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地铁列车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与传统有人驾驶系统相比,实现了全自动化、无人干预的列车运行模式。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介绍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与常规地铁车辆的区别,并提出了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难点,为地铁列车实施全自动无人驾驶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铁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应用对地铁车地无线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南京地铁7号线是南京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采用自动驾驶的最高等级(GoA4)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行,对车地无线通信的性能要求较高。为保障车地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南京地铁7号线采用LTE-M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能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可靠的、冗余的、可灵活配置的透明传输通道。文章基于南京地铁7号线对LTE-M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案进行研究,以期为后续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新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作为目前集成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列车运行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密度、大客流的运营需求,代表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与传统有人驾驶系统的比较,阐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的功能和特点,并对其特有功能和场景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铁无人驾驶技术,作为目前欧美新建和改造线路的首选方案,在安全、效率和成本上均具有较大的优势。我国的北京机场线和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也都采用了无人驾驶技术。然而,什么是无人驾驶,相比有人驾驶,无人驾驶有哪些优势,怎样实现无人驾驶?日前,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技术经理汪小勇就无人驾驶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读。1有人驾驶模式与无人驾驶模式的比较无人驾驶是相对于有人驾驶而言的。目前,大家出行乘坐的地铁普遍都是由地铁列车司机操控的有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自动运行的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基于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描述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及互联的对象和内容,集成的架构和主要的系统功能,并分析了系统实现和工程实施的难点。总结了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基于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经验,对今后国内建设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内资讯     
<正>●北京6条地铁新线将实现全自动驾驶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燕房线将成为北京首条实现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此外,今年年底开建的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和新机场线也将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是按照列车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设计的,系统高度集成、集中监控,运营要求按照"快速保障、精简高效"的理念。但10号线实现无人驾驶模式后,由于种种原因,其运营管理仍按照有人驾驶模式运作,未体现无人驾驶系统在诸多方面的优势。借鉴新加坡无人驾驶线路的运营模式,立足于10号线无人驾驶的实际情况,从运营保障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运营要求出发,本着精简、高效、实用的原则,提出运营管理组织模式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无人驾驶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146-148,153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典型故障主要为车辆设备故障和信号设备故障.信号设备故障中车载信号设备故障具有特殊性.基于典型故障,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远程控制方案采用车辆设备远程复位、信号设备远程复位及车辆远程辅助驾驶等3种控制手段.详细阐述了远程控制的实现过程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驾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线路按全自动运行驾驶技术进行建设。为实现全自动无人洗车功能,对全自动运行地铁洗车线长度设计、洗车功能需求、洗车接口信息、洗车线与信号系统接口原理、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处理等进行研究,给出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洗车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基地的布置要求,以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为工程背景,对既有车辆基地改扩建为无人驾驶车辆基地的方案进行研究,探索无人驾驶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思路和方案,总结既有车辆基地改造为具有无人驾驶功能的车辆基地的设计要点.结果 表明,具有无人驾驶功能的车辆基地改造设计方案,及其3种转换轨设计方案,可有效保障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安全高效运营,亦可最大化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MAO Yufeng(Guangzhou Metr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010,China)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现代有轨电车平交道口常规道路交通流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非机动车交通、平交道口车道数、信号相位控制及现代有轨电车开行对数等。采用停车线法建立现代有轨电车平交道口在无信号优先、相对信号优先和绝对信号优先情况下的常规道路交通流通过能力模型。基于广州现代有轨电车试验段新港东路口的交通调查数据,计算出平均车头时距,并基于模型得出固定信号控制及绝对信号优先下的常规道路交通流通过能力。研究结果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不同厚度软土地基车站加固前的变形特性,为软土地基加固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回弹再压缩方法对基底变形进行了精确计算,并对桩基+牛腿+三轴搅拌桩抽条、桩基+三轴搅拌桩抽条、三轴搅拌桩裙边+抽条以及桩基+三轴搅拌桩裙边+抽条等4个加固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基底以下存在软土时,按回弹再压缩方法计算的变形约为基底软土厚度的0.015倍,需加固至较好地层;基底加固亦可有效减小基坑开挖变形及内力;综合考虑造价及加固效果,采用桩基+牛腿+三轴搅拌桩抽条方案较优。此方案已在佛山地铁3号线大墩站一期工程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车辆受电弓检测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检测法的在线动态检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构成,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单元、现场控制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存储与发布单元和客户访问单元五部分;其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受电弓弓头检测系统、受电弓温度检测系统、车顶监测系统和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系统方案和工作原理;最后对该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优于人工测量,具有实时、准确、可靠等优点,满足受电弓测量和维保需求。  相似文献   

15.
路基工程作为轨道基础是确保有轨电车运营车辆平稳、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内尚无统一的设计标准与结构形式。为此,对国内有轨电车路基设计标准的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得出较优的路基形式与设计参数;并经已运营的广州海珠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的应用,验证了研究成果;所提出的经济、适用的有轨电车路基设计标准,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XU Zuwei(Guangzhou Metr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510010,Guangzhou,China)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多采用传统的长悬臂梁托换结构体系,使得车站外观粗重厚实,内部空间狭小零碎,不利于车站建筑造型设计及功能优化。对传统体系方案与自平衡悬吊体系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传统体系的局限性,阐述了自平衡悬吊体系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利用自平衡悬吊体系的特点进行车站建筑造型及功能设计的具体方法,重点对结构的最不利控制点进行优化。提出从最初的建筑概念设计阶段着手,带动所有专业,全面优化车站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站台机电系统的几种安装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综合吊架安装方式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阐述了综合吊架与雨篷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创新理念,介绍了综合吊架与雨篷结构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为高架车站机电系统及雨篷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与金鸡湖公路隧道在跨金鸡湖区段线位基本位于同一位置。为有效节约地下空间资源,避免分期建设造成工程浪费,减小工程风险,减少对金鸡湖的影响,采用将两者同管一体化跨湖建设、高度集约化设计,以取得可观的综合效益。从项目的功能定位、工程特点、建设条件、共建段工法的选择、线路条件、横断面布置、防灾救援模式等方面,对隧道与轨道交通共建段技术方案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接触轨不平顺检测不能有效地利用接触轨检测数据对接触轨线路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接触轨质量指数(CRQI)及其评价方法,对接触轨不平顺分区段进行管理。利用接触轨检测车在广州地铁4号线金洲站-黄村站上行区间的检测数据,分别统计其CRQI,以及CRQI中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的频数分布和累计分布,计算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在CRQI中的权重,并分别探讨CRQI,以及CRQI中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管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