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的无筋式预应力路面,用永久夹埋在路面板中的组合装置对路面板施加预应力;用埋在路基中的桩与部分路面板结合提供反应;用约束防止板的拱起破坏;用与组合装置连通的液压蓄压器控制板的预应力量。  相似文献   

2.
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接缝少、不易出现病害和设计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降低造价、连续施工,提出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概念。通过对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设计参数的研究,提出了预应力值大小计算方法、斜向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法及U型板的设计方法,并针对试验路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等参数单元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应力,提出了更符合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作状况的板底摩阻力的迭代处理模型,建立了纵向预应力等效模型和沿预应力筋线的摩阻力的计算模型,确定了预应力路面温度应力的处理方法,引入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应力计算方法。通过考题验证,该分析方法和程序不论是荷载应力、位移的计算,还是温度应力的计算,都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斜向施加预应力路面的受力特性,通过理论推导由斜向预应力产生的路面板内压应力计算公式,预应力筋的直径、布设角度和间距是影响板内应力的主要因素。建立力学模型,模拟分析预应力筋作用位置、布设间距和角度以及直径大小对路面板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锚固区和板角部分区域出现拉应力,但混凝土不会出现开裂;预应力筋布置在1/2板厚偏下是合理的,此时板底压应力大于板顶部,路面板产生负弯矩;预应力布设角度建议范围为25°~45°;考虑到经济性和预应力筋张拉空间,建议预应力筋布设间距最小为0.5 m,预应力筋的布设间距也不能过大,过大易造成路面板应力分布不均匀;可通过调整预应力筋的直径,以得到合理的布设角度和间距。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的混凝土路面的发展与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世界各国有预应力路面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主要就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发展,优、缺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类型、材料要求、设计方法、路基约束、费用及其未来的进一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实际上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安放斜向的预应力筋,从而使路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产生充足的预应力,以此确保在不使用混凝土伸缩缝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混凝土路面的裂缝。主要从施工准备、立模、滑动层铺设、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拌合、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养护、张拉预应力筋等方面对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采用该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无缝混凝土路面,改善路面质量,提高交通运输的舒适度,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斜向和垂直布筋的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对路面施加预应力.分别得出了斜向布筋和垂直布筋的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这两种结果的对比得出:斜向布筋有效地减小了板体底面的起伏变化,使板体整体平整性较好,荷载影响范围小.这些研究成果为日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在国内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加速中国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8.
方晓睿 《国外公路》1994,14(2):27-31
路面弯沉常用来无破损评价路面结构状态,根据路面弯沉反算的回弹模量用来表征路面结构层特性,目前各种反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多取决于分析者个人的经验和输入参数的合理性,常常不一致。为使无破损评价更趋实用,本文建立了知识库系统-路面结构评价系统,该系统能提供合理的路面结构层模量估算值,特别是在数学反算方法无法求出合理结果时尤为实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研究了柔性路面结构路表弯沉,路基顶面弯沉及其路基顶面压应变对路面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咱面设计指标的新观点,路表弯沉受各个参数的影响较大,不能明确反映路基路面结构的工作状态。计算表明弯沉控制和应力或应变控制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路面设计应该重视路基顶面的压应变分析。高等级半刚性路面下,路基应变较小,传递工作区较浅,因此,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稳定性上。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分析通常采用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考虑到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特点,采用板底摩阻力的迭代处理模型和多向影射无界元,提出用有限元-无界元耦合的方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分析模型是正确的,新计算方法具有结点数目少、精度高、便于网格自动形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及延性的主要因素;预应力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工资地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减小;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增大;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位移延性比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进行研究,提出设计准则,并根据中国国情及交通状况,提出有关预应力路面板厚、预应力值大小、纵向预应力筋配置等的设计程序;介绍了为减小预应力损失、防止局部受压破坏以及为减小板底摩擦而采取的一些措施;讨论了路用材料的选择,并介绍了预应力试验路有设计。测试及使用结果设计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UPPC梁桥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影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UPPC)梁桥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主要因素,并简要评述了国内外现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与公式。在分析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实用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和规范公式计算值对比分析,表明实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竖向预应力扩散影响的箱梁腹板预压应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刘钊  李鹏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2):54-57
竖向预应力筋对箱梁腹板产生的竖向压应力计算,关系到腹板主拉应力计算和抗裂问题,现行桥梁设计规范有关预压应力的计算公式没有考虑预应力在锚下的扩散。本文从弹性理论的解析解出发,讨论竖向预应力下考虑应力扩散的箱梁腹板压应力计算问题,最后给出竖向预应力筋合理间距和扩散角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温度场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根据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不考虑温度沿板厚非线性分布给温度翘曲应力计算带来的误差;推演了由非线性分布所产生的温度内应力的计算式;提出了考虑温度内应力对温度应力影响的内应力修正系数;最后,根据简便实用的原则,将温度梯度的板修正系数、翘曲应力系数和内应力修正系数合并为一个系数-温度应力系数,燕同时给出了温度应力系数表和回归显式,使考虑温度非线性分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的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玄武岩纤维筋的特性分析、比较及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配筋计算分析,探讨了玄武岩纤维筋的不同直径和配筋率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宽度、间距及筋材应力的影响规律,并与钢筋进行比较,得出了玄武岩纤维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应用的技术建议,对开展此项路面的设计应用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重复荷载作用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综合配筋指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对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综合配筋指标,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对受压区混凝土应力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两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正藿面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结合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对元粘结预应力路面的受力情况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作了详尽的分析。讨论了混凝土弹性模量、线胀缩系数、板底摩擦系数、地基回弹模量、温度梯度等一系列因素对路面应力的影响。分析计算所得的图表和结论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19.
全厚式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面各层间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性能.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全厚式沥青路面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并采用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以及土基顶压应变3大指标分析其对路面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全厚式路面来说,基层与底基层之间保持连续比面层与基层之间保持连续更为重要.根据路表弯沉计算最大路面寿命,若沥青稳定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是不连续的,则其路面寿命由沥青层底拉应变决定;反之,路面寿命则由土基顶压应变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75.9m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测试,探讨无粘结预应力筋束的张拉工艺,获得了计算摩阴损失的有关参数,发现长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张产中存在粘滞现象,并相应提出了长无粘结预应力筋束在张拉测试中应重视的问题,可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