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准确了解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状况,文章系统考虑人、设备、环境、管理以及工程等影响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因素,建立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建立安全性评判模型,评价施工安全等级;最后利用反馈回的数据对施工现场安全性进行评价,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同时表明熵权法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用于单一评价对象的权重计算。  相似文献   

2.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围岩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塌方现象。需要对浅埋偏压隧道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以某工程实例为背景,建立隧道开挖施工有限元模型,介绍了隧道施工工艺对围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武广客运专线狮公岩二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该隧道埋深浅、偏压显著、围岩软弱破碎、受降雨影响大、隧道断面大、施工变形大且控制困难等特点,在对浅埋段及显著偏压段隧道进行施工效应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系列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以V级软弱围岩杏花村偏压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偏压隧道进行开挖数值模拟,研究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中微台阶法与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的不同效果。结合杏花村三车道隧道施工实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FLAC3D准确模拟软弱围岩浅埋偏压隧道开挖,结果表明:在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中,偏压侧位移较大,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在偏压侧设置挡土墙或加厚衬砌厚度的措施。通过对数值模拟中围岩应力状态、衬砌结构内力的比较,综合考虑后采取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大断面偏压隧道开挖,有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判定运营期高速公路道路安全水平,找出影响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笔者提出DEMATEL-ISM和物元可拓的组合评价模型。首先,基于道路因素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法和敏感性分析相结合来筛选指标,建立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综合指标体系。采用DEMATEL-ISM法分析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构建多级层次结构模型,从而了解各指标间的内部影响程度,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计算出指标的初始权重;再与熵权法所求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赋权。最后通过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关联度计算,得出各指标及整体的安全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平曲线半径、雨雪等恶劣天气、车速、交通饱和度及纵坡度是影响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的关键因素;利用模型对河南省某高速的3个不同路段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路段1与路段3安全性较高,路段2安全性一般,其评价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说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分析,建立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形成组合权重,将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模糊建筑工程安全评价模型,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进行评价。评定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等级,找出主要因素指标,提出安全管理意见。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有利于促进建筑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史寒冬 《交通标准化》2012,(10):109-111
利用平面数值模拟方法,以某浅埋偏压的公路隧道施工为背景,对隧道左右洞开挖顺序进行施工数值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找到两种开挖方式在整个开挖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破坏的施工步骤,得出浅埋偏压隧道先开挖深埋侧可避免出现较危险的施工状态这一结论,对研究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主要采用隧规计算方法,而对于左右洞隧道洞门不在同一里程,一侧需要开挖路基边坡,使隧道从自然放坡状态转为邻路基变坡状态的工况,隧规不适用于计算其围岩压力. 依托安徽某高速公路,运用极限平衡原理推导了邻路基变坡条件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解析解. 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变坡的存在,深埋侧修正算法计算竖向围岩压力小于规范法,相对误差为15.98%,水平围岩压力保持不变;浅埋侧修正算法计算竖向围岩压力及水平压力均小于规范法,其竖向压力相对误差为24.93%,水平压力相对误差为5.50%,变坡的存在对浅埋侧影响较大;对比围岩竖向及水平偏压率,有变坡围岩偏压率更大;围岩位移、应力及等效应力,有变坡约为无变坡的1~5倍,围岩及结构更加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杭金衢高速公路某连拱隧道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符合要求,结合该隧道的施工过程,重点论述假拟洞门法在小半径曲线浅埋偏压隧道中的具体运用,说明"假拟洞门"法适用于小半径曲线上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门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富地表水条件下浅埋偏压暗挖隧道的特点,明确隧道施工期间风险源,建立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江门隧道富地表水条件下浅埋偏压段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以簸箕岭隧道施工为背景,着重阐述了采用浅埋地表注浆加固处理、超前管棚支护、单侧壁导坑开挖等施工技术进行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控制浅埋偏压隧道洞口地表及拱顶下沉、山体偏压对隧道造成的偏移等效果十分显著,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洞口段围岩稳定性是隧道施工应控制的关键部位之一,对其稳定性及其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为小净距偏压隧道施工安全提供理论保障。通过采用超前管棚与超前小导管综合治理的方法,确保了所依托铜万高速狮子垴二号隧道的施工安全性,说明了该治理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张家山隧道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施工工艺,进行地表处理.开挖支护,选择何种进洞方案,是决定施工安全和整条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重庆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张家山隧道出口部分处于严重浅埋偏压段,重点讨论了地表注浆预加固和单侧预切槽镶嵌拱架式进洞的分部开挖法.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有关工程实例,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浅埋地形偏压覆土厚度,对不同坡度情况下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受力及围岩屈服破坏等进行施工步骤优化研究,可有效防止由于地形偏压而产生的结构偏压受力的不利情况,实现连拱隧道工程的优化施工.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估忽略了不同施工阶段评估指标的变化情况,本文提出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估方法研究。选取REVIT软件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征,确定BIM建模标准,构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模型,选取施工安全评估指标,基于博弈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估指标的常权权重,采用变权综合法,动态修正常权权重,获得评估指标的变权权重,构造施工安全综合评估方程,确定施工安全评估等级,从而实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评估。通过实验获得的施工安全评估结果与实验项目实际情况相符,证明提出方法具备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张志刚  姜岩  胡金平 《北方交通》2012,(12):107-109
以在建大跨、浅埋偏压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具体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地层结构的有限单元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中隔墙进行受力状态分析,提出了该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中隔墙的合理厚度,研究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郝家里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郝家里隧道浅埋偏压进洞施工经验,总结了特殊地形条件下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采用洞顶地表注浆加固及沟壁围岩导管注浆加固、局部施作反压墙、减小进洞施工断面、优化爆破设计的综合方案,施工效果良好,可给予类似工程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漳州至永安高速公路大隔尖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深跨比下浅埋偏压隧道地表变形规律。研究发现,浅埋偏压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范围大小与隧道埋深成反比,隧道埋深越大,隧道开挖对地表影响越小。当单线和双线隧道深跨比分别为3.1和2.7时,隧道正上方地表已经几乎不受隧道开挖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于浅埋偏压隧道而言,埋深越浅,越应重视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可以通过在地表一定范围内注浆来减小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由于浅埋偏压公路隧道建设工程的修建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超前大管棚支护应力在该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质量问题是业界普遍关注的。本文为提升超前大管棚支护在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效能,通过现场施工情况勘察和数理分析,提出了浅埋偏压公路隧道中超前大管棚支护应力的问题解决方案,借此实现超前大管棚支护在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更大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多变,线路展线困难,洞口浅埋偏压、冲沟、降水等不利因素制约着高速公路隧道进洞施工。隧道进洞施工安全和洞口稳定是隧道安全施工的有利保障。结合株岭隧道右线进口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研究制定了明挖暗进和盖挖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