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车轮传感器在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中的作用1.1车轮传感器的结构及其功能车轮传感器(以下简称磁钢)的结构,其核心部分是将一块磁钢(5级以上)充上强磁场后,套上高强度漆包线绕制的线圈,再用环氧树脂封装在铝制的磁钢罩里。磁钢安装在钢轨内侧,列车通过时,轮缘从磁钢顶面划过,切割  相似文献   

2.
车轮传感器通过车轮切割磁力线,将产生的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提供给主机进行测速、计轴、计量、确定采集轴温时间使用。本文介绍检测车"模拟车轮"工作原理和磁钢性能,分析检测车"模拟车轮"不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低速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对低速列车运行情况下以及有干扰信号的情况下的磁钢信号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全新技术的处理方法,设计了低速探测装置。通过样机试制以及室内和现场试验,解决了低速列车的探测问题以及对磁钢干扰的正确剔除。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轻轨车辆弹性车轮的动力学作用,基于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的结构,在弹性车轮动力学传统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弹性车轮轮芯相对于轮毂的6个自由度,建立弹性车轮动力学复合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进行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传统模型和复合模型下弹性车轮车辆以及刚性车轮车辆的临界速度、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和轮轨磨耗等指标。结果表明:由于传统模型未考虑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偏转刚度和轮对两车轮之间的扭转刚度,因此计算误差较大;采用复合模型得到的弹性车轮车辆的临界速度、运行平稳性指标,以及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较刚性车轮车辆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弹性车轮车辆的轮轨磨耗情况在直线通过时与刚性车轮车辆的相似,而曲线通过时相比刚性车轮车辆降低了约5.3%。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产生机理,对我国CRH_3型动车组进行了大量现场的测试,从车轮材质、热处理、组装工艺、硬度等方面开展调查,发现车轮硬度是多边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研究车轮硬度对多边形形成的影响,现场测试了115列动车组所有车轮踏面的硬度,并在实验室内进行轮辋切片和硬度检测,发现磨耗后的小轮径车轮硬度相对标准车轮有所降低,并且部分车轮在圆周方向硬度分布不均,两者共同作用加剧了车轮多边形产生和发展。结合我国轮轨硬度匹配情况,提出通过滚压强化提高车轮硬度以抑制多边形产生。通过20万km的运行考核试验,验证了提高车轮硬度可以抑制车轮多边形产生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铁路车辆安全行车设备中有个很重要的部件——计轴传感器,也叫车辆轴位传感器或磁钢。磁钢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各种主机的工作状态,例如AEI车号设备、"5T"设备以及电务新型行车区间计轴闭塞装置设备等,都是车辆轮对从磁钢上方通过时,靠轮缘的触发信息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动车组车轮多边形问题增多,造成了轴箱端盖螺栓松脱、轮轨异常噪声等故障,影响运行安全。以武广高铁CRH3型系列动车组车轮多边形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跟踪测试得到了车轮多边形的特征,通过线路试验研究了车轮多边形对轴箱、构架振动加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车轮多边形形成的高频激扰显著加大了转向架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且随着车轮多边形幅值的增加,其影响呈指数级增加。文中提出了五项工程控制措施,显著降低了车轮多边形的故障率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TFDS是以人机结合的方式对运行货车的故障进行动态检测。如果TFDS发生漏接车故障,将大大增加现场检车员的作业强度,无法保证货物列车的行车安全。TFDS漏接车故障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磁钢中断控制板故障造成的。磁钢中断控制板是TFDS轨边探测设备的一个重要板件,其功能是把磁钢发出的电信号转化为控制命令。本文从一个典型的TFDS磁钢中断控制板故障入手,分析了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程,以期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统计HXD1型电力机车二年检车轮相关数据,对车轮滚动圆磨耗、轮缘磨耗进行分析,提出车轮踏面磨耗与镟修量的关系,据此提出合理的车轮镟修方案。  相似文献   

10.
轮辋裂纹故障扩展源头往往存在于车轮踏面表面以下的一定深度,不易通过检测手段被发现。其发生的规律、扩展方向、扩展速度等因素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在线服役车轮的运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性。本文以出现轮辋裂纹扩展或缺陷的HXD_(3C)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整体辗钢车轮为样本,通过故障车轮检验与滚动疲劳扩展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开展轮辋裂纹扩展的相关研究,通过金相检验确认车轮轮辋裂纹的真实原因,通过轮辋裂纹扩展研究试验研究车轮缺陷在试验载荷条件下,随机车运用里程增加的发展规律。研究的结果对存在轮辋裂纹缺陷车轮的安全运用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车轮检验及在线试验,根据轮轨蠕滑理论,研究了HXD1型机车车轮空转滑行对车轮踏面剥离的影响,结果表明HXD1型机车车轮的空转滑行会引起轮轨间较大的摩擦温升,从而加剧车轮踏面剥离,并从机车牵引特性、黏着控制、防滑性能及增黏沙砾特性等角度,分析了抑制车轮空转滑行、减小车轮踏面剥离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大功率永磁直驱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直驱传动结构和电机风路结构设计,对永磁电机散热仿真和温升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在有无联轴器的试验条件下对电机进行温升试验,以证明联轴器传动结构对电机散热具有向好改善;重点对试验中轴承温升偏高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试验验证,开展不同转速和有无联轴器条件下电机温升试验,经过分析研究给出电机轴承温升与转子永磁体发热的关系;通过转子永磁体磁钢分段技术减少转子磁损耗,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磁钢分段电机轴承温升比非磁钢分段电机明显下降。通过对永磁直驱电机散热技术研究,证明大功率永磁直驱电力机车电机转子采用磁钢分段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损耗,采用直驱电机连接联轴器传递结构可进一步降低电机温升,为后续轨道交通行业大功率永磁直驱电机散热设计和大功率永磁直驱技术的可靠应用奠定基础,提供有益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3.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考虑通过直线、曲线线路和道岔3种工况,建立CRH2010A综合检测车的测力车轮与钢轨的三维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测力车轮与钢轨的滚动接触特性及车轮辐板和轴毂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测力车轮的滚动接触特性与动车车轮相似;通过直线线路且轮对横移量为8mm时,产生轮缘效应,车轮磨损加剧;通过曲线线路时,左侧车轮与钢轨出现两点接触中心区;通过道岔时,左侧车轮与长心轨均发生塑性变形,车轮和钢轨的磨耗加剧;轴毂的过盈连接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远小于其对轴毂连接区域和辐板加工区域应力的影响;在这3种工况下测力车轮均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秦(大同—秦皇岛)重载铁路高锰钢固定辙叉磨耗严重问题,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车轮不同磨耗程度下重载货车侧向通过固定辙叉时的车轮滚动圆半径、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和纵向蠕滑力、货车过叉平顺性等动力学响应,分析不同轮叉型面的匹配规律。结果表明:当车辆由翼轨向心轨过渡时,标准车轮与磨耗初期车轮滚动圆半径突变值在4.3~6.5 mm,磨耗中后期车轮滚动圆半径突变值降低50%,减小了对辙叉的磨损,同时磨耗中后期车轮的轮轨垂向力较标准型车轮减小近1/2,降低了对心轨的垂向冲击;标准车轮与磨耗初期车轮对标准辙叉磨损较大,磨耗中后期车轮通过辙叉时各动力学性能指标均较理想,有利于改善轮叉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神木北车轮工厂项目方案研究,简要介绍神木北车轮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设计、投资的情况,提出车轮工厂先进、合理的检修工艺和新技术、新设备。  相似文献   

16.
弹性车轮减噪声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刚性车轮和弹性车轮振动模态及频响函数分析,对弹性车轮减噪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研制的承剪型弹性车轮与刚性车轮进行了噪声对比试验,验证了弹性车轮在缩短噪声衰减时间、改善频谱特性方面显示的减噪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CRH1型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发现车轮轮缘有磨耗现象,部分动车组车轮出现偏磨等异常现象,特别是福州动车段动车组车轮偏磨比较严重,车轮旋修量较大,影响到车轮寿命。通过对运行线路、线路条件、车轮磨耗情况的调查,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对特殊线路进行整修、调整进出库运行速度、结合CRH1转向架综合加改方案将LMA踏面更换为LMD踏面、调整一系定位节点刚度等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车轮轮缘的异常磨耗,提高了车轮寿命,车轮平均寿命提高到原来的约2.5倍。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热学和有限元理论,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列车车轮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际制动过程分析研究,建立了列车车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车轮在不同制动初速度、减速度条件下的三维瞬态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从车轮材料所能承受的耐热极限方面研究了车轮温度场分布,即:车轮在初速度50~60km/h不同制动减速度条件下,连续往返运行一个来回,车轮的温度场满足材料的性能要求;在初速度80km/h不同减速度下连续制动后,车轮的最高温度会超过材料的耐热极限。从而得出能够满足列车行驶安全的制动初速度、减速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车轮厂生产工序不畅、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满足青藏铁路公司日益增长的轮对厂修需求,分析西宁东车辆段车轮厂检修规模以及工艺流程,对车轮厂总图、检修工艺以及设备选型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检修组合库西侧新建车轮厂,补充车轮厂工装设备,并设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使车轮厂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车轮厂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对提高生产力作用明显,且能加强运输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车轮磨耗直接影响车辆性能和车轮使用寿命,是高速动车组设计的核心技术,由于影响车辆磨耗的因素复杂多变,目前通过仿真和台架试验尚不能准确预测出高速列车车轮的磨耗特征。通过开展大量高速动车组车轮磨耗线路跟踪测试,从镟修周期、运行速度、气候条件、线路状态等多角度总结分析动车组运行环境对车轮磨耗的影响及其演化规律;针对实际运用中出现的轮轨匹配不良问题,设计了新型高速动车组车轮踏面,使其线路适应性更强,并批量应用在我国自主设计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上,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