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吉英 《重型汽车》2011,(4):47-48
斯太尔系列汽车润滑部位较多,润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耐久性和使用可靠性。本文结合该车润滑系统的特点和本公司对该车提出60万km不大修的要求,介绍其润滑系统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2.
张鹏辉 《汽车维修》2004,(12):55-56
众所周知,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减摩、冲洗、冷却、密封和防锈,因而如果不按正确的方法使用与维护,将会给汽车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发动机报废或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将结合WD615系列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介绍其润滑系统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3.
<正>柴油机机油滤清器主要是将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进行过滤,滤掉其中的机械杂质和胶质,确保机油的洁净。现代柴油机一般采用一次性整体式的机油滤清器,它串联在机油泵与润滑系主油道之间,为全流式滤清器。纸质滤芯与壳体做成一体,不可分解。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好柴油机机油滤清器,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对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使用维护角度,阐述了移动电站用内燃机润滑系统的使用维护要点,以及机油性能的检验方法、供移动电站的管理使用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程机械在新疆沙漠地区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考虑到新疆沙漠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工程机械的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润滑与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及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TEREX33-07型矿用汽车集中润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汽车维修》2004,(7):48-50
TEREX33-07型40吨级矿用自卸汽车,安装了德国福乌(VOGEL)集中润滑系统,该系统专为在环境恶劣、颠簸道路上运行的载货车辆和工程机械而设计,可自动定时、定量、定点地提供润滑。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有效延长需润滑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节约润滑油脂:提高车辆利用率;大幅度降低维修及保养费用。集中润滑系统目前应用已十分广泛,大部分重型矿用汽车和工程机械均可选装该润滑系统。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新技术,充分发挥它的先进性,本文主要介绍TEREX33—07型汽车集中润滑系统的原理和构成,并就如何正确使用与维护该系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V型多缸柴油机,搭建了润滑系统压力测试平台,测试了机油温度40~115℃范围内,发动机转速800~2200 r/m in范围内,润滑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机油压力、发动机阻力矩和机械损失功率,研究了机油温度对发动机润滑系统性能和机械损失的影响规律,并对极限工况下的润滑特性作出预估.结果表明:各转速下,随着机油温度的升高,润滑系统各关键节点的机油压力均降低,各关键节点间的机油压力损失也随机油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关键节点中机油散热器的流阻和其随温度的变化率均最大;右排主油道压降大于左排主油道压降,二者差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和阻力矩均随着机油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温度区间内发动机阻力矩的变化率随发动机转速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已广泛应用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如梅塞德斯一奔驰、沃尔沃等相关车型在此年代已将底盘集中润系统作为标准配置。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以浙江三浪车辆部件有限公司KFU系列润滑系统为例,国内底盘集中润滑产品研发生产解决了国外润滑系统价格昂贵、售后技术支持力度薄弱等问题。2002年,浙江三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共同起草的行业标准“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技术要求QC/T696—2002”在底盘润滑行业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底盘集中润滑系统成为建设部推广应用技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约有89%的大型城市客车已安装了底盘集中润滑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客车转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关零部件的摩擦、振动、冲击以及自然的侵蚀,会使它的技术性能逐渐变坏,因此,必须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工作。通过维护,可以减轻机件磨损,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还可减少燃油和其它材料的消耗,降低运输成本,保障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1转向系统各级维护的作业范围日常维护。日常维护以润滑、紧固为中心。保持转向系统有良好的技术状况,确保在日常行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重型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组成、原理以及优缺点,阐述了集中润滑在实际应用中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10):1163-1170
阐述我国隧道施工机械化的现状。指出: 1)我国缺乏专门研究和制造隧道施工机械的企业; 2)隧道施工机械化的水平参差不齐; 3)由于客观原因一些大型施工机械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弃之不用; 4)遇到施工难题没有可以选择的施工机械可以利用,制约了隧道施工机械化的发展。在一般围岩条件下,我国重点隧道的施工机械化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但在不良围岩条件下,机械化的差距特别突出,与预支护技术相适应的施工机械的研制和开发必须提到日程上来。重点介绍了日本的几种施工机械: 1)与围岩补强或预支护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如长钢管超前支护专用钻注一体机及搭载在台架上的液压凿岩机、控制拱脚下沉的弯曲钻机; 2)提高施工效率的施工机械,如钻孔机械(多臂钻孔台车、排钻)、喷射机械(双机械手干喷,大容量、低粉尘的新型喷射系统,长臂喷射机); 3)单跨、双跨、三跨仰拱栈桥; 4)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综合能力的集约化施工机械,如多臂TWS(隧道机组工作站Tunnel Work Station)、移动式大功率通风除尘机。指出提高隧道施工机械化的程度,大幅度缩短单项作业的时间,发挥综合机械化的威力,确保快速施工和工程质量是当务之急,机械化或工厂化施工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TBM法和盾构法在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工厂化施工的情况下,矿山法隧道也应该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何毅 《隧道建设》2016,36(9):1085-1094
南昌红谷隧道过江段采用沉管法施工,隧址位于赣江中游,流速和水位落差大。为解决两岸大型围堰填筑、异地双干坞管节预制、复杂河道水文条件下管节浮运、对接以及管节基础处理效果检测等方面存在的施工难题,采用“充砂长管袋+塑性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的组合结构与堰内基坑钢管堵头桩“干割除”方法,实现围堰快速施工和防渗抗洪的要求;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养护、温控技术以及管节预制关键设备选型和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确保管节制作的质量和速度;采用江河中大流速下管节浮运的专用装置、合理的管节拖轮浮运船舶编队方法和多功能GPS-RTK综合监测系统,确保超长距离管节浮运安全;采用可视化监测、水下探摸和管节接头水密控制技术,实现高水差下管节准确对接;采用冲击映像法和潜水员探摸相结合的方法,对沉管基础灌砂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综合评价。实践表明,红谷隧道施工形成的一系列新工艺与新技术,能有效解决施工中的难题、降低安全质量风险、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并对今后的沉管隧道工程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油供系统的重要部件,针对地下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使用维护以保证喷油泵正常工作的几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良好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对于保障发动机可靠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润滑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介绍了在润滑系统中各部件、关键润滑部位以及润滑油路中流动状况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对经验设计法、网络法和外部特性法等3种润滑系统设计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预制桥梁中盖梁重量较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具有轻质高强特点的UHPC可为盖梁轻量化提供解决方案。设计三种采用UHPC的薄壁盖梁,对比断面形式、材料指标及预应力体系;分批次开展结构试验,测试不同缩尺比下的全过程受力状态,分析构件抗裂性、承载力及变形等;比较不同UHPC材料、模板、振捣及养护方法对试件质量的影响。经过研究,UHPC薄壁盖梁设计方案可减轻原结构重量40%以上;UHPC盖梁受力可靠、抗裂性好、变形能力强;UHPC构件生产需严控浇筑过程。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了经济有效地处理沥青路面的病害,探讨了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路面病害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而造成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路面可能出现的病害种类,在病害出现之前的合适时机,采用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是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使用寿命和节约周期费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含油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足尺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由于防腐油脂的浸润和润滑作用对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内缩量产生的影响,为含油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机械设备中常用的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液压油和某些特种油的特性、牌号、分类和使用范围,以及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19.
马宏建 《隧道建设》2012,32(5):690-695
紧邻既有运营铁路线施工超大体量隧道明挖基坑风险大,难度高。为了研究和总结紧邻运营铁路线超大体量隧道基坑施工技术,以京石客专石家庄六线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铁路运营线旁超大深基坑围护结构桩锚体系以及基坑开挖采取的针对性工艺、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并提出汛期专项措施和系统的监控措施。实践证明,通过采取优化工艺、优选设备和加强监控,可控制风险。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