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占比高,对高速公路行车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巨大威胁。高速公路设置的诱导装置功能单一,诱导作用不强。基于上述现状,研发一种可实现高速公路拥堵路段车流密度提示、交通事故报警和事故路段交通诱导功能的新型智能光电轮廓标。结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疏导理论,对道路拥堵或事故状态下的车流密度与事故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并结合高速公路道路服务水平,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车辆进行闪烁报警,有效降低高速公路二次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赵鑫 《交通标准化》2013,(13):21-23
从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事故预防入手,针对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变道、违法停车这两种主要的危险行车事件实施监控与预警,并按照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标准,对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监控预警系统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安装危险行车事件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同时有助于事故的快速解决与执法监管。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高速公路超速现象的发生,达到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针对高速公路超速违规进行全过程管理预警系统设计,包括速度检测、信息分析、预警发布、事后处理等环节,并详细论述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为预防高速公路超速现象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公路追尾交通事故频发,由于通过预警可以有效减少高速公路追尾交通事故,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行车安全距离的预警方法.通过对高速公路行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高速公路最小行车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并基于最小行车安全距离对预警系统进行了设计.预警系统采用ZigBee技术进行各节点的通信,并根据CC2430芯片中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对两车距离进行了计算.该预警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高速公路的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交通事故伤事故类型及伤害特点等方面不同及同在联系,为减少事故发生率与提高抢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山东交通急救中心和山东省交通医院救治的交通事故伤患者754例,分为高速组与普通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滞留现场时间无显著差异,事故类型、伤情特点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高速组的事故类型以单车事故和追尾相撞为主,伤情呈三多三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隧道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尤其"二次事故"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及人员伤亡。主要介绍运用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采用多普勒雷达、视频检测、交通事件识别等技术手段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备联动运行方案,对交通事件进行抓取、预判、报警、预案实施等一系列智能化响应,实现对交通事件的有效预测,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进一步保障隧道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性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及防范对策,对浙江省10条高速公路隧道进行了调研,收集交通事故599次,抛锚5 280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形态分布、交通事故的车型构成与原因以及隧道百万车公里交通事故率等.研究了交通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追尾、火灾、翻车、撞壁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交通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追尾事故率与隧道交通量关系的拟合公式以及隧道交通事故的防范措施,为进一步研究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避免特大、重大等恶性交通事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高速公路总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加,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绝对值很高。本专题研究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探究了追尾事故的发生机理和产生原因,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地预防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新技术、新装备,提出了预防高速公路追尾事故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识别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程度(TAIDME)的相关因素,本文构建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耦合度模型(RFNB-CDM)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处理2016—2020年云南省1760起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数据,综合考量后,将涉及事故信息、道路信息、肇事机动车辆信息及驾驶人信息等4类18个相关因素作为初始特征进行研究,使用RF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得到各因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TASME)的重要性排序;其次,将新特征输入 NB 模型,对TAIDME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为改进原有模型不能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刻画的缺点,本文引入耦合度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RFNB模型相较于RF和NB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分类性能分别提升5.56%和14.79%。其中,追尾碰撞、18:00-次日 6:00、事故车辆数2辆、下坡段、夜间无路灯照明、货运、大中型货车和直行匀速这8类因素存在时更易加重TAIDME,追尾碰撞和直行匀速这两类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最易导致重大伤害事故; 道路表面干燥、路侧金属防护和中央绿化带隔离这3类因素存在时可降低TAIDME,路侧金属防护和中央绿化带隔离这两类因素发生耦合作用时TAIDME最低。研究结论可为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及降低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程度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迅速增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分析高速公路事故频发的诱因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ICFCM算法,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因素进行聚类研究,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影响程度等级归类,为有效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量、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高速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和高速公路运营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剖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理以及各类因素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收集曲靖市境内沪昆高速段2017—2019年的1 939起交通事故进行研究。以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筛选出人、车、路、环境4个大类下的与事故严重程度相关的19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用数据融合法基于树增广型贝叶斯网络构建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量化各因素间的影响关系,经特征筛选找出关键致因,并结合案例进行推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致因依次为天气情况、视距情况、路面情况等。模型对高速公路事故严重程度预测准确率可达84.27%,高于传统贝叶斯方法,模型有效性验证良好。针对事故主要致因提出改进建议,可为交管部门提供准确事故信息辅助决策,加快事故响应速度,提高事故应急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交通流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压力持续增大,形势严峻,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和探究的关键性问题。以我国某地区2006~2013年2000起高速公路事故数据为基础,采用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识别模型,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但对事故形成原因研究较少。依据某省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TIMS)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出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自身的线形因素。高速公路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类型按事故主体可分为车车碰撞类、车路碰撞类和车辆自身类。建立3个交通事故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事故主要致因和次要致因,明确道路线形指标变化对交通事故数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疲劳驾驶事故中驾驶人特征、事故时段分布及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研究了疲劳驾驶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和驾驶人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驾驶预防对策。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下男驾驶人、3年以下驾龄和10年左右驾龄的驾驶人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群体;2:00~6:00与15:00~16:00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时段;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远高于普通公路;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生理节律、驾驶人因素等。通过保证驾驶人有充足的睡眠与短暂休息,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及使用疲劳预警装置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疲劳的产生,减少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高速公路车辆追尾和连环追尾等事故,本文研究了车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公路预警与避险模型.本文利用车联网系统,将交通事故快速预报给后方车辆,并实时分析路面车辆信息,帮助后方车辆及时做出合理应急方案和应急措施.试验证明,跟车预警模型能够及时提醒驾驶人员避免追尾,在无法避免正面碰撞时,应急避险模型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做出有效判断,成功进行避险,避免连环追尾事故发生.公路试验中第3车减少制动距离9.2 m,第4车减少制动距离21.4 m,较大地缩减事故后续车辆行车制动距离,能够在密集的行车路段,有效降低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全国共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14583起,死亡1968人,受伤21454人,经济损失1.7亿多元人民币。与前两年相比,事故增幅和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尤其是今年7至9月份,仅湖北、安徽、海南高速公路即连续发生3起死亡10人以上特大恶性交通事故。为贯彻落实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高速公路创建平安大道工作。努力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别是恶劣天气条件下多车相撞事故,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就加强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高速公路相比,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分析现阶段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的原因,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视觉和气候等方面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探讨减少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具体措施,以达到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高速公路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国内多条八车道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收集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的事故率、事故形态、车道分布特性,并对比分析扩建前后的安全水平变化。以典型事故多发路段为切入点,从道路线形设计方面查找诱导事故多发的原因,最后为多车道高速公路的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具有行驶速度高,通行能力大等特点,由于高速公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交通事故大为减少,其事故率只有一般公路的1/3~1/4,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快,一旦发生事故,其严重性增大,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是一般公路的两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伤人数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不久,驾驶员对高速公路不熟悉、不适应,也和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落后有关。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事故,其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所以,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