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与工业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对动车组的电气装配问题从不同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得出影响电气装配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从3个层面对影响因素进行权值排序。对下线车间拉线过程利用TRIZ理论设计出一种新的线架结构;利用防错法与5S管理对线号管信号模糊问题进行改善;利用人因工程对工人休息时间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2.
V/X接线牵引变压器的温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V/X接线牵引变压器独特的接线方式、电气特性和负载特性,基于热电类比原理和变压器内部热传递过程建立V/X接线牵引变压器内部热路模型.参照电路理论推导温升计算微分方程,并根据热特征参量问的相互关系,建立V/X接线牵引变压器内部温升计算模型.以1台机车从驶入到驶出某V/X接线牵引变压器供电区间的过程为例,仿真计算顶层油温度曲线和绕组热点温度曲线.分析绕组绝缘寿命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牵引负荷的特点,提出适用于V/X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绝缘寿命损失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广泛采用交流配电系统。随着直流用电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大量应用,采用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将成为趋势。但是,中外均缺乏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工程案例和设计标准。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的电压等级选取、配电系统结构、接地类型和电气保护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供电距离时,DC 750(±375)V供电网络的供电能力约为AC 380V的4倍。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用电负荷特点,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主母线电压等级采用DC 750(±375)V、DC 220V(±110)V两级,主接线结构采用双极三线制,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应采用IT接地型式。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信号产品常用的两种典型接线端子特性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选型方法,包括电气间隙、接线容量以及电流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上的低压箱安装在车外底部,作为整车的中低压供电及其相关控制的枢纽,其内部涉及到众多的电气元器件,因此在设计中除合理的布局、连接布线外,还需要考虑箱体IP防护,同时电气设备在工作中的散热问题也要充分兼顾。文章通过对目前统型的低压箱在与外界各处密封接口型式、材料上的分析,同时充分考虑内部电气元件的散热问题,研究出一套满足IP65要求、高可靠性、散热性能良好的密封方案。  相似文献   

6.
城轨车辆电气配线接线端子压接操作若偏离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将会对车辆的运营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带来极其恶劣的后果。文章对城轨车辆电气配线压接工艺的关键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参照传统低压箱结构,结合设计需求,设计出了统型低压箱结构。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了低压箱箱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情况,验证了统型结构低压箱的可靠性。并对统型结构低压箱体样品进行了密封性能试验及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统型结构低压箱便于维护,通用性强,能适用于绝大部分地铁车辆,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省了试验成本,适用于在项目初期的总体系统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转辙机的历史与现状、电气与非电气因素以及运行状况等,对转辙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转辙机健康评估方法。针对转辙机受自身质量、检修维护情况和运行环境等诸多不确定随机因素影响的问题,引入模糊理论,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转辙机健康评估模型。根据不同因素对转辙机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确定健康影响因素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实现对转辙机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该评估方法能较好地适应转辙机健康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施转辙机的状态检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气化铁道》2005,(2):38-38
2004 年全国进行第五次铁路大提速,时速达到 160 km 的铁路超过 了 7 000 km。一半以上的提速客车和机车都使用了菲尼克斯电气的 ST 系列弹簧接线端子。 25T 型旅客列车的电器柜中的接线端子采用了抗振动性能好、体积 小、接线简便的菲尼克斯电气弹簧接线端子。客车的四合一控制柜中就 使用了多种型号的菲尼克斯电气的 ST 系列弹簧接线端子:ST2.5-TWIN 和 ST2.5-QUATTRO,以及 ST35 和 ST-HESI 保险丝端子等。 …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影响因素中的定性问题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与分析,确定折返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层析分析法原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影响因素AHP模型,为前期折返站的设计以及后期折返能力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从道岔类型、站停时间以及折返站型对折返站进行前期设计和后期优化,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折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高速动车组电制动失效的故障率,首先对高速动车组电制动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典型故障数据分析及现车测试,确定电制动失效原因;其次,分析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电制动失效对车辆的影响;最后,通过调整牵引控制单元(TCU)控制软件中的网压限制电制动力输出参数,提高电制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CRH5型动车组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气柜内电气元件端子压接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短路或过流现象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采用更改端子结构以及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等方法,优化检修过程中对电气柜端子状态的检测方案。优化后方案可快速定位故障点,并能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通过优化后方案的实施,可大幅度降低车辆出厂故障率,对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采用章鱼试验法替代人工作业的轨道交通车辆电气配线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线路分析制作连接电缆,通过参数设定实现电缆自动校线,其优点是耐压、效率高、可靠性强,并且能够自动对线路中的电气元件进行性能测试。该方法操作便捷,可有效提高车辆配线质量,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动车组生产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现有动车组平顶板防松脱装置主要有安全挂绳和安全挂钩两种形式。安全挂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易发生漏装和错装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挂钩原理简单,实用性强,但存在因高度尺寸过大而不适用于狭小空间安装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可伸缩的防松脱安全挂锁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上述两种装置的优点,还能够有效防止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发生,而且由于自身为伸缩装置,因此可满足目前各种型号动车组平顶板的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序列号的标识不统一、手工抄写困难、配置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结合当前不断成熟与完善的二维码技术,提出了采用二维码标识和扫描方式实现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履历管理的方法。通过开发与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手持终端进行二维码扫描,实现对产品信息数据的采集、校验和记录,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实现动车组重要零部件全寿命周期履历管理与可追溯性管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因速度传感器被干扰导致车门无法开启的故障,分析了速度传感器发生电磁干扰的原因,建立和验证了速度传感器的电磁耦合仿真模型,采用仿真模型研究了车体浪涌过电压幅值、信号传输电缆长度及屏蔽层串联电容对速度传感器电磁干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干扰与车体浪涌过电压幅值、信号传输电缆长度和屏蔽层串联电容成正相关,其中车体浪涌过电压幅值的变化对速度传感器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最大。研究结论为速度传感器的电磁干扰深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高速动车组行李架玻璃承载面板易破损的安全隐患,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玻璃承载面板和聚碳酸酯承载面板这两种行李架的应力和位移进行比较分析,寻找聚碳酸酯承载面板位移变化的原因和优化措施。结合动车组行李架内部结构分析,提出了行李架结构优化建议,为承载面板由玻璃板更改为聚碳酸酯板的优化措施提供技术论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动车组客室座椅椅腿开裂问题,通过普查发现,座椅椅腿开裂数量虽然较多,但开裂形式基本一致。根据普查结果,对开裂椅腿的断口、座椅强度、所处环境等进行了多项性能分析与模拟试验。结果发现,清洗剂具有腐蚀作用,椅腿表面涂层耐腐蚀性能较差,座椅椅腿开裂属于高强度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改善使用环境、增强表面防护处理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轨道客车的能耗影响因素以及降低能耗的主要方法和效果。首先,通过对轨道客车能耗机理分析,归纳出车辆自身影响因素,包括质量、阻力和牵引效率;然后,针对以上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述降低能耗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出各因素对降低能耗作用的权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水平轮小轴承损伤问题,对小轴承损伤形式及损伤规律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对水平轮设计结构、轴承运用工况、润滑脂润滑特性及轴承安装游隙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小轴承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轴承润滑不良,直接原因是滚子打滑,同时针对轴承损伤原因提出3点解决方案,并对采取新方案的小轴承进行装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可有效降低小轴承损伤风险,延长小轴承使用寿命,值得在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水平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