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导轨式胶轮电车功能定位,基于天津滨海和上海张江两条试验线的运用情况,从检修工艺、检修制度等方面,分析导轨式胶轮电车检修工艺的特点,为导轨式胶轮电车车辆基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胶轮有轨电车系统中导轨梁和螺栓的受力及布置,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胶轮有轨电车和导轨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行驶速度、刹车初速度和螺栓间距对导轨梁和锚固螺栓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辆行驶速度对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影响不大,对螺栓纵向剪力峰值有较大影响;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和螺栓纵向剪力峰值随车辆刹车初速度增加而增加;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和螺栓纵向剪力峰值随螺栓间距呈阶梯式增长,在螺栓间距为3.0~4.5 m区间内变化幅度较大。设计时,螺栓间距取值需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建议取3 m;实际运营中,应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在80 km/h左右,并尽可能避免车辆高速紧急刹车制动。  相似文献   

3.
厦门BRT客流巨大,既有BRT车辆难以满足运营需求,迫切需要进行车辆升级改造研究。从对既有工程影响、对运营影响等方面对B型车、C型车、直线电机、有轨电车等制式进行分析比选,确定有轨电车选型方案。针对有轨电车中常用钢轮钢轨、胶轮导轨两种制式车型进行比选,胶轮导轨电车以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运行加速度、紧急减速、道床厚度小等优点,推荐在BRT升级改造中使用。相关研究成果适用于部分既有道路及桥梁改造轨道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4.
胶轮导轨电车滚振试验台是研究胶轮导轨电车轮轨关系的重要平台,激振单元是试验台的核心部件。以胶轮导轨电车滚动振动试验台的激振部分为研究对象,利用UG建立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NSYS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试验台激振部分在最大载荷下的合位移、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等值线云图,以及前5阶固有频率及其相应的振型。分析结果表明:伺服液压缸的存在可以提升试验台的结构特性;试验台的1阶固有频率远离激振频率;通过增加调整垫铁的数量可以提高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验证试验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分析数据为试验台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胶轮导轨电车使用胶轮的优缺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胶轮导轨电车使用胶轮的特点:胶轮使车辆运行噪声低振动小,也增加了舒适性,同时使车厢内地板达到100%低地板,减小了车辆转弯半径,节约了用地,路基美观,且施工量大大减少.对胶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有效的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多模块铰接式胶轮承载的导轨式胶轮电车系统架构和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单元式铰接车体的组成和运动学关系。利用MSC ADAMS软件分析了车辆在小半径平曲线、小半径竖曲线及小半径S型曲线线路条件下的通过性能。校验了走行部与车体之间、车体自身之间是否有干涉发生,并计算了车体相对最大转角,确认铰接机构运行关系满足车辆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以电子导向胶轮电车的车辆间铰接角摆动幅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仿真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列车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直线运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车辆间被动式减振器,明确了减振器的工作区间和安装方式,并通过仿真分析的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安装车辆间减振器后,车辆间铰接角在高速直线运行条件下摆幅明显减小,列车直线运行的稳定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现代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BRT作为两种功能上比较接近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近期都在国内多个项目中获得了的应用。文章从技术特性、经济性、环境保护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BRT进行比较研究,对两者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如何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BRT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结合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选型工程实际,提出符合乌鲁木齐轨道交通的车辆选型,并分析车辆选型对该市轨道交通线网网络化资源共享、联络线、车辆基地等影响,对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4动2拖的A型车能够适应乌鲁木齐独特的单面长大坡道、气候、人文环境、安全防范等级、有限的地下交通资源等特点,乌鲁木齐全线网宜采用统一车辆制式,使得全线网大、架修取送车、生产运营管理更加高效、灵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厦门快速公交系统1号线岛内段是国内第一条土建预留升级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条件的BRT.本文阐述BRT 1号线选择预留升级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研究过程及方案,为今后其它城市预留升级轨道交通的BRT设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厦门BRT 1号线选择升级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应根据客流预测成果、BRT和URT两种系统的客运能力,决定BRT是否要升级URT以及如果要升级,升级何种运量的URT;根据交通组织、地质条件、用地条件、拆迁难易程度、项目时间要求、景观、投资等因素选择采用地下、地面、还是高架形式;综合考虑各种形式的URT的技术指标和项目建设条件选择适宜的轨道交通预留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参数的计算依据,并建立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仿真予以验证,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线路设计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我国民用建筑中的大量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开始引入此项技术。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该技术的应用可使项目建设的成本、进度、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提升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对于提高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的技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的技术特征,包括转向架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对构架、车轴、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的强度计算结果和车辆动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进行了介绍,计算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安保对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需求,通过对WLAN(无线局域网络)及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更为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D-LTE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实例,验证该方案能够实现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多业务承载,可解决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的瓶颈问题,满足承载需要.  相似文献   

16.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与金鸡湖公路隧道在跨金鸡湖区段线位基本位于同一位置。为有效节约地下空间资源,避免分期建设造成工程浪费,减小工程风险,减少对金鸡湖的影响,采用将两者同管一体化跨湖建设、高度集约化设计,以取得可观的综合效益。从项目的功能定位、工程特点、建设条件、共建段工法的选择、线路条件、横断面布置、防灾救援模式等方面,对隧道与轨道交通共建段技术方案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巴黎区域快速线(RER线)的发展背景、目前的发展运营状况、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对RER线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其中着重介绍RER线目前所采用的线路形式和相关技术特征,详细分析RER线在基础设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车辆系统、运营调度系统、通信信号系统以及维修布局与维修制度等的关键系统构成,并介绍RER线在提高能力、互联互通方面的做法。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RER线对我国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确定各时段出入段线动车组出入次数;提出动车段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能力计算办法,为动车段的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对照分析其在最有利和最不利条件下的通过能力与动车组出入段次数,确定出入段线能力的适应性及能力加强措施方案;分析得出全天存在4个小时段范围内2条出入段线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动车段设3条出入段线,各线均按双方向追踪运行设计。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的工程概况及建设原则,详细阐述了R1线不间断电源(UPS)建设方案,着重论述了供电方式及UPS整合方案的比选。R1线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不整合,采用UPS分散供电方式;将ISCS(综合监控)、ACS(门禁系统)、AFC(自动售检票)、OA(协同办公)与PIS(乘客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设备进行整合,共用1套UPS;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独立设置UPS,其设备与电源设置在ISCS设备机房。整合的负荷UPS采用双机并联冗余供电方式。计算了R1线采用UPS整合方案后的UPS容量及造价,以及机房建筑面积,计算结果显示,R1线UPS建设方案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供电系统短路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供电系统短路试验的工作思路和试验方法。试验方案分为:大容量变压器、单边供电、近点短路;大容量变压器、单边供电、远点短路;小容量变压器、单边越区供电、远点短路。对最终采集的教据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使该类型试验能模拟实际状况,建议在接触网短路回路中增加一台合闸开关和一台保护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