试环线的库外机车,以及轨道车机信设备,所使用的便携式移频机车信号发送箱,不仅体积大、质量重,而且必须放置在测试环线上接通交流电源,给检修带来了极大困难,甚至无法检修.为此开发研制了带有内部可充电电池组的小型单片机移频信号发送仪.  相似文献   

6.
宝兰二线宝天段8信息移频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绿黄信号时,有时发生只显示1个黄灯或灭灯的信号降级显示.从实际监测及信号机点灯电路分析,如图1所示,一是因DJ↓,2DJ↑引发地面信号点1个黄灯,致使本应向机车发送LU码而改发HU码;二是因DJ、2DJ同时落下引发地面信号灭灯,向机车改发HU码,使原本应该显示绿黄的地面通过信号与机车信号显示不一致,给提速区段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7.
以JT1-CZ型机车为例,通过分析其信号记录器数据,对地面发码设备、机车运行与由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自身导致的机车信号运行不正常现象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以便提高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第六次提速调图后,机车交路的延长造成机车运行区段涉及到多种发码制式,机车信号的检测按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运输生产的需要.通过与研发单位共同探讨,选择了简易码序的方法,缩短了检测点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9.
站内移频主要应用于铁路车站内,它能保证站内正线电码化轨道电路连续不断地向机车发送所需的电码化信息,是机车信号系统的地面发送设备。近年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ZPW-2000移频技术因其卓越性能在铁路干线上得到了广泛应用,MPB-2000G型半自动闭塞区段车站电码化系统,是将ZPW-2000G制式推广应用在既有单线半自动闭塞车站的一种尝试,提高了传输性能和可靠性。针对站内电码化预发码技术的技术改进与调试,就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G的设备构成、施工及调试和常见的故障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某车站站内电码化类型为微电子交流计数设备,短列车或单机车(以下简称单机)按开放的进站信号进入带中岔股道停车,进入该股道第1个区段机车信号显示“半黄半红”灯,进入第2、3区段机车信号显示白灯,机车接收不到地面机车信号,象进入电码化盲区,出现机车信号掉白灯现象,使安全生产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机车信号测试环线安装在钢轨内侧轨腰,存在磁屏蔽、安装成本高、施工和维护困难等缺点,在分析了磁屏蔽产生的原因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综合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避免构成磁屏蔽的机车信号环线测试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钢轨上或者水泥地面上通过尼龙支架固定测试环线。实践证明,使用尼龙支架固定测试环线的安装方式效果良好、设计合理,能满足机车信号的正常检测,达到了优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1故障现象 主体化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测试运行转换开关,当误扳动或接反时,会造成机车在运行途中不上码。例如2007年5月15日韶山7C052机车牵引348次列车在宝鸡车站挂头后Ⅰ端不上码,机车申请救援并被复挂入库。经检查故障原因是测试运行转换开关扳至“测试”位,甩开了机务手柄控制电路,导致机车信号在运用中不上码。  相似文献   

13.
ZPW-2000闭环电码化检测系统是在ZPW-2000站内电码化系统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闭环检测功能。该系统由电码化发送设备、传输通道、电码化闭环检测设备等构成,可对站内电码化发码电路实现闭环检查,有条件时可纳入联锁,为机车信号提供可靠的地面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判断车站股道电码化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还没有实时监测及报警的专用设备。现场只是用万用表在机械室分线盘上进行测试,而且只能在列车运行到发码区段时,才能测出该区段的发码电压和频率。特别当列车正线通过时,占用发码的时间较短,测试非常困难。为此,特研制机车信号地面发码记录仪。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机车LKJ和CF卡的数据记录截图,快速查找机车信号地面设备发码故障,是当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结合故障案例,针对机车信号不良的查找方法和步骤谈谈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1研制背景及原因分析 1.过去机车信号发送信息输出功率不足,使用时将多股道测试环线进行串联后,再接人发送设备的输出,不能满足多股道测试环线的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17.
案例3进站错发码故障   1故障现象   2005年8月15日,在例行分析机车运行曲线时发现,由丰润站Ⅲ道开往银城铺站的部分X行列车,接收码型存在乱码,机车信号有乱变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部分列车由丰润站XⅢ出发开往银城铺站时,接收的电码先为LU码后为L码,之后又变为LU码,或先接收L码,后又变为LU码.丰润站与银城铺站之间区间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铁路无线便携智能机车信号测试仪系统,采用WiFi无线网络控制技术,实现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功能指标检测和地面环线发码检测,利用USB接口进行记录信息转储、测试报表生成,利用RFID卡技术实现设备管理,方便铁路一线技术维护人员的测试和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经上级批准,沈丹乙线本溪站至63 km线路所间的机车信号地面设备,由老式机械发码改为微电子交流计数发码.既有线路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本溪站下行乙线进站XB(65.574 km)距63 km线路所上行通过信号机S(63.421 km)的距离为2 153 m,在二者中间有一有人看守道口(64.054 km),中间共有4个区段,见图1.  相似文献   

20.
柳州南站到达场北端岔群是连接柳南到达场和驼峰二推峰线的线路。所有到达车辆必须由推峰机车推送,经过该岔群至驼峰,完成车辆的解体和编组作业。到达场北端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设备,自开通以来,推峰机车到达岔群区段时,常发生机车收不上码,无机车信号显示的现象,干扰了推峰作业,影响驼峰解编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