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分析我国公交的发展,指出在我国发展公交的道路上缺乏对公交通行能力这一重要指标的思考,提出研究公交通行能力来解决我国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公交(包括公交车辆和公交乘客)通行能力模型。然后以北京中关村大街的公交专用道为实例,从公交通行能力方面分析该段道路公交车拥堵、混乱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比高速公路通行能力计算中的大型车换算系数与交通量计算中的大型车换算系数不同以及所造成的差异,并推荐了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针对以往高速公路中车辆分类以车辆轴距为标准,造成的车型偏多,分类重心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提出了以车辆运行特性为首要分类标准,结合考虑车辆结构特征和轴距出现频率的分类方法,将高速公路中运行的车辆分为微型车,小客车、大中型车和不定型车四种。通过广佛高速公路中的车辆在新,旧分类情况下所进行的各车型运行特性对比,以及各地区实测数据的验证,认为新的车辆分类为通行能力研究后斯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对比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和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对高速公路相同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流率等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再次探讨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路边停车对路段延误及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路边停车的实际情况,对车辆驶入驶出泊位造成的车流延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车辆驶入泊位造成的延误模型;同时还对实施路边停车后影响通行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不同的道路组织情况下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为评价路段服务水平、实施路边停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信号交叉口间非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可插间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信号交叉口的秩序好坏.决定于主路交通流的可插间隙的分布与尺度是否适合于次路的交通需求。其含义在于:其一.主路可插间隙的尺度是否满足非信号交叉口处主路转向和次路的交通需求其二.主路可插间隙的间隔是否超过驾驶员的心理待车时间极限。本文的研究表明,信号交叉口间的非信号交叉口处主路的可插间隙尺度及分布与其相邻的信号交叉口控制参数密切相关.遵循某种周期规律,是可控的。优化相邻信号交叉口的控制参数,可以使非信号交叉口的可插间隙的尺度和分布得到优化.相应地获得通行能力最大、延误最小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刚性道面接缝传荷能力的疲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室内环道试验测定了各类接缝在外荷重复作用下的接缝传荷能力,又由统计分析建立了7类接缝传荷能力的疲劳衰减规律,该疲劳规律可与现行机场道面设计规范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道路线形质量提供检核依据,在定义了特殊路段的基础上,根据车辆运行的特征,利用流量与车速的关系建立了特殊路段实际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将道路按照"平纵线形+结构物类型"的原则进行分段,通过实测代表断面的车速与交通组成计算了不同路段的实际通行能力,并根据交通组成将其标准化,得出了特殊路段线形与标准通行能力的预测模型。以相邻路段标准通行能力的差△C作为路段线形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并根据其与运行车速差的关系得到了线形安全等级划分的临界标准。结果表明:在隧道与弯坡段,使用标准通行能力指标评价线形安全性比使用运行车速指标的结果与事故的相关度更高,可弥补传统运行车速评价模型不能考虑道路类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就现有的路段通行能力修正方法进行比较,对混合车流条件下影响路段通行能力的各因素进行了评析和指标的提取,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定权聚类的理论,得到了一种适合于各类路段通行能力分析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